| [1] 罗其友,唐华俊,陈尔东,等. 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区域调控研究[J]. 经济地理, 1999, 22(03): 79-83. [2] 高明杰,罗其友. 水资源约束地区种植结构优化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02): 204-210.
 [3] 罗其友,唐华俊,姜文来. 农业水土资源高效持续配置战略[J]. 资源科学, 2001, 23(02): 42-45 57.
 [4] 宁清同,欧冬良. 我国农药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J]. 生态经济, 2012, 257(09): 164-168.
 [5] 包维楷,陈庆恒.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其特点[J]. 生态学杂志, 1999, 18(02): 37-43.
 [6] 魏玉栋. 到底谁是农村土地的主人——透析农民“被上楼”现象[J]. 农村工作通讯, 2011, 549(01): 15-19.
 [7] 牛文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05): 9-14.
 [8] 牛文元.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27(03): 280-289.
 [9] 李天星.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06): 1085-1092.
 [10] 陈佑启,陶陶. 论可持续农业的评价指标[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21(05): 271-275.
 [11] 陈佑启,唐华俊,陶陶. 我国可持续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J]. 中国软科学, 2001, (01): 102-106.
 [12] 虎陈霞,傅伯杰,陈利顶. 可持续农业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02): 11-14.
 [13] 姚成胜,朱鹤健.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03): 380-388.
 [14] 高鹏,刘燕妮.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评价[J]. 中国软科学, 2011, (S1): 163-169.
 [15] 孟素英,崔建升,张瑞华.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价[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5(05): 487-496.
 [16] 李姣,严定容. 湖南省及洞庭湖区重点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 经济地理, 2013, 33(10): 157-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