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志尧, 方精云.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J]. 生物多样性, 2004, 12(1): 20-28. [2]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等. 贵州雷公山秃杉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J].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31(10): 2100-2105.
 [3]杨宁, 陈璟, 杨满元, 等. 贵州雷公山秃杉林不同林冠环境下箭竹分株种群结构特征[J]. 西北植物学报, 2013, 33(11): 2326-2331.
 [4]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等.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J]. 林业科学, 2016, 52(8): 146-156.
 [5]苗莉云, 王孝安, 王志高. 太白红杉群落交错带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 广西植物, 2005, 25(2): 112-116.
 [6]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5): 615-619.
 [7]刘金虎, 王得祥, 王宇超, 等. 秦岭酉水河天然针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3): 6-11.
 [8]杨宁, 杨满元, 邹冬生, 等. 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水溶性有机碳变化特征[J]. 草地学报, 2016, 24(4): 812-818.
 [9]杨满元, 杨宁. 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比较[J]. 草地学报, 2018, 26(2): 380-385.
 [10]杨宁, 邹冬生, 付美云, 等. 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中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9): 2361-2368.
 [11]孟兆鑫. 川西亚高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5(4): 441-446.
 [12]郑维列, 薛会英, 罗大庆, 等. 巨柏种群的生态地理分布与群落学特征[J]. 林业科学, 2007, 43(12): 8-15.
 [13]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等.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植被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1): 90-96.
 [14]钱迎倩, 马克平, 陈灵芝, 等.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41-162.
 [15]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等.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4): 87-93.
 [16]武晶, 张华, 祝业平, 等. 辽宁老秃顶子北坡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3(1): 82-87.
 [17]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等.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特性的演变[J]. 生态学报, 2014, 34(10): 2693-2701.
 [18]苏建荣, 刘万德, 张炜银, 等.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种子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J]. 林业科学, 2011, 47(3): 12-19.
 [19]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等.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6): 1516-1524.
 [20]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等.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养分演变[J]. 林业科学, 2014, 50(12): 144–150.
 [21]罗大庆, 王军辉, 任毅华, 等. 西藏色季拉山东坡急尖长苞冷杉林的结实特征[J]. 林业科学, 2010, 46(7): 30-35.
 [22]Whittaker R J, Willis K J, Field R. Scale and species richness: towards a general, hierarchical theory of species diversity[J].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2001, 28: 453-470.
 [23]文东新, 杨宁, 杨满元, 等.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8): 2645-2654.
 [24]Loreau M. Are communities satur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               , and                diversity[J]. Ecology Letters, 2000, 3: 73-76.
 [25]Conditt R, Pitman N, Leigh J E, et al. Beta-diversity in tropical forest trees[J]. Science, 2002, 295: 666-669.
 [26]肖良俊, 宁德鲁, 李勇杰, 等. 配方施肥对八角幼林生长结实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27(3): 87-90.
 [27]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特征[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5): 466-469.
 [28]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建设[J]. 草业科学, 2010, 27(10): 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