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永官, 李刚, 张甘霖, 等. 土壤安全:从地球关键带到生态系统服务[J]. 地理学报, 2015,70(12):1859-1869. doi: 10.11821/dlxb201512001    
																																					URL
 | 
																													
																						| [2] | 陈美军, 段增强, 林先贵. 中国土壤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及展望[J]. 土壤学报, 2011,48(5):1059-1071. | 
																													
																						| [3] | 生态环境部. 2004年土地状况[EB/OL]. (2005-06-05)[2020-03-20]. http://www.mee.gov.cn/hjzl/hjzlqt/trhj/201605/t20160526_347263.shtml. | 
																													
																						| [4] |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EB/OL]. (2014-04-17)[2020-03-20]. http://www.mee.gov.cn/gkml/sthjbgw/qt/201404/W020140417558995804588.pdf. | 
																													
																						| [5] | 生态环境部. 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R]. 北京:生态环境部, 2018: 36. | 
																													
																						| [6] | 陈吉宁. 环境污染成小康建设突出短板[J]. 中国经济报告, 2016(6):59-62. | 
																													
																						| [7] | 陈晶中, 陈杰, 谢学俭, 等. 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J]. 土壤, 2003,35(4):298-303. | 
																													
																						| [8] | 陈怀满. 环境土壤学(第三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6-8. | 
																													
																						| [9] | 中国人大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EB/OL]. (2018-08-31)[2020-03-25]. http://www.npc.gov.cn/zgrdw/npc/lfzt/rlyw/2018-08/31/content_2060840.htm. | 
																													
																						| [10] | 魏复盛, 陈静生, 吴燕玉, 等. 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J]. 环境科学, 1991,12(4):12-19,94. | 
																													
																						| [11] | 魏复盛, 杨国治, 蒋德珍, 等.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基本统计量及其特征[J]. 中国环境监测, 1991,7(1):1-6. | 
																													
																						| [12] | 夏增禄. 土壤环境容量研究[J]. 环境科学, 1986,7(5):34-44,95. | 
																													
																						| [13] | 周启星, 熊先哲. 土壤环境容量及其应用案例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5,21(5):539-545. | 
																													
																						| [14] | 夏增禄. 土壤环境容量在总量控制上的应用[J]. 环境科学, 1985,6(1):56-60. | 
																													
																						| [15] | 赵中秋, 朱永官, 蔡运龙. 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环境, 2005,14(2):282-286. | 
																													
																						| [16] | 赵劲松, 张旭东, 袁星, 等.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特性与环境意义[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1):126-130. | 
																													
																						| [17] | 尚爱安, 刘玉荣, 梁重山, 等.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J]. 土壤, 2000,32(6):294-300,314. | 
																													
																						| [18] | 赵沁娜, 徐启新, 杨凯.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评价中的应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111-116. | 
																													
																						| [19] | 颜文, 池继松, 古森昌, 等.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以石龙和容桂工业区为例[J]. 土壤与环境, 2000,9(3):177-182. | 
																													
																						| [20] | 周军英, 林玉锁, 徐亦刚, 等. 巨大芽孢杆菌LY-4对土壤中杀虫单农药的降解[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20(6):511-514. | 
																													
																						| [21] | 王庆仁, 崔岩山, 董艺婷.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整治有效途径[J]. 生态学报, 2001,21(2):326-331. | 
																													
																						| [22] | 刘腾飞, 杨代凤, 谢修庆, 等. 我国耕地污染状况、成因及对策建议[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42(3):129-132. | 
																													
																						| [23] | 李凤果, 陈明, 师艳丽, 等. 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研究现状分析[J]. 现代化工, 2018,38(12):4-9. | 
																													
																						| [24] | 王曦. 论规范和制约有关环境的政府决策之必要性[J]. 法学评论, 2013,31(2):94-102. | 
																													
																						| [25] | 张华, 王宁. 当前我国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与应对思考[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0(3):79-82. | 
																													
																						| [26] | 陈健鹏.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中国发展观察, 2019(24):12-15,24. | 
																													
																						| [27] | 郑石明.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J]. 社会科学研究, 2018(6):28-35. | 
																													
																						| [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2016-05-31)[2020-03-2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31/content_5078377.htm. | 
																													
																						| [29] | 王农, 郑庆祥, 孙约兵, 等. 关于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的思考[J]. 天津农业科学, 2019,25(3):88-90. | 
																													
																						| [30] | 王夏晖. 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八项基础工作[J]. 世界环境, 2016(4):16-17. | 
																													
																						| [31] | 曹婷婷.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发展历程[J]. 农业工程, 2018,8(11):90-92. | 
																													
																						| [32] | 徐忠麟. 环境法治的软法规范及其整合[J]. 江西社会科学, 2016,36(10):168-173. | 
																													
																						| [33] | 杨建学, 杨攀.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亮点与挑战[J]. 法治论坛, 2019(2):253-263. | 
																													
																						| [34] | 王金南, 秦昌波. 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启程与挑战[J]. 中国环境管理, 2016,8(1):9-14. | 
																													
																						| [35] | 谢云峰, 曹云者, 杜晓明, 等. 土壤污染调查加密布点优化方法构建及验证[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36(3):981-989. | 
																													
																						| [36] | 常春英, 董敏刚, 邓一荣, 等. 粤港澳大湾区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建设与思考[J]. 环境科学, 2019,40(12):5570-5580. | 
																													
																						| [37] | 黄翔. 《土壤污染防治法》背景下土壤与地下水协同治理研究[A].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河北大学.区域环境资源综合整治和合作治理法律问题研究——201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 保定: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河北大学, 2017: 350-353. | 
																													
																						| [38] | 生态环境部. 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3-28)[2020-03-25].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1904/t20190401_698148.html. | 
																													
																						| [39] | 陈坚. 推进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N]. 中国环境报, 2018-12-13(005). | 
																													
																						| [40] | 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5: 1-3. | 
																													
																						| [41]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S].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8: 1-4. | 
																													
																						| [42]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S].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8: 1-12. | 
																													
																						| [43] | 袁国军, 卢绍辉, 梅象信, 等.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延伸理解及其评价标准现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2):84-89. | 
																													
																						| [44] | 王金南, 万军, 王倩, 等.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J]. 中国环境管理, 2018,10(6):5-18. | 
																													
																						| [45] | 蔡美芳, 李开明, 谢丹平, 等. 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37(12):223-230. | 
																													
																						| [46] | 梅献中. 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政策的演进与启示[J]. 南海法学, 2018,2(6):32-43. | 
																													
																						| [47] | 李敏, 李琴, 赵丽娜, 等.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优化研究与建议[J]. 环境科学研究, 2016,29(12):1799-1810. | 
																													
																						| [48] | 孙宁, 朱文会, 孙添伟, 等.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J]. 环境保护科学, 2017,43(5):17-22. | 
																													
																						| [49] | 张璘, 杜浩, 张艳艳, 等. 完善省级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2,4(3):53-56. | 
																													
																						| [50] | 孙宁, 彭小红, 丁贞玉, 等. 部分省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的对比分析与思考[J]. 环境保护科学, 2017,43(6):1-8. | 
																													
																						| [51] | 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J]. 中国环境监察, 2019(12):19-29. | 
																													
																						| [52] | 李干杰.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成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 环境保护, 2020,48(Z1):8-16. | 
																													
																						| [53] | 王夏晖, 李志涛, 陆军, 等. 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推进路线图设计[J]. 环境保护, 2017,45(5):9-12. | 
																													
																						| [54] | 孙宁, 张岩坤, 丁贞玉, 等. 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46(1):14-20. | 
																													
																						| [55] | 周宏春. 新时期、新高度、新任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环境保护, 2017,45(22):12-19. | 
																													
																						| [56] | 蒋金荷, 马露露. 我国环境治理70年回顾和展望:生态文明的视角[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33(12):27-36. | 
																													
																						| [57] | 钱振勤, 赵春雷. 论信息公开中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与提升[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48-53. | 
																													
																						| [58] | 林玉锁.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J]. 环境保护, 2014,42(11):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