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大河. 进入21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J]. 科技导报, 2004(7):4-7.
|
[2] |
马树庆. 气候变化对吉林省粮食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J]. 自然资源, 1994(1):34-40.
|
[3] |
魏瑞江, 王鑫, 康西言. 国内气候适宜度模型中水分适宜度模型的改进与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22, 37(5):496-504.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22.018
|
[4] |
魏瑞江, 宋迎波, 王鑫.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方法[J].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5):622-627.
|
[5] |
马树庆, 王琪, 张铁林, 等. 吉林省中部玉米出苗率和产量对播种—出苗期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气象评估[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2):451-457.
|
[6] |
金昕. 彭曼公式在作物需水计算中的应用[J]. 江淮水利科技, 2018(1):28-30.
|
[7] |
张佩, 田娜, 赵会颖, 等. 江苏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动态模型建立及应用[J]. 气象科学, 2015, 35(4):468-473.
|
[8] |
魏瑞江, 张文宗, 康西言, 等. 河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动态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6):5-9,15.
|
[9] |
张建军, 马晓群, 许莹. 安徽省一季稻生长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建立与试用[J]. 气象, 2013, 39(1):88-93.
|
[10] |
李曼华, 薛晓萍, 李鸿怡.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12):291-295.
|
[11] |
武强, 马家良, 张悦, 等.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不同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茎瘤芥产量预报准确率比较[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 47(2):79-85.
|
[12] |
郑方, 徐青, 马力文, 等. 宁夏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关键影响气象因素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20, 66(11):50-56.
|
[13] |
马力文, 李凤霞, 梁旭. 宁夏干旱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4):102-109.
|
[14] |
吴炫柯, 廖媛章, 梁春荣, 等. 马铃薯不同播种期的气象因子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 36(4):1667-1671.
|
[15] |
朱赟赟, 王连喜, 李琪, 等. 气候因子对宁夏不同区域马铃薯气象产量的影响效应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89-95.
|
[16] |
常耀军, 景博, 高国青. 气候变暖对宁夏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1):242-243.
|
[17] |
李华鹏, 梁远发, 黄钢, 等. 卧龙地区年间气象条件变化对马铃薯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27(1):353-357.
|
[18] |
宋玉芝, 王连喜, 李剑萍.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马铃薯生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3):1018-1019.
|
[19] |
耿秀华, 王连喜, 张学艺, 等. 西吉气候变化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22):4-8.
|
[20] |
何可杰, 庞翻, 杨婷婷, 等. 宝鸡粮食作物产量与气候条件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15, 61(3):67-69,84.
|
[21] |
檀艳静. 河南省冬小麦热量条件的时空变化及对产量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 2018, 64(12):26-30.
|
[22] |
亢艳莉, 申双和, 张学艺, 等. 气候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水分供需特征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33(5):1056-1061.
|
[23] |
张平良, 郭天文, 李书田, 等. 不同覆盖种植方式与平衡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35(1):50-54.
|
[24] |
许育彬.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 1998(4):14-18,32.
|
[25] |
孙芳, 林而达, 武艳娟.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4):465-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