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明辉. 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14-15.
|
[2] |
陶韶思. 山东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建议[J]. 现代农村科技, 2022(9):113-114.
|
[3] |
安欣慧, 陈贵顺, 鞠晓影, 等. 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14):54-58.
|
[4] |
关周博, 王士强, 陈亮, 等. 模拟干旱胁迫下冬小麦胚芽鞘长度变化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4):125-130.
|
[5] |
白璐, 贾永红, 杨安娜, 等. 新疆春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2):20-2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40141
|
[6] |
栗雨勤, 张文英, 王有增, 等. 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及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 2004, 8(1):58-61.
|
[7] |
李云, 李维平, 李秀峰.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抗旱性鉴定与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2):17-21.
|
[8] |
鞠乐, 陈培育, 牛银亭, 等. 不同谷子品种(系)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J]. 生物技术进展, 2023, 13(4):556-564.
|
[9] |
李晶晶, 贾腾蛟, 王丽艳, 等. PEG胁迫下玉米自交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J]. 东北农业科学, 2021, 46(4):6-10.
|
[10] |
梁玉芹, 宋秀兰, 刘云, 等. 黄瓜种子萌发期抗旱指数测定与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3):677-679.
|
[11] |
王巍, 赵丹, 刘艳珍, 等.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4种颜色彩棉品种种子萌发期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 2023, 43(8):78-80.
|
[12] |
姬俊华, 李成奇, 霍昱, 等.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J]. 种子, 2012, 31(9):87-88.
|
[13] |
郁飞燕, 李保峰, 李巍, 等. PEJ-6000胁迫对不同品系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10):51-53.
|
[14] |
王炜, 陈琛, 张晓洋, 等. 甘肃部分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J]. 中国种业, 2020(10):56-59.
|
[15] |
庄克章, 胡晓君, 吴荣华, 等. 18个玉米杂交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J]. 种子, 2020, 39(3):68-71.
|
[16] |
景蕊莲, 胡荣海, 张灿军, 等. GB/T 21127—2007: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
[17] |
吴奇, 周宇飞, 高悦, 等. 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J]. 作物学报, 2016, 42(8):1233-1246.
|
[18] |
张恒栋, 黄婷婷, 杨敏, 等. 小麦萌芽期模拟水分胁迫下抗旱品种筛选初报[J]. 种子, 2014, 33(11):99-101.
|
[19] |
王赞, 李源, 吴欣明, 等. PEG胁迫下鸭茅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旱性鉴定[J].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30(1):50-55.
|
[20] |
余贵海, 起雪宏, 王正启, 等. 14个玉米杂交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29(7):1499-1505.
|
[21] |
陈荣敏, 杨学举, 梁凤山, 等. 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冬小麦的抗旱性[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5(2):7-9.
|
[22] |
王志泰, 马瑞, 马彦军, 等. 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胡枝子抗旱性[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9):119-123.
|
[23] |
李素, 姜鸿明, 宫德衬, 等. 48份冬小麦主要田间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抗旱性综合评价[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46(7):25-30.
|
[24] |
李晚忱, 付凤玲, 袁佐清, 等. 玉米苗期耐旱性鉴定方法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14(3):29-32.
|
[25] |
李龙, 毛新国, 王景一, 等. 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J]. 作物学报, 2018, 18(11):1-10.
|
[26] |
孙绿, 李玉刚, 王圣健, 等. 模拟干旱条件下冬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35(6):109-115.
|
[27] |
李国瑞, 马宏亮, 胡雯媚, 等. 西南麦区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的综合鉴定及评价[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35(4):479-487.
|
[28] |
张军, 陈新宏, 王新军, 等. PEJ-6000处理下陕西栽培小麦萌发期抗旱性评价[J]. 种子, 2017, 36(3):77-79.
|
[29] |
陈天青, 王伟, 杨康林, 等. 小麦萌发期耐旱性材料的筛选与评价[J]. 种子, 2014, 33(10):8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