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永伟. 造林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 2024(2):33-35. | 
																													
																						| [2] | 钟思琪, 宁金魁, 黄锦程, 等. 基于混合效应的杉木人工林冠幅模型[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4, 44(2):127-135. | 
																													
																						| [3] | 韩雨承, 宋豪威, 林成芳. 杉木人工林杉木绿叶与凋落叶分解速率对比[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 19(1):102-108. | 
																													
																						| [4] | 黄凯璇. 近自然经营对杉木人工林群落特征和碳储量的影响[D]. 南宁: 广西大学, 2021. | 
																													
																						| [5] | 邹汉鲁, 黄雪龙, 王翔, 等. 不同混交模式对杉木初期生长特征的影响[J]. 林业科技, 2024, 49(6):13-16,21. | 
																													
																						| [6] | 陈飞燕. 杉木与闽楠混交造林对林分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福建林业, 2024, 39(4):42-44,48. | 
																													
																						| [7] | 杨梦格, 邓莹莹, 雷震, 等. 桂北地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基质入渗变化及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4):1007-1015.  doi: 10.13287/j.1001-9332.202404.005
 | 
																													
																						| [8] | 左婷, 孙其荣, 陈婧涵, 等. 福建省典型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氧化亚氮还原菌丰度特征[J]. 土壤, 2024, 56(5):992-998. | 
																													
																						| [9] | 严明明, 高洪娣, 刘美华, 等. 混交改造杉木纯林对林下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4, 43(2):253-259. | 
																													
																						| [10] | 蒋华, 梁乃鹏, 吴弘扬. 间伐强度和施肥对杉木中龄林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87-90. | 
																													
																						| [11] | 王有良, 宋重升, 彭丽鸿, 等.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35(5):204-212. | 
																													
																						| [12] | 杨俊杰, 喻剑波, 张学余, 等.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木形质的影响及评价[J]. 林业科技通讯, 2024(10):53-60. | 
																													
																						| [13] | 樊容源, 叶绍明, 张钱春, 等. 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 38(6):20-28,37. | 
																													
																						| [14] | 廖科, 刘振华, 童方平, 等. 不同混交比例对栎类混交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3, 43(9):80-88. | 
																													
																						| [15] | 崔宇鸿, 张钱春, 燕羽, 等. 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磷组分分布特征[J]. 西北植物学报, 2023, 43(9):1547-1556. | 
																													
																						| [16] | 王家妍, 陈亮, 莫冰萍, 等. 杉木人工林套种不同树种对林分生长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桉树科技, 2024, 41(2):57-64. | 
																													
																						| [17] | 王涛, 董灵波, 刘兆刚, 等. 大兴安岭天然次生林林木补植空间优化[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5):127-136. | 
																													
																						| [18] | 韦昌鹏, 黄辉, 李书苹, 等. 长期施肥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土壤肥力评价[J]. 桉树科技, 2024, 41(4):81-86. | 
																													
																						| [19] | 邹秉章. 间伐和套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 15(4):40-46. | 
																													
																						| [20] | 邵长华. 利用本土植物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策略[J]. 农村科学实验, 2024(24):36-38. | 
																													
																						| [21] | 马翠霞. 毛竹林和杉木林对亚热带典型植被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4(3):391-396. | 
																													
																						| [22] | 张薇, 王瑞辉, 周璇, 等. 2次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通讯, 2024(6):35-40. | 
																													
																						| [23] | 关欣, 杨庆朋. 2013—2016年杉木人工林不同叶龄针叶分解动态数据集[J].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4, 9(4):231-238. | 
																													
																						| [24] | EUGENE G. 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 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 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J]. Science, 1955, 122(3159):108-111. | 
																													
																						| [25] | 付志高, 李芬好, 肖以华, 等. 基于杉木退化人工林碳储量、生产力及其碳汇经济的阔叶树种选择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24, 37(6):93-103. | 
																													
																						| [26] | 沈芳芳, 袁颖红, 樊后保, 等.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2, 32(2):517-527. | 
																													
																						| [27] | 黄樱, 费裕翀, 路锦, 等.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杉木人工林土壤全量养分季节动态[J].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1, 8(1):9-13. | 
																													
																						| [28] | 刘祖瑾, 杨玲, 段琳琳, 等. 1种结合FCM聚类算法与粗糙集的林木提取方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6):185-190. | 
																													
																						| [29] | 周娟, 文浩宇, 陈晓龙, 等. 不同立地因子13年生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 桉树科技, 2024, 41(4):73-80. | 
																													
																						| [30] | 卢安琪, 陈志杰, 李雪, 等.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特征的影响机制[J]. 生态学杂志, 2024, 21(3):1-13 | 
																													
																						| [31] | 应锦辉. 杉木人工林现状、抚育措施及建设实践[J].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2):64-67  do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2.014
 | 
																													
																						| [32] | 吴章明, 唐思莹, 宋思宇, 等. 带状采伐初期对华西雨屏区杉木人工林土壤碳组分及稳定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4, 42(4):847-860,878. | 
																													
																						| [33] | 韩风毅, 张贻荣, 王思荣, 等. 亚热带典型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结构[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6):1681-1688.  doi: 10.13287/j.1001-9332.202406.011
 | 
																													
																						| [34] | 周玉泉, 康文星, 陈日升, 等. 不同林龄杉木林乔木层的养分积累分配特征[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 39(6):84-91. | 
																													
																						| [35] | 佘宇晨, 陈彩虹, 丁思一, 等. 间伐和修枝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6(3):23-27. | 
																													
																						| [36] | 徐睿, 姜春前, 白彦锋, 等.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差异[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2):307-317. | 
																													
																						| [37] | 梁萌杰, 陈龙池, 汪思龙. 湖南省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格局及固碳潜力[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4):896-902. | 
																													
																						| [38] | 陈涵, 郭弘婷, 陈睿, 等.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短期响应[J]. 生态学报, 2023, 43(24):10274-10284. | 
																													
																						| [39] | 张丽仙, 邹志广, 张马啸, 等.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枝叶分解速率和碳氮磷释放特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 30(5):911-919. | 
																													
																						| [40] | 陈嘉琪, 赵光宇, 李仰龙, 等. 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含量的林龄变化[J]. 林业科学, 2022, 58(5):10-17. | 
																													
																						| [41] | 周昌和, 余国民, 罗旭辉, 等.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叶片与土壤氮磷耦合关系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3, 51(11):125-130. | 
																													
																						| [42] | 周纯亮, 吴明, 刘满强, 等. 中亚热带3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密度的动态变化[J]. 土壤通报, 2010, 41(3):568-572. | 
																													
																						| [43] | 杨桂娟, 段爱国, 邓伦秀, 等. 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材种结构间伐效应的长期定位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5(3):444-449. | 
																													
																						| [44] | 黄兴召, 许崇华, 徐俊, 等. 利用结构方程解析杉木林生产力与环境因子及林分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7, 37(7):2274-2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