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19): 110-118.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609
收稿日期:
2024-09-26
修回日期:
2025-04-17
出版日期:
2025-07-05
发布日期:
2025-07-10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朱晓翠,女,1993年出生,浙江衢州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气象和农业气象。通信地址:315500 宁波市奉化区桃源路117号 宁波市奉化区气象局,Tel:0574-88955039,E-mail:Zhuxc93@163.com。
基金资助:
ZHU Xiaocui1(), HU Bo2, ZHENG Jian1, LI Jun3(
), ZHANG Shengning1
Received:
2024-09-26
Revised:
2025-04-17
Published:
2025-07-05
Online:
2025-07-10
摘要:
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蜜桃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的时间变化特点,为宁波水蜜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基于2000—2023年奉化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应用模糊数学法,结合水蜜桃生长不同生育期气象指标,建立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并用几何平均法建立水蜜桃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通过气候产量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和分析水蜜桃气候适宜程度。从单气象要素适宜度对比排序,温度适宜度最高,降水适宜度次之,日照适宜度最低;各要素适宜度存在年际波动,且呈下降趋势,其中日照适宜度气候倾向率为-0.069/10 a,下降幅度最大。从各生育期看,温度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在膨大期最小,变异系数最大;降水适宜度在膨大—成熟期最小,变异系数最大;日照适宜度在硬核期最小,膨大期变异系数最大;除日照适宜度外,营养恢复期的各适宜度均处于高位,对应的变异系数最小。水蜜桃各生育期的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适宜度有着明显的时间变化,在膨大期变化最显著,在生产上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栽培措施以减缓不利气候条件对水蜜桃产量的影响。
朱晓翠, 胡波, 郑健, 李军, 张晟宁. 宁波水蜜桃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时间变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9): 110-118.
ZHU Xiaocui, HU Bo, ZHENG Jian, LI Jun, ZHANG Shengning. Analysis on Temporal Variations of Climate Suitability for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of Juicy Peaches in Ningbo[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19): 110-118.
物候期 | 时段 |
---|---|
休眠期 | 上年12月—2月中旬 |
萌芽期 | 2月下旬—3月中旬 |
开花结果期 | 3月下旬—4月中旬 |
幼果期 | 4月下旬—5月中旬 |
硬核期 | 5月下旬—6月中旬 |
果实膨大期 | 6月下旬—7月上旬 |
果实成熟期 | 7月中旬—8月中旬 |
营养恢复期 | 8月下旬—11月下旬 |
物候期 | 时段 |
---|---|
休眠期 | 上年12月—2月中旬 |
萌芽期 | 2月下旬—3月中旬 |
开花结果期 | 3月下旬—4月中旬 |
幼果期 | 4月下旬—5月中旬 |
硬核期 | 5月下旬—6月中旬 |
果实膨大期 | 6月下旬—7月上旬 |
果实成熟期 | 7月中旬—8月中旬 |
营养恢复期 | 8月下旬—11月下旬 |
物候期 | T0i | Tli | Thi |
---|---|---|---|
休眠期 | 6 | -23 | 11 |
萌芽期 | 10 | 5 | 25 |
开花结果期 | 13 | 5 | 30 |
幼果期 | 20 | 10 | 35 |
硬核期 | 23 | 15 | 35 |
果实膨大期 | 27 | 15 | 35 |
果实成熟期 | 29 | 25 | 35 |
营养恢复期 | 20 | -10 | 26 |
物候期 | T0i | Tli | Thi |
---|---|---|---|
休眠期 | 6 | -23 | 11 |
萌芽期 | 10 | 5 | 25 |
开花结果期 | 13 | 5 | 30 |
幼果期 | 20 | 10 | 35 |
硬核期 | 23 | 15 | 35 |
果实膨大期 | 27 | 15 | 35 |
果实成熟期 | 29 | 25 | 35 |
营养恢复期 | 20 | -10 | 26 |
适宜度指标 | 次适宜 | 适宜 | 最适宜 |
---|---|---|---|
F(T) | [0,0.925] | [0.925,0.991] | (0.991,1] |
F(P) | [0,0.578] | [0.578,0.769] | (0.769,1] |
F(S) | [0,0.465] | [0.465,0.625] | (0.625,1] |
F(C) | [0,0.672] | [0.672,0.732] | (0.732,1] |
适宜度指标 | 次适宜 | 适宜 | 最适宜 |
---|---|---|---|
F(T) | [0,0.925] | [0.925,0.991] | (0.991,1] |
F(P) | [0,0.578] | [0.578,0.769] | (0.769,1] |
F(S) | [0,0.465] | [0.465,0.625] | (0.625,1] |
F(C) | [0,0.672] | [0.672,0.732] | (0.732,1] |
年份 | 气候适宜度 | 适宜度等级 | 平均单产/(t/hm2) | 平均气候单产/(t/hm2) |
---|---|---|---|---|
2004—2005 | 0.7395 | 最适宜 | 14.492 | 2.625 |
2000—2003、2006—2009、2011—2013、2016—2018、2022—2023 | 0.7019 | 适宜 | 14.175 | 0.579 |
2010、2014—2015、2019—2021 | 0.6369 | 次适宜 | 13.921 | -1.223 |
年份 | 气候适宜度 | 适宜度等级 | 平均单产/(t/hm2) | 平均气候单产/(t/hm2) |
---|---|---|---|---|
2004—2005 | 0.7395 | 最适宜 | 14.492 | 2.625 |
2000—2003、2006—2009、2011—2013、2016—2018、2022—2023 | 0.7019 | 适宜 | 14.175 | 0.579 |
2010、2014—2015、2019—2021 | 0.6369 | 次适宜 | 13.921 | -1.223 |
适宜度 | 项目 | 休眠期 | 萌芽期 | 开花结果期 | 幼果期 | 硬核期 | 膨大期 | 成熟期 | 营养恢复期 | 全生育期 |
---|---|---|---|---|---|---|---|---|---|---|
温度适宜度 | 平均值 | 0.93 | 0.88 | 0.93 | 0.95 | 0.96 | 0.74 | 0.94 | 0.97 | 0.91 |
变异系数/% | 8.46 | 16.39 | 7.90 | 7.56 | 5.21 | 44.47 | 9.92 | 3.19 | 5.54 | |
降水适宜度 | 平均值 | 0.80 | 0.68 | 0.76 | 0.83 | 0.75 | 0.68 | 0.64 | 0.85 | 0.75 |
变异系数/% | 30.91 | 38.62 | 35.65 | 31.06 | 35.33 | 48.21 | 41.56 | 22.29 | 12.13 | |
日照适宜度 | 平均值 | 0.52 | 0.46 | 0.58 | 0.54 | 0.43 | 0.51 | 0.78 | 0.57 | 0.55 |
变异系数/% | 21.47 | 31.67 | 20.29 | 25.62 | 30.00 | 46.91 | 22.72 | 17.88 | 13.77 | |
气候适宜度 | 平均值 | 0.69 | 0.66 | 0.71 | 0.69 | 0.66 | 0.62 | 0.77 | 0.71 | 0.69 |
变异系数/% | 5.69 | 9.15 | 6.30 | 7.09 | 7.37 | 38.89 | 5.27 | 4.07 | 5.55 |
适宜度 | 项目 | 休眠期 | 萌芽期 | 开花结果期 | 幼果期 | 硬核期 | 膨大期 | 成熟期 | 营养恢复期 | 全生育期 |
---|---|---|---|---|---|---|---|---|---|---|
温度适宜度 | 平均值 | 0.93 | 0.88 | 0.93 | 0.95 | 0.96 | 0.74 | 0.94 | 0.97 | 0.91 |
变异系数/% | 8.46 | 16.39 | 7.90 | 7.56 | 5.21 | 44.47 | 9.92 | 3.19 | 5.54 | |
降水适宜度 | 平均值 | 0.80 | 0.68 | 0.76 | 0.83 | 0.75 | 0.68 | 0.64 | 0.85 | 0.75 |
变异系数/% | 30.91 | 38.62 | 35.65 | 31.06 | 35.33 | 48.21 | 41.56 | 22.29 | 12.13 | |
日照适宜度 | 平均值 | 0.52 | 0.46 | 0.58 | 0.54 | 0.43 | 0.51 | 0.78 | 0.57 | 0.55 |
变异系数/% | 21.47 | 31.67 | 20.29 | 25.62 | 30.00 | 46.91 | 22.72 | 17.88 | 13.77 | |
气候适宜度 | 平均值 | 0.69 | 0.66 | 0.71 | 0.69 | 0.66 | 0.62 | 0.77 | 0.71 | 0.69 |
变异系数/% | 5.69 | 9.15 | 6.30 | 7.09 | 7.37 | 38.89 | 5.27 | 4.07 | 5.55 |
[1] |
赵娅君, 郑粉莉, 姚亚庆, 等. 1978—2018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J]. 自然灾害学报, 2022, 31(1):198.
|
[2] |
房小怡, 杜吴鹏, 权维俊, 等. 苏浙沪地区高温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109-115.
|
[3] |
魏瑞江, 张文宗, 李二杰. 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定量评价模型[J]. 中国农业气象, 2007(4):367-370.
|
[4] |
罗怀良, 陈国阶, 朱波. 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4, 25(1):28-32.
|
[5] |
邱美娟, 郭巧, 郭春明, 等. 吉林省春玉米农业气候资源适宜度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82-91.
|
[6] |
陈小敏, 刘少军, 张京红, 等. 海南岛橡胶割胶期的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 42(2):35-41.
|
[7] |
|
[8] |
王彦平, 阴秀霞, 乌尼尔, 等. 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3):126-13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7030213 |
[9] |
代立芹, 李春强, 魏瑞江, 等. 河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3):399-406.
|
[10] |
代立芹, 李春强, 魏瑞江. 河北省夏玉米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特征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1):1031-1036.
|
[11] |
李秀芬, 马树庆, 宫丽娟, 等. 基于WOFOST的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适宜度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1):43-49.
|
[12] |
焦士兴, 千怀遂, 赵峰. 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J]. 资源科学, 2003, 25(6):77-82.
|
[13] |
李炳军, 张一帆. 不同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影响的量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12):238-246.
|
[14] |
黄淑娥, 田俊, 吴慧峻. 江西省双季水稻生长季气候适宜度评价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2, 33(4):527-533.
|
[15] |
姚树然, 王鑫, 李二杰. 河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变化趋势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5):24-29.
|
[16] |
陈农, 张又方, 袁湘玲, 等. 黑龙江省板蓝根适宜播种期气象指标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 39(3):117-123.
|
[17] |
杨栋, 朱佳敏, 丁烨毅, 等. 浙江省水蜜桃物候、品质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3366-3375.
|
[18] |
孔志平, 陈欣, 孔雪咏, 等. 丹阳市水蜜桃气象条件分析及灾害防御对策[J]. 农业灾害研究, 2021, 11(3):87-89.
|
[19] |
钱培东, 夏健. 影响无锡水蜜桃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和产量预测[J]. 中国农业气象, 1997, 18(4):50-54.
|
[20] |
杨栋, 金志凤, 丁烨毅, 等. 水蜜桃气候品质评价方法与应用[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2532-2540.
|
[21] |
孟冰祥, 江善赐, 陈贞宏. 基于GIS的福建省古田县水蜜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J]. 福建农业科技, 2015(2):34-36.
|
[22] |
丁永平, 张晓煜, 陈仁伟, 等. 宁夏桃气候适宜性区划[J]. 农业科学研究, 2022, 43(3):11-15.
|
[23] |
蒲金涌, 乔艳君, 陈薇. 天水桃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2):208-213.
|
[24] |
中国气象局.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3:139-148.
|
[25] |
邱美娟, 宋迎波, 王建林, 等. 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方法中权重系数的确定[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2):106-111.
|
[26] |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
|
[27] |
付红艳. 关于变异系数、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U统计量检验法[D].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 2014.
|
[28] |
陈燕丽, 张悦, 钱拴, 等. 红树林生长气象条件适宜度评估方法研究——以广西北海沙生红树林为例[J]. 广西林业科学, 2022, 51(1):53-61.
doi: 10.19692/j.issn.1006-1126.20220109 |
[29] |
谭佳勇, 丁美花, 陈燕丽, 等. 广西甘蔗气候适宜度时空特征分析[J]. 甘蔗糖业, 2023, 52(2):23-34.
|
[30] |
蒋璐璐, 曹艳艳, 朱万云, 等. 奉化市水蜜桃气候条件分析及产量预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28):183-188.
|
[31] |
马树庆. 气候变化对东北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对策[J]. 气象学报, 1996(4):484-492.
|
[32] |
郭建平, 田志会, 张涓涓. 东北地区玉米热量指数的预测模型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3(5):626-633.
|
[33] |
马凤莲. 河北省农业气象服务实用指标[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7.
|
[34] |
|
[35] |
李昊宇, 王建林, 郑昌玲, 等. 气候适宜度在华北冬小麦发育期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 2012, 38(12):1554-1559.
|
[36] |
宋迎波, 王建林, 李昊宇, 等. 冬小麦气候适宜诊断指标确定方法探讨[J]. 气象, 2013, 39(6):768-773.
|
[37] |
黄璜. 中国红黄壤地区作物生产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11(4):340-346.
|
[38] |
魏瑞江, 宋迎波, 王鑫.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方法[J].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5):622-627.
|
[39] |
陈尚谟. 果树气象学[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88.
|
[40] |
千怀遂, 焦士兴, 赵峰. 河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5(5):503-507.
|
[41] |
刘晓英, 周鹏, 闫利霞, 等. 廊坊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评价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6):151-15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80018 |
[42] |
朱婷艳, 武英娇, 李文琛, 等. 宁夏番茄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分析[J]. 农学学报, 2022, 12(4):67-74.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00300083 |
[1] | 田翠玲, 田家良. 不同生育期喷施海藻酸增效液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25-31. |
[2] | 王俊江, 尹媛红, 陆楚盛, 陆展华, 蔡昊炀, 叶群欢, 廖嘉晖, 卢钰升, 梁开明, 傅友强. 水稻关键生育期灌溉对干旱胁迫下稻谷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1-10. |
[3] | 汪扬媚, 刘言, 冯奎, 董红平, 刘绍文, 杨勇, 张荣, 何莲. 川西高原不同马铃薯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6): 29-37. |
[4] | 李兴华, 蔡星星, 王欢, 张盛, 刘霞, 周强. “四特”晚籼稻选育、产量优势及生长发育特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3): 1-8. |
[5] | 王亚婷, 吴志岐, 张连花, 王鲜丽. 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马铃薯气候适宜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8): 150-157. |
[6] | 李芳, 邓杰, 戈秀梅, 都斌斌. 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6): 99-107. |
[7] | 黄水龙. 适宜漳州市龙海区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的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0): 25-31. |
[8] | 马晓玲, 周焱博, 袁杰, 张建军, 贾立亭. 阳泉市玉米生育期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18-122. |
[9] | 杜如珊, 卢保红, 王志虹, 马海林. 深沟覆膜对甜糯玉米采收期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7. |
[10] | 肖长春, 韦新宇, 曾跃辉, 黄建鸿, 许旭明. 播期对黑米稻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1-8. |
[11] | 周弘媛, 张立波, 章永辉, 甄国凝, 黄鲁鑫. 浙江省早稻生育期(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5): 99-109. |
[12] | 应虹, 朱诗君, 金树权, 汪峰, 周金波. 宁波地区长期非粮化生产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7): 75-82. |
[13] | 张勇, 黄俊芳, 刘璐, 张维敏, 屈振江, 梁轶. 基于SPEI的陕西苹果产区近60a干旱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3): 105-117. |
[14] | 焦润安, 李旭华, 齐月, 雷俊, 苟志文, 臧亚军, 薛潇. 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以通渭县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7): 73-80. |
[15] | 王湛, 杨娇, 王勇, 李凯, 罗世武, 杨军学, 王斐, 程炳文. 播期对不同类型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3): 18-2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