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雪娇, 李梁, 毛昭庆, 李隆伟, 陈良正. 云南构建区域粮食产业链及供应链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157-164. |
[2] |
许宁, 赵霞, 王蕊, 张慧, 李春喜, 张昭. 国内外粮食生产科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158-164. |
[3] |
崔燕华, 周婷婷, 沈煜洋, 陈利, 蔺国仓, 杨安沛, 张航, 雷钧杰, 李广阔, 高海峰. 小型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对荒漠绿洲麦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47-150. |
[4] |
陈利, 周婷婷, 沈煜洋, 路子峰, 崔燕华, 赵海燕, 刘琦, 高海峰. 9种杀菌剂对荒漠绿洲麦区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5): 78-81. |
[5] |
方伟, 洪思扬, 张磊. 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相关问题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9): 160-164. |
[6] |
邹小娇, 张郁.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政策驱动分析——基于DID模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5): 150-157. |
[7] |
陈源源.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2): 51-57. |
[8] |
邱鹏程, 杜永春, 常国有. 内蒙古西部地区自然灾害对玉米产量影响及气象因子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 116-120. |
[9] |
陈诗波. 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思考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粮食增产增效的路径选择[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7): 1-7. |
[10] |
王志强,王海,黄国勤. 长江中游地区粮食生产的战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8): 158-164. |
[11] |
刘泓杉,林年丰. 提高中国粮食安全方法探究--基于深根豆科牧草的利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5): 100-106. |
[12] |
王曙光,佘义斌,陈 霞,袁秋勇. 江苏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3): 159-164. |
[13] |
何秀丽,刘文新.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与空间布局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6): 159-164. |
[14] |
黄国勤,孙丹平. 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3): 35-43. |
[15] |
李明文. 改革开放以来的辽宁省粮食生产波动:周期性特征与影响因素[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6): 152-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