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志强, 杜慧莹, 李程, 郭松, 田梅, 杨万邦, 于蓉. 西瓜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及杂种优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47-51. |
[2] |
张海燕, 陈光辉, 古丽扎尔·阿不都克力木, 张秀英, 王玉涛. 基于mt DNA COI基因的新疆部分地区叶蝉的分子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6): 119-129. |
[3] |
吴倩, 李智, 于伟, 李杰坤, 胡国玉, 王大刚, 黄志平. 大豆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 43-48. |
[4] |
黄国伟,陈慧玲,李振芳,彭 婵,马林江,张新叶. 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扦插生根对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4): 9-13. |
[5] |
吴立东,刘连生,徐小明,钟金仙,刘亚婷,罗 英. 黄瓜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8): 64-69. |
[6] |
杨慧勇,程庆军,张福耀. 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5): 112-116. |
[7] |
倪洪涛,周芹,赵立波,吴则东. 甜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5): 59-63. |
[8] |
徐博,刘沫含,王英哲. 芒草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确定及引物的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3): 186-191. |
[9] |
张亚东,黄国伟,刘少峰,包一鸣,张新叶. ‘美洲黑杨’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特征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0): 1-6. |
[10] |
王文魁,曾斌,李疆,田嘉,李秀根,罗淑萍. 梨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在SRAP、SSR标记中的通用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1): 174-180. |
[11] |
房海灵 卢艳花 聂韡 朱培林. 广东紫珠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引物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6): 164-169. |
[12] |
唐洁 汤玉喜 李永进 吴敏 邓东奇 毛军 熊道平. 60个引种美洲黑杨无性系的苗期物候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31): 15-20. |
[13] |
邵峰 乙引 徐娟 龚记熠 张冬林 杨立昌 张永兰. 紫色观赏辣椒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体系的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28): 101-104. |
[14] |
宋文菲 张学文 张祖芸 王艳辉 罗卫庭.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检测及地区间遗传变异[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17): 42-46. |
[15] |
汤玉喜 刘志祥 吴敏 唐洁 李永进. XL-90等美洲黑杨杂交子代ISSR分子鉴别[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