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邵荣峰, 张伟, 张阳, 王官, 常玉卉, 白文斌, 赵威军. 秋水仙素诱导甜高粱‘FH59’种子变异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5. |
[2] |
张锋, 韩金龙, 朱彦威, 倪大鹏, 单成钢. 不同倍性菘蓝林下光合特性及种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6): 58-65. |
[3] |
杨玉双, 覃碧, 张继川, 张立群, 聂秋海, 刘实忠. 氨磺灵和秋水仙素诱导橡胶草四倍体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0): 35-41. |
[4] |
唐婕, 陈健鑫, 尼玛此姆, 魏玉倩, 落追, 韩雨庭, 吕则佳, 马焕成, 伍建榕. 栽培墨兰根腐病病原鉴定与生防菌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9): 128-133. |
[5] |
潘静雯, 王红尧, 李林, 张蜀宁, 李英, 侯喜林, 刘同坤. 不结球白菜同源四倍体苏州青的诱导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0): 68-74. |
[6] |
陈剑锋,蓝新隆,张秋英,肖卫洪,张 扬. 祼大麦新品种‘福米麦2号’的选育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 12-16. |
[7] |
程甜甜,孙忠奎,王 峰,董兴国,于永畅,韦忠刚,张 林. 青檀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9): 31-36. |
[8] |
王峰,刘志兵,燕丽萍,孙忠奎,程甜甜,杨波,张林. 不同倍性青檀的光合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8): 26-30. |
[9] |
姚 丽,赵培方,赵 俊,刘家勇,覃 伟,吴才文. 秋水仙素对斑茅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31): 22-26. |
[10] |
古 今,李文春,严 娟,吴 梅,李维蛟,李乔林,徐福荣. 内源激素对滇重楼根茎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1): 27-32. |
[11] |
蓝炎阳,陈南川,钟淮钦. 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繁殖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 61-66. |
[12] |
赵振华,蔺银鼎. 绢毛匍匐委陵菜染色体加倍及其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1): 48-53. |
[13] |
孙晓光,张晓曼,王志刚,曹 峰,王 倩. 不同倍性田埂报春DN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4): 160-164. |
[14] |
李雅婷,向增旭. 甜叶菊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基因组差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8): 112-116. |
[15] |
张 林,王峰. 青檀多倍体诱导试验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