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10): 25-31.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315
收稿日期:
2024-05-08
修回日期:
2024-08-15
出版日期:
2025-04-05
发布日期:
2025-04-03
作者简介:
黄水龙,男,1975年出生,高级农艺师,本科,研究方向:农作物新品种及技术推广研究。通信地址:363199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石码镇工农路92号,Tel:0596-6556296,E-mail:lhseed@126.com。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24-05-08
Revised:
2024-08-15
Published:
2025-04-05
Online:
2025-04-03
摘要:
优选适宜漳州市龙海区冬种马铃薯新品种,推进马铃薯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中薯50’、‘闽薯12号’、‘云薯109’、‘陇薯24号’、‘实验1号’、‘福农4号’、‘福农5号’、‘华颂3号’、‘沃土5号’9个新品种,以及‘费乌瑞它’(CK)为供试材料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同‘费乌瑞它’相比,‘福农4号’、‘福农5号’、‘中薯50’、‘沃土5号’、‘华颂3号’、‘闽薯12号’、‘实验1号’的鲜薯产量分别增加了42.63%、39.66%、29.00%、25.39%、20.69%、10.19%、9.56%,‘云薯109’、‘陇薯24’分别降低了19.91%、7.37%(P<0.01)。9个新品种均为受市场认可的黄皮黄肉、薯形椭圆的品种,与‘费乌瑞它’差异不大;薯块的大中薯率、干物质含量和食味等综合品质由好到差为‘福农5号’/‘福农4号’>‘沃土5号’/‘实验1号’/‘华颂3号’>‘费乌瑞它’/‘中薯50’>‘闽薯12号’/‘云薯109’/‘陇薯24号’;‘闽薯12号’、‘陇薯24号’、‘中薯50’和‘费乌瑞它’有不同程度的二次生长、空心和裂薯,其他品种未发现生理缺陷;生育期(83~89 d)及主要农艺性状均表现适宜;‘陇薯24号’、‘华颂3号’、‘费乌瑞它’在田间对晚疫病高感,其他品种为中感。研究认为,‘福农4号’、‘福农5号’、‘中薯50’、‘沃土5号’、‘华颂3号’和‘实验1号’在漳州市龙海区冬种上的综合表现优于‘费乌瑞它’。建议将‘福农4号’、‘福农5号’作为主栽品种,‘中薯50’、‘沃土5号’、‘华颂3号’和‘实验1号’作为供选品种,在当地冬种马铃薯生产上进行示范与推广应用。
黄水龙. 适宜漳州市龙海区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的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0): 25-31.
HUANG Shuilong. Screening of New Potato Varieties for Cultivation in Winter in Longhai District of Zhangzhou City[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10): 25-31.
品种名称 | 品种类型 | 育(供)种单位 |
---|---|---|
中薯50 | 鲜薯食用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闽薯12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云薯109 | 鲜薯食用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陇薯24号 | 鲜薯食用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
实验1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闽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福农4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
福农5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
华颂3号 | 鲜薯食用 | 内蒙古华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沃土5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闽诚科技有限公司 |
费乌瑞它(CK) | 鲜薯食用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品种名称 | 品种类型 | 育(供)种单位 |
---|---|---|
中薯50 | 鲜薯食用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闽薯12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云薯109 | 鲜薯食用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陇薯24号 | 鲜薯食用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
实验1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闽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福农4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
福农5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
华颂3号 | 鲜薯食用 | 内蒙古华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沃土5号 | 鲜薯食用 | 福建闽诚科技有限公司 |
费乌瑞它(CK) | 鲜薯食用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品种名称 | 小区鲜薯产量/(kg/20 m2) | 鲜薯产量/(kg/hm2) | 比CK增加产量/(kg/hm2) | 比CK产量增幅/% |
---|---|---|---|---|
中薯50 | 82.3±4.70bcB | 41150 | 9250 | 29.00 |
闽薯12号 | 70.3±0.10dC | 35150 | 3250 | 10.19 |
云薯109 | 59.1±7.90fE | 29550 | -2350 | -7.37 |
陇薯24号 | 51.1±0.85gF | 25550 | -6350 | -19.91 |
实验1号 | 69.9±8.15dC | 34950 | 3050 | 9.56 |
福农4号 | 91.0±1.30aA | 45500 | 13600 | 42.63 |
福农5号 | 89.1±2.25aA | 44550 | 12650 | 39.66 |
华颂3号 | 77.0±3.86cB | 38500 | 6600 | 20.69 |
沃土5号 | 80.0±4.2bB | 40000 | 8100 | 25.39 |
费乌瑞它(CK) | 63.8±1.56eD | 31900 | — | — |
品种名称 | 小区鲜薯产量/(kg/20 m2) | 鲜薯产量/(kg/hm2) | 比CK增加产量/(kg/hm2) | 比CK产量增幅/% |
---|---|---|---|---|
中薯50 | 82.3±4.70bcB | 41150 | 9250 | 29.00 |
闽薯12号 | 70.3±0.10dC | 35150 | 3250 | 10.19 |
云薯109 | 59.1±7.90fE | 29550 | -2350 | -7.37 |
陇薯24号 | 51.1±0.85gF | 25550 | -6350 | -19.91 |
实验1号 | 69.9±8.15dC | 34950 | 3050 | 9.56 |
福农4号 | 91.0±1.30aA | 45500 | 13600 | 42.63 |
福农5号 | 89.1±2.25aA | 44550 | 12650 | 39.66 |
华颂3号 | 77.0±3.86cB | 38500 | 6600 | 20.69 |
沃土5号 | 80.0±4.2bB | 40000 | 8100 | 25.39 |
费乌瑞它(CK) | 63.8±1.56eD | 31900 | — | — |
品种名称 | 薯形 | 薯皮类型 | 表皮颜色 | 薯肉颜色 | 芽眼深度 |
---|---|---|---|---|---|
中薯50 | 椭圆 | 光滑 | 淡黄色 | 淡黄色 | 浅 |
闽薯12号 | 椭圆 | 光滑 | 黄色 | 淡黄色 | 浅 |
云薯109 | 长椭圆 | 光滑 | 淡黄色 | 黄色 | 浅 |
陇薯24号 | 椭圆 | 光滑 | 黄色 | 黄色 | 中 |
实验1号 | 长椭圆 | 光滑 | 淡黄色 | 淡黄色 | 浅 |
福农4号 | 椭圆 | 光滑 | 浅黄色 | 浅黄色 | 浅 |
福农5号 | 椭圆 | 光滑 | 浅黄色 | 浅黄色 | 浅 |
华颂3号 | 椭圆 | 光滑 | 浅黄色 | 浅黄色 | 浅 |
沃土5号 | 椭圆 | 光滑 | 浅黄色 | 浅黄色 | 浅 |
费乌瑞它(CK) | 长椭圆 | 光滑 | 黄色 | 浅黄色 | 浅 |
品种名称 | 薯形 | 薯皮类型 | 表皮颜色 | 薯肉颜色 | 芽眼深度 |
---|---|---|---|---|---|
中薯50 | 椭圆 | 光滑 | 淡黄色 | 淡黄色 | 浅 |
闽薯12号 | 椭圆 | 光滑 | 黄色 | 淡黄色 | 浅 |
云薯109 | 长椭圆 | 光滑 | 淡黄色 | 黄色 | 浅 |
陇薯24号 | 椭圆 | 光滑 | 黄色 | 黄色 | 中 |
实验1号 | 长椭圆 | 光滑 | 淡黄色 | 淡黄色 | 浅 |
福农4号 | 椭圆 | 光滑 | 浅黄色 | 浅黄色 | 浅 |
福农5号 | 椭圆 | 光滑 | 浅黄色 | 浅黄色 | 浅 |
华颂3号 | 椭圆 | 光滑 | 浅黄色 | 浅黄色 | 浅 |
沃土5号 | 椭圆 | 光滑 | 浅黄色 | 浅黄色 | 浅 |
费乌瑞它(CK) | 长椭圆 | 光滑 | 黄色 | 浅黄色 | 浅 |
品种名称 | 大中薯率 | 干物质含量 | 食味品质 | ||||||
---|---|---|---|---|---|---|---|---|---|
比例/% | 较CK增加/个百分点 | 比例/% | 较CK增加/个百分点 | 分值/分 | 较CK增加/分 | 等级 | |||
中薯50 | 84.2±2.29cd | -6.3 | 18.12±0.39cd | -0.06 | 5.8±0.75bc | -0.2 | 中 | ||
闽薯12号 | 85.4±1.92bc | -5.1 | 16.41±0.98e | -1.77 | 5.5±0.45c | -0.5 | 中 | ||
云薯109 | 81.1±0.70d | -9.4 | 17.73±1.00cd | -0.45 | 6.5±0.09ab | 0.5 | 优 | ||
陇薯24号 | 69.5±1.15e | -21.0 | 20.03±0.45ab | 1.85 | 6.2±0.29abc | 0.2 | 优 | ||
实验1号 | 88.5±2.82ab | -2.0 | 18.69±0.95cd | 0.51 | 6.5±0.36ab | 0.5 | 优 | ||
福农4号 | 91.8±2.18a | 1.3 | 19.00±0.51bc | 0.82 | 6.8±0.22a | 0.8 | 优 | ||
福农5号 | 90.7±1.77a | 0.2 | 21.20±0.41a | 3.02 | 6.5±0.43ab | 0.5 | 优 | ||
华颂3号 | 90.3±1.97a | -0.2 | 17.49±0.54de | -0.69 | 6.0±0.38abc | 0 | 中 | ||
沃土5号 | 89.7±0.72a | -0.8 | 17.42±0.58de | -0.76 | 6.2±0.31abc | 0.2 | 优 | ||
费乌瑞它(CK) | 90.5±2.34a | 18.18±0.75cd | 6.0±0.67abc | 中 |
品种名称 | 大中薯率 | 干物质含量 | 食味品质 | ||||||
---|---|---|---|---|---|---|---|---|---|
比例/% | 较CK增加/个百分点 | 比例/% | 较CK增加/个百分点 | 分值/分 | 较CK增加/分 | 等级 | |||
中薯50 | 84.2±2.29cd | -6.3 | 18.12±0.39cd | -0.06 | 5.8±0.75bc | -0.2 | 中 | ||
闽薯12号 | 85.4±1.92bc | -5.1 | 16.41±0.98e | -1.77 | 5.5±0.45c | -0.5 | 中 | ||
云薯109 | 81.1±0.70d | -9.4 | 17.73±1.00cd | -0.45 | 6.5±0.09ab | 0.5 | 优 | ||
陇薯24号 | 69.5±1.15e | -21.0 | 20.03±0.45ab | 1.85 | 6.2±0.29abc | 0.2 | 优 | ||
实验1号 | 88.5±2.82ab | -2.0 | 18.69±0.95cd | 0.51 | 6.5±0.36ab | 0.5 | 优 | ||
福农4号 | 91.8±2.18a | 1.3 | 19.00±0.51bc | 0.82 | 6.8±0.22a | 0.8 | 优 | ||
福农5号 | 90.7±1.77a | 0.2 | 21.20±0.41a | 3.02 | 6.5±0.43ab | 0.5 | 优 | ||
华颂3号 | 90.3±1.97a | -0.2 | 17.49±0.54de | -0.69 | 6.0±0.38abc | 0 | 中 | ||
沃土5号 | 89.7±0.72a | -0.8 | 17.42±0.58de | -0.76 | 6.2±0.31abc | 0.2 | 优 | ||
费乌瑞它(CK) | 90.5±2.34a | 18.18±0.75cd | 6.0±0.67abc | 中 |
品种名称 | 二次生长率 | 空心率 | 裂薯率 |
---|---|---|---|
中薯50 | 0 | 6.2 | 1.3 |
闽薯12号 | 15.3 | 4.6 | 3.6 |
云薯109 | 0 | 0 | 0 |
陇薯24号 | 4.5 | 20.9 | 0 |
实验1号 | 0 | 0 | 0 |
福农4号 | 0 | 0 | 0 |
福农5号 | 0 | 0 | 0 |
华颂3号 | 0 | 0 | 0 |
沃土5号 | 0 | 0 | 0 |
费乌瑞它(CK) | 0 | 6.2 | 1.3 |
品种名称 | 二次生长率 | 空心率 | 裂薯率 |
---|---|---|---|
中薯50 | 0 | 6.2 | 1.3 |
闽薯12号 | 15.3 | 4.6 | 3.6 |
云薯109 | 0 | 0 | 0 |
陇薯24号 | 4.5 | 20.9 | 0 |
实验1号 | 0 | 0 | 0 |
福农4号 | 0 | 0 | 0 |
福农5号 | 0 | 0 | 0 |
华颂3号 | 0 | 0 | 0 |
沃土5号 | 0 | 0 | 0 |
费乌瑞它(CK) | 0 | 6.2 | 1.3 |
品种名称 | 出苗期 | 现蕾期 | 成熟(收获)期 | 生育期/d | |||||||
---|---|---|---|---|---|---|---|---|---|---|---|
日期(年/月/日) | 较CK推迟天数/d | 日期(年/月/日) | 较CK推迟天数/d | 日期(年/月/日) | 较CK推迟天数/d | 天数 | 比CK增加天数 | ||||
中薯50 | 2022/12/28 | 5 | 2023/1/18 | 0 | 2023/3/27 | 9 | 89 | 4 | |||
闽薯12号 | 2022/12/24 | 1 | 2023/1/21 | 3 | 2023/3/28 | 10 | 94 | 9 | |||
云薯109 | 2022/12/30 | 7 | 2023/1/26 | 8 | 2023/3/26 | 8 | 86 | 1 | |||
陇薯24号 | 2023/1/2 | 10 | 2023/1/31 | 13 | 2023/3/30 | 12 | 87 | 2 | |||
实验1号 | 2022/12/30 | 7 | 2023/1/18 | 0 | 2023/3/23 | 5 | 83 | -1 | |||
福农4号 | 2022/12/28 | 5 | 2023/1/18 | 0 | 2023/3/27 | 9 | 86 | 1 | |||
福农5号 | 2022/12/29 | 6 | 2023/1/20 | 2 | 2023/3/26 | 8 | 87 | 2 | |||
华颂3号 | 2022/12/28 | 5 | 2023/1/18 | 0 | 2023/3/27 | 9 | 86 | 1 | |||
沃土5号 | 2022/12/29 | 6 | 2023/1/21 | 3 | 2023/3/26 | 8 | 85 | 0 | |||
费乌瑞它(CK) | 2022/12/23 | 2023/1/18 | — | 2023/3/18 | — | 85 | — |
品种名称 | 出苗期 | 现蕾期 | 成熟(收获)期 | 生育期/d | |||||||
---|---|---|---|---|---|---|---|---|---|---|---|
日期(年/月/日) | 较CK推迟天数/d | 日期(年/月/日) | 较CK推迟天数/d | 日期(年/月/日) | 较CK推迟天数/d | 天数 | 比CK增加天数 | ||||
中薯50 | 2022/12/28 | 5 | 2023/1/18 | 0 | 2023/3/27 | 9 | 89 | 4 | |||
闽薯12号 | 2022/12/24 | 1 | 2023/1/21 | 3 | 2023/3/28 | 10 | 94 | 9 | |||
云薯109 | 2022/12/30 | 7 | 2023/1/26 | 8 | 2023/3/26 | 8 | 86 | 1 | |||
陇薯24号 | 2023/1/2 | 10 | 2023/1/31 | 13 | 2023/3/30 | 12 | 87 | 2 | |||
实验1号 | 2022/12/30 | 7 | 2023/1/18 | 0 | 2023/3/23 | 5 | 83 | -1 | |||
福农4号 | 2022/12/28 | 5 | 2023/1/18 | 0 | 2023/3/27 | 9 | 86 | 1 | |||
福农5号 | 2022/12/29 | 6 | 2023/1/20 | 2 | 2023/3/26 | 8 | 87 | 2 | |||
华颂3号 | 2022/12/28 | 5 | 2023/1/18 | 0 | 2023/3/27 | 9 | 86 | 1 | |||
沃土5号 | 2022/12/29 | 6 | 2023/1/21 | 3 | 2023/3/26 | 8 | 85 | 0 | |||
费乌瑞它(CK) | 2022/12/23 | 2023/1/18 | — | 2023/3/18 | — | 85 | — |
品种名称 | 株型 | 匍匐茎长短 | 株高/cm | 单株主茎数/个 | |||
---|---|---|---|---|---|---|---|
测定值 | 比CK增加 | 测定值 | 比CK增加 | ||||
中薯50 | 直立 | 长 | 82.5±2.12a | 38.0 | 2.0±0.94ab | -0.4 | |
闽薯12号 | 直立 | 长 | 55.4±0.60b | 10.9 | 1.8±0.92b | -0.6 | |
云薯109 | 直立 | 短 | 44.1±2.63d | -0.4 | 1.6±0.52b | -0.8 | |
陇薯24号 | 直立 | 短 | 45.5±061d | 1.0 | 2.2±1.23ab | -0.2 | |
实验1号 | 直立 | 中 | 35.9±3.87e | -8.6 | 2.1±1.37ab | -0.3 | |
福农4号 | 直立 | 短 | 55.3±0.75b | 10.8 | 3.0±1.41a | 0.6 | |
福农5号 | 直立 | 短 | 48.7±0.70c | 4.2 | 3.1±1.29a | 0.7 | |
华颂3号 | 直立 | 短 | 55.3±1.95b | 10.8 | 2.0±0.94ab | -0.4 | |
沃土5号 | 直立 | 短 | 48.7±0.62c | 4.2 | 2.1±1.10ab | -0.3 | |
费乌瑞它(CK) | 直立 | 短 | 44.5±2.91d | — | 2.4±1.43ab | — |
品种名称 | 株型 | 匍匐茎长短 | 株高/cm | 单株主茎数/个 | |||
---|---|---|---|---|---|---|---|
测定值 | 比CK增加 | 测定值 | 比CK增加 | ||||
中薯50 | 直立 | 长 | 82.5±2.12a | 38.0 | 2.0±0.94ab | -0.4 | |
闽薯12号 | 直立 | 长 | 55.4±0.60b | 10.9 | 1.8±0.92b | -0.6 | |
云薯109 | 直立 | 短 | 44.1±2.63d | -0.4 | 1.6±0.52b | -0.8 | |
陇薯24号 | 直立 | 短 | 45.5±061d | 1.0 | 2.2±1.23ab | -0.2 | |
实验1号 | 直立 | 中 | 35.9±3.87e | -8.6 | 2.1±1.37ab | -0.3 | |
福农4号 | 直立 | 短 | 55.3±0.75b | 10.8 | 3.0±1.41a | 0.6 | |
福农5号 | 直立 | 短 | 48.7±0.70c | 4.2 | 3.1±1.29a | 0.7 | |
华颂3号 | 直立 | 短 | 55.3±1.95b | 10.8 | 2.0±0.94ab | -0.4 | |
沃土5号 | 直立 | 短 | 48.7±0.62c | 4.2 | 2.1±1.10ab | -0.3 | |
费乌瑞它(CK) | 直立 | 短 | 44.5±2.91d | — | 2.4±1.43ab | — |
品种 | 发病率/% | 病情级别 | 抗性评价 |
---|---|---|---|
中薯50 | 37.78 | 3 | 中感 |
闽薯12号 | 40.00 | 3 | 中感 |
云薯109 | 35.56 | 3 | 中感 |
陇薯24号 | 51.11 | 4 | 高感 |
实验1号 | 35.56 | 3 | 中感 |
福农4号 | 40.00 | 3 | 中感 |
福农5号 | 44.44 | 3 | 中感 |
华颂3号 | 53.33 | 4 | 高感 |
沃土5号 | 42.22 | 3 | 中感 |
费乌瑞它(CK) | 57.78 | 4 | 高感 |
品种 | 发病率/% | 病情级别 | 抗性评价 |
---|---|---|---|
中薯50 | 37.78 | 3 | 中感 |
闽薯12号 | 40.00 | 3 | 中感 |
云薯109 | 35.56 | 3 | 中感 |
陇薯24号 | 51.11 | 4 | 高感 |
实验1号 | 35.56 | 3 | 中感 |
福农4号 | 40.00 | 3 | 中感 |
福农5号 | 44.44 | 3 | 中感 |
华颂3号 | 53.33 | 4 | 高感 |
沃土5号 | 42.22 | 3 | 中感 |
费乌瑞它(CK) | 57.78 | 4 | 高感 |
[1] |
张瑞玖, 马恢, 籍立杰, 等.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品种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5):34-3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1175 |
[2] |
|
[3] |
张招娟, 张静, 蔡彬彬. 优质食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华颂3号特性鉴定[J]. 种子, 2020, 39(10):143-147.
|
[4] |
张玉龙, 周丽娟, 马胜栋. 11个中薯马铃薯品种在高原农牧区夏河县的引种表现[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7):15-17.
|
[5] |
岳文菁. 11个马铃薯品种(系)在闽东地区的适应性评价[J]. 福建农业科技, 2023, 54(6):61-67.
|
[6] |
方治国, 朱杰, 温海霞, 等. 不同马铃薯新品种适应性鉴定及综合评价[J]. 中南农业科技, 2024, 45(2):22-26.
|
[7] |
李彦军, 耿伟, 史超, 等.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果菜, 2019, 39(8):61-63.
|
[8] |
黎礼谦, 罗英舰, 郑元利, 等. 6个紫色马铃薯品种在遵义地区综合品质分析与评价[J]. 种子, 2021, 40(3):136-140.
|
[9] |
吴琪滢, 李德明, 郭志乾, 等. 西北地区不同马铃薯种质资源产量和营养品质综合分析与评价[J]. 中国马铃薯, 2021, 35(6):489-499.
|
[10] |
王鹏, 李芳弟, 郭天顺, 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22个马铃薯品种的综合评价[J]. 中国瓜菜, 2023, 36(7):78-87.
|
[11] |
李思梦, 李凯峰, 李茂兴, 等. 冬作马铃薯新品种(系)块茎营养品质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2):22-2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544 |
[12] |
李华伟, 许国春, 罗文彬, 等. 福建冬作马铃薯田间主要杂草种类及药剂防除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34(10):1192-1196.
|
[13] |
颜文富. 马铃薯新品种‘闽薯2号’特征特性及其种植技术[J]. 福建热作科技, 2024, 49(1):55-57.
|
[14] |
史梦雅, 徐建飞. 我国马铃薯品种创新现状及发展建议[J]. 中国蔬菜, 2023(8):1-5.
|
[15] |
何蒲明, 狄书非. 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并重导向下马铃薯主粮化发展路径研究[J]. 农业经济, 2019(6):12-14.
|
[16] |
李结平, 单友蛟. 马铃薯育种技术的优化与新形势下的发展[J]. 中国马铃薯, 2023, 37(3):265-272.
|
[17] |
张彬彬, 魏雅雯. 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应用[J]. 黑龙江粮食, 2023(8):70-72.
|
[18] |
庞泽, 田国奎, 王海艳, 等.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 中国瓜菜, 2023, 36(7):148-154.
|
[19] |
罗文彬, 李华伟, 许国春, 等.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新品种闽薯2号耐寒性鉴定[J]. 中国蔬菜, 2022(9):63-67.
|
[20] |
罗文彬, 李华伟, 许泳清, 等. 冬作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1):36-41.
|
[21] |
李贵吉. 南方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J]. 农业灾害研究, 2021, 11(4):156-157.
|
[22] |
周丙月, 袁剑龙, 张玉梅, 等. 马铃薯品种(系)农艺性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J]. 核农学报, 2023, 37(2):274-289.
doi: 10.11869/j.issn.1000-8551.2023.02.0274 |
[23] |
谈孝凤, 金星, 袁洁, 等. 贵州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评价[J]. 种子, 2009, 28(3):45-48.
|
[24] |
陈少珍. 龙海市冬种马铃薯产业现状的思考与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1):6-8.
|
[25] |
罗文彬, 李华伟, 纪荣昌, 等. 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系)多点比较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 2013(4):30-32.
|
[26] |
王建明, 卢庆彦. 陕南山区马铃薯费乌瑞它的高产栽培[J]. 种子科技, 2012, 30(1):44-45.
|
[27] |
张祖金. 福安市溪潭镇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马铃薯, 2008, 22(2):118-119.
|
[28] |
王志明. 费乌瑞它在南安市的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 2018, 12(23):34-34.
|
[1] | 田翠玲, 田家良. 不同生育期喷施海藻酸增效液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25-31. |
[2] | 王俊江, 尹媛红, 陆楚盛, 陆展华, 蔡昊炀, 叶群欢, 廖嘉晖, 卢钰升, 梁开明, 傅友强. 水稻关键生育期灌溉对干旱胁迫下稻谷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1-10. |
[3] | 莫俊杰, 郑嘉成, 蔡继葳, 刘嘉威, 冯永成. 基于收获指数的水稻单株选择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1-8. |
[4] | 赵娜, 李国清, 李国瑜, 丛新军, 张继波, 徐慧媛. 绿肥轮作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15-21. |
[5] | 汪扬媚, 刘言, 冯奎, 董红平, 刘绍文, 杨勇, 张荣, 何莲. 川西高原不同马铃薯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6): 29-37. |
[6] | 赵国珍, 刘慰华, 刘似玉, 董林波, 李林东, 陈于敏.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稳定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1-6. |
[7] | 赵芳, 高运青, 高韶斌, 郑丽珍, 李姝彤, 尚启兵, 徐东旭, 关翔宇. 河北省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23-29. |
[8] | 孙广涛, 包桂荣, 邰继承, 萨如拉, 刘乃嘉, 于淼, 李安宁.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及土壤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7-12. |
[9] | 李兴华, 蔡星星, 王欢, 张盛, 刘霞, 周强. “四特”晚籼稻选育、产量优势及生长发育特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3): 1-8. |
[10] | 刘立伟, 刘静, 王静, 易媛, 朱雪成, 张娜, 张会云, 马红勃, 刘东涛, 冯国华. 2004—2022年徐州地区气候因子及小麦区域试验品系性状演变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3): 76-83. |
[11] | 刘春晓, 汪黎明, 董瑞, 刘铁山. 种植密度对籽粒机收玉米‘鲁单60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23-27. |
[12] | 王玉浩, 蒙云飞, 贺囡囡, 韦桂旺, 韦爱娟, 王珊, 冯云敢. 种植密度对甜糯玉米新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0): 1-6. |
[13] | 杜斌, 刘霞, 王承强, 田楠, 刘露, 白玉林. 化学打顶对长绒棉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0): 32-37. |
[14] | 杨珊, 李清超, 陈小翠, 刘建新, 罗国才, 曾文兵, 杨红, 夏玉琼. 辣椒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 48-54. |
[15] | 杜如珊, 卢保红, 王志虹, 马海林. 深沟覆膜对甜糯玉米采收期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