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志农. 云南稻作[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5:5-11.
|
[2] |
李全衡, 陈洁, 郑智, 等. 云南省水稻品种科研育种及应用[J]. 中国种业, 2021(12):27-30.
|
[3] |
李全衡. 2004年云南省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J]. 中国稻米, 2005(2):19-20.
|
[4] |
李全衡. 2005年云南省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J]. 中国稻米, 2006(2):28-30.
|
[5] |
陈立云, 唐文帮, 肖应辉, 等. 广适性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的新成就与体会[A].第1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论文集[C].长沙, 2010:54-58.
|
[6] |
罗军, 杨忠义, 卢义宣, 等. 广适性水稻品系的鉴定与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 1989(2):3-7.
|
[7] |
吕川根, 李霞, 宗寿余, 等.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广适性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19, 33(3):191-205.
doi: 10.16819/j.1001-7216.2019.8132
|
[8] |
张泽, 鲁成, 向中怀. 基于AMMI模型的品种稳定性分析[J]. 作物学报, 1998, 24(3):304-309.
|
[9] |
樊龙江, 胡秉民, 许德信. 水稻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别能力估算方法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14(1):58-60.
|
[10] |
刘文江, 李浩杰, 王旭东, 等. 用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基本性状的稳定性[J]. 作物学报, 2002, 28(4):569-573.
|
[11] |
宋天庆, 赵慧珠. 优质高产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凤稻29号选育与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2):191-194.
|
[12] |
王正伟, 谷顺花, 徐加平, 等. 高原粳稻新品种楚粳38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3(3):198-200.
|
[13] |
李开斌, 张天春, 阮文忠, 等. 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的选育及应用[J]. 中国稻米, 2014, 20(2):88-8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2.029
|
[14] |
王正伟, 谷顺花. 楚粳28号栽培技术规程[J]. 云南农业, 2017(6):85.
|
[15] |
唐启义. DPS数据处理系统, 第三卷专业统计及其他第5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1385-1392.
|
[16] |
曹元元, 丁逸帆, 左示敏, 等. 基于GGE双标图和AMMI模型对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J]. 种子, 2021, 40(6):38-43.
|
[17] |
陈丽明, 周燕芝, 谭义青, 等. 双季机械直播早籼稻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261-27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02.004
|
[18] |
梁世胡, 符福鸿, 李传国, 等. 杂交稻优优128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15(5):69-70.
|
[19] |
姜心禄, 李旭毅, 池忠志, 等. 10个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与产量稳定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29(12):2792-2795.
|
[20] |
魏鹏程, 陈杜, 罗英舰, 等. 基于AMMI和GGE双标图的贵州不同生态区春玉米丰产性稳产性和试点辨别力评价[J]. 玉米科学, 2023, 31(1):22-31
|
[21] |
吴桂成, 张洪程, 钱银飞, 等. 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及超高产特征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2):266-276.
|
[22] |
赵庆勇, 朱镇, 张亚东, 等. 超级稻新品种南粳9108产量稳定性及高产特征分析[J]. 中国稻米, 2016, 22(6):61-65.
|
[23] |
梁程, 向珣朝, 张欧玲, 等. 两份新株型水稻品系的农艺性状与遗传特性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2):171-180.
doi: 10.16819/j.1001-7216.2022.210208
|
[24] |
申林虎. 水稻氮同化相关基因及氮高效利用水稻株型研究进展[J]. 种子科技, 2023(7):24-26.
|
[25] |
刘吉新, 赵国珍, 廖新华, 等. 高产优质耐寒抗病粳稻软米新品种银光[J]. 作物杂志, 2003(2):25.
|
[26] |
王桂枝, 马泽启, 滕玉芬, 等. “云粳26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24(5):1685-1689.
|
[27] |
赵国珍, 陈于敏, 吴志刚, 等. 优质食味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选育及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J]. 中国稻米, 2024, 30(1):93-9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1.015
|
[28] |
谢华安, 郑家团, 张受刚, 等. 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培育的理论与实践[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6, 1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