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凤荣. 科学评价盐碱地开垦为耕地的潜力[N].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2-02-18(14).
|
[2] |
吴海华, 刘元元, 喜炜, 等. 新疆盐碱耕地改良利用现状与对策建议[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8):6-8.
|
[3] |
张文渊. 滨海地区盐碱土类型与形成条件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1999(1):22-26.
|
[4] |
阚建鸾, 王晓云, 苏建平, 等. 不同氮肥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土壤肥力、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69-7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825
|
[5] |
高树涛, 石生伟. 盐胁迫对5种抗旱型小麦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48(8):1374-1380.
|
[6] |
张海燕. NaCl胁迫对耐旱性不同的小麦生长及溶质含量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02(1):37-41.
|
[7] |
马贵仁, 屈忠义, 冯雪婷, 等. 盐碱地改良前后水盐均衡分析——以河套灌区为例[J]. 灌溉排水学报, 2021, 40(S2):95-103.
|
[8] |
张婧, 陈庆锋, 刘伟, 等. 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11):13-22.
|
[9] |
代惠洁, 纪祥龙, 杜迎刚. 椰糠替代草炭作番茄穴盘育苗基质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15(9):46-48.
|
[10]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6:183-187.
|
[11] |
胡诚, 曹志平, 罗艳蕊, 等.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3):48-51.
|
[12] |
刘佳, 季延海, 王宝驹, 等. 椰糠复合基质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17):150-154.
|
[13] |
张萍, 李其昀, 于磊, 等.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48-51.
|
[14] |
邓晓, 武春媛, 吴永梅, 等. 蚯蚓粪与椰糠配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应[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1):212-219.
|
[15] |
宋蒙亚, 李忠佩, 刘明, 等. 不同农田有机物料组合对物料分解过程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4, 45(3):685-690.
|
[16] |
王晓华.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直播油菜出苗和产量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 2023, 43(3):86-87,89.
|
[17] |
邵云, 王敬婼, 张紧紧, 等. 耕作和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效益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5):208-215.
doi: 10.7668/hbnxb.2017.05.031
|
[18] |
杨毅. 椰糠和化肥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甘薯产量的影响[D]. 重庆: 西南大学, 2022.
|
[19] |
鱼欢, 邬华松, 闫林, 等. 胡椒栽培模式研究综[J].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30(3):56-61.
|
[20] |
李新举, 张志国, 李永昌. 秸秆覆盖对盐渍土水分状况影响的模拟研究[J]. 土壤通报, 1999(4):33-34.
|
[21] |
杨尚东, 任奎瑜, 谭宏伟. 甘蔗宿根矮化病感病与非感病植株养分含量、根系生长及内生细菌群落的差异[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9):1591-1599.
|
[22] |
何晓冰, 黄昆鹏, 李俊营, 等.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浙江农业科学, 2025, 66(2):411-4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02
|
[23] |
林刚云, 肖健, 吴银秀, 等. 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生物学性状及其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51(10):2339-2347.
|
[24] |
张永生, 赖欣, 张静妮, 等. 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细菌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3):58-63.
doi: 10.7668/hbnxb.2010.03.014
|
[25] |
LIU J J, SUI Y Y, YU Z H, et al.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analysis of bi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black soils of northeast China[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4, 70:113-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