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ss D. N, Musgrave P.B. Photosynthesis and crop production [J] .Advances in Agronomy, 1974,23:317-336. [2]Zelitch. I.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photosynthesis and crop yield [J]. Bioscience, 1982,32:796-802. [3]杜维广,郝乃斌. 大豆高光效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及实践[M]. 匡廷云主编,作物光能利用效率与调控,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37-365. [4]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油菜新品种诞生——《人民日报》,1986年12月8日. [5]张树杰,王汉中.我国油菜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措施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 2012,34(1): 114-122. [6]崔继林、焦德茂、聂毓琦.生理育种—基础研究进展,选育技术及今后设想[C].刘后利主编,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农业出版社, 1993:140-167. [7]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等.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水稻科学,1996,10(2):115-120. [8]于德日,李莓,陈卫江.甘蓝型油菜功能叶数的变化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98(4):22-23. [9]杨宁,李建国. 基于MATLAB 研究油菜叶片的生长动态[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5823-15824. [10]尹冬玉.油菜叶片生长动态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4):30-31,53. [11]白玉珍,段辉国.新疆三种类型油菜叶片生长规律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43-46. [12]刘葛山,钱敏珍,孙华光.甘蓝型油菜主茎无柄叶性状遗传相关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9(1):4-6. [13]王华,汤晓华.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七号及其亲本的株型结构与演变特点[J].耕作与栽培,2001(05):37-49. [14]马霓,肖圣元,张明海,等.栽培方式对油菜中双11 生长及收获特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02):244-247. [15]唐佳.甘蓝型油菜株型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6]关周博,王学芳,董育红等.密植油菜苗期和成熟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7):62-67 [17]张书芬,宋文光,任乐见等.甘蓝型双低油菜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及基因效应[J].中国油料,1996,18(3):1-3. [18]关周博,田建华,郑磊等.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及耐密油菜育种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8):79-83. [19]陈新军,戚存扣,浦惠明等.甘蓝型油菜抗倒性评价及抗倒性与株型结构的关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29(1),54-57. [20]马霓,李玲,徐军等.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性及农艺性状研究[J].作物杂志,2010(6):36-41. [21]李爱民,张永泰,惠飞虎等.适合机械化育种的油菜育种新概念[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51-153. [22]岳绪国, 顾炳朝, 唐泽庆等.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油菜品种的选育实践和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5):27-29. [23]李殿荣,田建华。杂交油菜遗传育种的研究与应用[C].中、加油菜育种项目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3-30. [24]杨光.油菜高效结角层结构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2. [25]冷锁虎,单玉华,储海平等. 油菜角果质量与分枝数的关系[J].江苏农业研究,2000,21(1),25-28. [26]庞进平,雷建明,张建学等.甘蓝型冬油菜双主序性状优势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06(7),16-18. [27]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矮杆紧凑型油菜的育种设计及鉴定方法,专利号[CN 101292626A],2008.6. [28]张文学,李殿荣,田建华.甘蓝型油菜紧凑型和松散型杂种一代分枝性状的遗传[J].中国农学通报,2000,16(5):17-19. [29]王俊生.紧凑型油菜株型性状遗传与杂种优势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30]张倩。甘蓝型油菜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初步定位[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1]张锦芳,蒲晓斌,李浩杰等.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587-590. [32]邹晓芬, 邹小云, 宋来强等.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J].江西农业科学,2007,19(2):1-4. [33] 张文英,王凯华. 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183-2185,2189. [34]徐东进, 冷锁虎, 朱耕如. 春油菜高光效结角层结构的研究[J ]. 中国油料, 1990,3: 45-50. [36]李爱民,张永泰,惠飞虎等.不同基因型双低甘蓝型油菜株型结构比较研究[J].作物杂志,2004,2,20-22. [37]杨光, 冷锁虎, 左青松等.不同氮水平下冬油菜各枝序结角高度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25(2),29-31. [38]张荣铣,陆巍,许晓明等.光合作用与高光效生理育种[M]:匡廷云主编,作物光能利用效率与调控,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88-316. [39]官春云, 王国槐, 赵均田. 油菜生态特性研究[J].1. 油菜(Brassica napus L. )对温度和日长反应的初步研究.作物学报, 1985, 11(2): 115- 120. [40]刘晓伟.冬油菜养分吸收规律及不同养分效率品质特征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1]李强,叶正华,马国兰等.新疆旱寒区不同施氮量、密度对冬油菜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新疆农业科学,2013,50(9):1583-1590. [42]吴丽军,孙小凤,张荣等.春油菜干物质积累与硒的吸收、累积及分配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3):141-145. [43]戴敬,徐俊兵,喻义珠等.冬油菜春后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1):77-80. [44]廖桂平, 官春云. 甘蓝型冬油菜( Brassica napus L. )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移的特性研究[J].作物学报, 2002, 28( 1 ): 52- 58. [45]张敏,陶诗顺,黄露等.甘蓝型杂交油菜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其与产量关系研究[J].中国种业,2009,(11):51-54. [46]汪宝卿, 曹宏鑫, 张春雷.长江中游冬油菜群体干物质和叶面积模拟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 (6): 27-30. [47]戴敬, 郑伟, 喻义珠等.油菜花后光合面积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23(2): 19-22. [48]李强,叶正华,马国兰等.新疆旱寒区不同施氮量、密度对冬油菜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3,50(9):1583-1590. [49] 张耀文,赵小光,田建华等.甘蓝型油菜两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光合特性的比较[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 [50]张耀文,王竹云,田建华等. 甘蓝型油菜同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光合特性[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03:249-255. [51]张耀文,赵小光,田建华等. 甘蓝型油菜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8:49-57. [52]冷锁虎, 左青松, 戴敬等.油菜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38-44,48. [53]冷锁虎, 唐瑶, 李秋兰等.油菜的源库关系研究Ⅰ角果大小对油菜后期源库的调节[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3)37-40. [54]胡会庆,刘安国,王维金.油菜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5):430-434. [55]巨霞.不同类型油菜品种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7),31-35. [56]赵小光,张耀文,田建华等.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净光合速率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3(4):9-12. [57]张耀文,王竹云,李殿荣等.甘蓝型油菜角果光合日变化特性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5):174-180. [58]周可金, 肖文娜, 官春云.不同油菜品种角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3),316-321. [59]梁颖 李加纳 唐章林等.油菜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联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3):244-247. [60]李俊,袁金展,官春云等.油菜角果光合衰退的生理特征初步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35( 6): 644-649. [61]罗华, 宋涛, 刘辉等.种有机肥对油菜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7):189-193 [62] 李岚涛,刘波,鲁剑巍.冬油菜叶片SPAD 的时空分布和氮素诊断的叶位选择[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36( 1) : 76-83. [63]范志强、余霞、王军.不同光强对油菜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26-27,39. [64]周晓冬,常义军,吴洪生等.甘蓝型油菜开花期SPAD 值、叶绿素含量与氮素含量叶位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J].土 壤, 2011, 43(1): 152-152. [65]周可金, 肖文娜, 官春云.不同油菜品种角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 31( 3): 316 – 321. [66]王小娟,宋海星,官春云等.不同供氮水平下油菜根系的反应差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6):592-597. [67]张瑛,丁广大,蔡红梅等.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根系形态构型和产量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33(4):25-32 [68]胡承伟,张学昆,邹锡玲等.PEG 模拟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的根系特性与抗旱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35( 1): 4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