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耿文娟, 冯贝贝, 梅轩, 等. 野生欧洲李种子萌发特性[J]. 经济林研究, 2017, 35(1):20-25. | 
																													
																						| [2] | 耿文娟, 杨磊, 刁永强, 等. 野生欧洲李花粉特性研究初报[J]. 园艺学报, 2010, 37(增刊):2081. | 
																													
																						| [3] | 周龙, CAROLYN D B, JOHN E P. 美国加州西梅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果树, 2014(4):82-84. | 
																													
																						| [4] | REYNDERS A S, GRELLET F.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ibosomal DNA Units in two related Prunus species (P.cerasifera and P.spinosa L.)[J]. Plant cell report, 1994, 13(11):641-646. | 
																													
																						| [5] | 王久照, 姜继元, 兖攀. 新疆西梅栽培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技, 2020(6):15-18. | 
																													
																						| [6] | 努尔曼·阿不拉, 阿依古丽·铁木儿, 买迪尼叶提·阿布来孜, 等. 不同西梅品种果实品质比较试验[J]. 农村科技, 2015(12):62-64. | 
																													
																						| [7] | 冯贝贝, 魏雅君, 耿文娟, 等. 欧洲李枝叶生长与果实发育动态相关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4):53-6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7040087
 | 
																													
																						| [8] | 古丽扎尔·阿布力米提. 新疆和硕地区欧洲李防冻技术[J]. 北京农业, 2015(10):50-51. | 
																													
																						| [9] | 丛晓明. 近40a青海高原主要气象灾害对ENSO的响应[D]. 西宁: 青海师范大学, 2012. | 
																													
																						| [10] | 桑婧, 郝璐. 近30年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典型场时空格局分异特征[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8, 26(9):1302-1314. | 
																													
																						| [11] | 史培军, 应卓蓉. 中国气象灾害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6):747-753. | 
																													
																						| [12] | 孙智辉, 马远飞, 高志斌, 等. 洛川苹果花期冻害气候特征及人工防霜可行性探讨[J]. 农学学报, 2015, 5(11):109-112. | 
																													
																						| [13] | 高懋芳, 邱建军, 刘三超, 等. 我国低温冷冻害的发生规律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08, 16(5):1167-1172. | 
																													
																						| [14] | 吉春容, 邹陈, 陈丛敏, 等. 巴旦杏越冬冻害气象指标[J]. 气象科技, 2013, 41(1):202-206. | 
																													
																						| [15] | 张勇, 屈振江, 刘跃峰, 等. 气候变化对不同产区苹果安全越冬的可能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88-9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141
 | 
																													
																						| [16] | 吉志红, 刘晓迎, 张燕燕, 等. 三门峡红富士苹果始花期预测模型研究[J]. 农学学报, 2022, 12(8):81-86.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1-0102
 | 
																													
																						| [17] | 张郎郎, 张洁, 吕虹霖, 等. 欧洲李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J]. 果树学报, 2022, 39(10):1945-1953. | 
																													
																						| [18] | 国家气象局.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3:131-164. | 
																													
																						| [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4816—2017倒春寒气象指标[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 
																													
																						| [20] | 李疆, 刘玲, 李芳, 等. 干寒区桃树的冻害分析及防寒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6(3):43-46. | 
																													
																						| [21] | 吉春容, 邹陈, 陈丛敏, 等. 新疆特色林果冻害研究概述[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 5(4):1-4. | 
																													
																						| [22] | 李闯. 欧洲李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 [23] | 中国气象局. QX/T 88—2008,作物霜冻害等级行业标准[S].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8. | 
																													
																						| [24] | 邓西民, 韩振海, 李绍华, 等. 果树生物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4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