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28): 111-121.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5-0042
杨笑楠1(), 赵国瑞1, 赵玲玲2, 胡静波2, 王嘉乐2, 杜娇1, 刘国顺1, 刘战卿2, 陈冲2(
), 张松涛1(
)
收稿日期:
2025-01-07
修回日期:
2025-06-03
出版日期:
2025-10-05
发布日期:
2025-10-10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杨笑楠,男,2003年出生,河北衡水人,本科,研究方向:植烟土壤保育。通信地址:450046 河南郑州金水区平安大道218号 河南农业大学,E-mail:nan558620@163.com。
基金资助:
YANG Xiaonan1(), ZHAO Guorui1, ZHAO Lingling2, HU Jingbo2, WANG Jiale2, DU Jiao1, LIU Guoshun1, LIU Zhanqing2, CHEN Chong2(
), ZHANG Songtao1(
)
Received:
2025-01-07
Revised:
2025-06-03
Published:
2025-10-05
Online:
2025-10-10
摘要:
为系统梳理2004—2023年可溶性有机碳研究的发展动态、热点演变及前沿方向,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系统检索并筛选2004—2023年发表的3003篇相关文献。使用VOSviewer、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工具,构建涵盖发文国家、机构、关键词等维度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发现,可溶性有机碳主题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中国科学院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科研机构。中美两国主导全球研究产出(美国748篇,中国556篇),并形成密切国际合作网络。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农业土壤和环境保护,研究范畴从土壤环境拓展至河流、湖泊、海洋等水生系统,并日益关注气候变化影响和生物可利用性等关键议题。本研究系统揭示了可溶性有机碳研究的核心力量、热点主题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关键文献,可为厘清该领域研究脉络、识别未来方向提供计量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杨笑楠, 赵国瑞, 赵玲玲, 胡静波, 王嘉乐, 杜娇, 刘国顺, 刘战卿, 陈冲, 张松涛.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可溶性有机碳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8): 111-121.
YANG Xiaonan, ZHAO Guorui, ZHAO Lingling, HU Jingbo, WANG Jiale, DU Jiao, LIU Guoshun, LIU Zhanqing, CHEN Chong, ZHANG Songtao. Knowledge Map Analysi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Research Based on Bibliometric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28): 111-121.
序号 | 国家/地区 | 发文量/篇 | 中介中心性 | 篇均被引频次/次 |
---|---|---|---|---|
1 | 美国 | 748 | 0.36 | 32 |
2 | 中国 | 556 | 0.24 | 20 |
3 | 加拿大 | 274 | 0.06 | 29 |
4 | 英国 | 218 | 0.10 | 42 |
5 | 德国 | 208 | 0.32 | 31 |
6 | 瑞典 | 149 | 0.14 | 30 |
7 | 澳大利亚 | 148 | 0.07 | 34 |
8 | 日本 | 99 | 0.02 | 22 |
9 | 法国 | 97 | 0.20 | 36 |
10 | 西班牙 | 93 | 0.10 | 23 |
序号 | 国家/地区 | 发文量/篇 | 中介中心性 | 篇均被引频次/次 |
---|---|---|---|---|
1 | 美国 | 748 | 0.36 | 32 |
2 | 中国 | 556 | 0.24 | 20 |
3 | 加拿大 | 274 | 0.06 | 29 |
4 | 英国 | 218 | 0.10 | 42 |
5 | 德国 | 208 | 0.32 | 31 |
6 | 瑞典 | 149 | 0.14 | 30 |
7 | 澳大利亚 | 148 | 0.07 | 34 |
8 | 日本 | 99 | 0.02 | 22 |
9 | 法国 | 97 | 0.20 | 36 |
10 | 西班牙 | 93 | 0.10 | 23 |
序号 | 发文机构 | 发文量/篇 | 中介中心性 | 国家/地区 |
---|---|---|---|---|
1 | 中国科学院 | 259 | 0.36 | 中国 |
2 | 美国内政部 | 87 | 0.13 | 美国 |
3 | 亥姆霍兹联合会 | 83 | 0.18 | 德国 |
4 | 加州大学系统 | 82 | 0.18 | 美国 |
5 | 美国地质勘探局 | 80 | 0.10 | 美国 |
6 | 英国生态与水文学中心 | 78 | 0.06 | 英国 |
7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 75 | 0.13 | 美国 |
8 |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 | 63 | 0.05 | 瑞典 |
9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 63 | 0.09 | 法国 |
10 | 班戈大学 | 43 | 0.03 | 英国 |
序号 | 发文机构 | 发文量/篇 | 中介中心性 | 国家/地区 |
---|---|---|---|---|
1 | 中国科学院 | 259 | 0.36 | 中国 |
2 | 美国内政部 | 87 | 0.13 | 美国 |
3 | 亥姆霍兹联合会 | 83 | 0.18 | 德国 |
4 | 加州大学系统 | 82 | 0.18 | 美国 |
5 | 美国地质勘探局 | 80 | 0.10 | 美国 |
6 | 英国生态与水文学中心 | 78 | 0.06 | 英国 |
7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 75 | 0.13 | 美国 |
8 |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 | 63 | 0.05 | 瑞典 |
9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 63 | 0.09 | 法国 |
10 | 班戈大学 | 43 | 0.03 | 英国 |
数据库 | 作者 | 发文数量/篇 | 数据库 | 作者 | 发文数量/篇 |
---|---|---|---|---|---|
CNKI | 杨玉盛 | 17 | WOS | Spencer Robert G M | 25 |
周建斌 | 15 | Laudon Hjalmar | 23 | ||
杨智杰 | 12 | Worrall F | 20 | ||
刘小飞 | 9 | Mcdowell William H | 17 | ||
谢锦升 | 9 | Hansell Dennis A | 16 | ||
司友涛 | 7 | Kang Shichang | 16 | ||
林伟盛 | 7 | Song Changchun | 15 | ||
李太魁 | 6 | Worrall Fred | 13 | ||
熊德成 | 6 | Burt T P | 12 | ||
胡锋 | 6 | Evans Chris D | 12 |
数据库 | 作者 | 发文数量/篇 | 数据库 | 作者 | 发文数量/篇 |
---|---|---|---|---|---|
CNKI | 杨玉盛 | 17 | WOS | Spencer Robert G M | 25 |
周建斌 | 15 | Laudon Hjalmar | 23 | ||
杨智杰 | 12 | Worrall F | 20 | ||
刘小飞 | 9 | Mcdowell William H | 17 | ||
谢锦升 | 9 | Hansell Dennis A | 16 | ||
司友涛 | 7 | Kang Shichang | 16 | ||
林伟盛 | 7 | Song Changchun | 15 | ||
李太魁 | 6 | Worrall Fred | 13 | ||
熊德成 | 6 | Burt T P | 12 | ||
胡锋 | 6 | Evans Chris D | 12 |
[1] |
张东来, 张玲.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J]. 森林工程, 2024, 40(2):10-16.
|
[2] |
|
[3] |
孙盛凯, 刘新坤, 朱旭毅, 等.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迁移淋溶规律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 2022, 50(8):1158-1167.
|
[4] |
|
[5] |
路文涛, 贾志宽, 张鹏, 等.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3):522-528.
|
[6] |
朱玲, 周蓉, 沈玉叶, 等. 稻壳及稻壳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 29(2):242-252.
|
[7] |
|
[8] |
李新悦, 李冰, 王昌全, 等. 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及胞外酶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24, 61(1):235-246.
|
[9] |
贾辉, 赵亚鹏, 符云鹏, 等.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烟草科技, 2020, 53(4):11-19.
|
[10] |
|
[11] |
doi: 10.1038/s41467-017-00759-2 pmid: 28974688 |
[12] |
|
[13] |
宋战锋, 冯召, 许明忠, 等. 不同用量高碳基肥条施对百色烟草产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51(14):151-155.
|
[14] |
|
[15] |
孙超峰.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研究进展[J]. 现代盐化工, 2022, 49(1):25-27.
|
[16] |
王美丽, 李军, 朱兆洲, 等.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0, 29(3):304-310.
|
[17] |
于维水, 王碧胜, 王士超, 等. 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4种典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2):29-34.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赵满兴, 王文强, 周建斌. 温度对土壤吸附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3, 50(4):842-846.
|
[23] |
|
[24] |
任寅榜, 吕茂奎, 江军, 等. 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芒萁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8, 38(7):2288-2298.
|
[25] |
doi: 10.1038/s41598-021-97698-2 pmid: 34548501 |
[26] |
|
[27] |
|
[28] |
|
[29] |
doi: 10.1002/ecy.3763 pmid: 35612376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李力, 陈明茹, 张久红, 等. 外源添加作物秸秆对PAHs污染土壤有机碳矿化和污染物降解的影响[J]. 土壤, 2022(5):1058-1063.
|
[36] |
|
[37] |
|
[38] |
张玉, 吴福忠, 艾灵, 等. 凋落物输入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23(9):2107-2112.
|
[39] |
张小静, 王文颖, 李文全, 等. 高寒草甸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库动态变化格局[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5):623-627.
|
[40] |
周旦, 王欣, 郭小军, 等. 长期有机培肥对红壤有机碳组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36(8):867-877.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李玲, 仇少君, 刘京涛, 等.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5):1407-1414.
|
[47] |
姜静宜, 孙晓新, 王宪伟, 等.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水可溶性有机碳夏秋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9):2413-2420.
doi: 10.13287/j.1001-9332.202309.015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吕学军, 刘庆, 陈印平, 等.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4):505-508.
|
[55] |
吴予彦, 王曼雅, 刘宇博, 等. 湖岸绿化景观树种凋落叶输入对水体可溶性碳、氮、磷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25, 45(4):240-250.
|
[56] |
杨铭, 王红军, 贾利元. 轮耕方式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碳氮组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4(17):246-252.
|
[1] | 卢云峰, 李锐群, 曾润华, 李树忠, 王忠美, 李智海, 贾冬冬. 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计量的香蕉枯萎病研究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149-158. |
[2] | 徐静, 王超, 万小刚, 赵岳, 伍勇.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植物内生真菌学位论文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140-148. |
[3] | 王彦, 刘晓丽, 张怡, 陈宏灏. 基于CiteSpace的葡萄阿小叶蝉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121-127. |
[4] | 王彦, 陈宏灏, 刘晓丽, 马建华.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介壳虫研究进展及趋势[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4): 151-164. |
[5] | 胡明航, 周玉柳, 叶彦辉, 荆澳航, 刘爽, 任世强, 韩艳英. 水肥耦合研究的演进脉络、热点跃迁与未来路径——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解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2): 89-99. |
[6] | 田媛, 李靖思, 张艳华, 姜睿原. 基于CiteSpace的四照花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7): 45-53. |
[7] | 郭媛, 张士芳, 魏丹, 常旭东, 付晓宇, 李海军, 刘应竹, 朱世兵. 基于CiteSpace的东北林蛙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7): 137-143. |
[8] | 周玉柳, 荆澳航, 叶彦辉, 任世强, 韩艳英.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苹果树施肥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6): 108-118. |
[9] | 胡利喆, 张博, 胡丹玲, 戴小枫, 陈捷胤, 孙永伟, 孔志强.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黄芪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4): 137-148. |
[10] | 顾宗丽, 姜春前, 黄兴召, 刘建中, 臧毅明, 白彦锋. 近40 a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研究进展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1): 40-48. |
[11] | 王雨菡, 陈莲, 张培珍, 李高聪, 王振江, 唐翠明, 林森, 罗国庆, 钟建武, 李智毅, 王圆.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根系分泌物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44-154. |
[12] | 刘迪, 施秋萍, 蒋琴杰, 唐鑫, 李黄开媚, 安丰轩, 陈恩海. 基于CiteSpace的杀虫剂对昆虫亚致死效应研究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35-143. |
[13] | 张述伟, 宗营杰, 黄琳丽, 何婷, 刘成洪, 徐红卫, 郭慧敏. 近十年国内外藜麦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145-152. |
[14] | 吴杰, 吴雷, 万能胜, 储茵, 王肖飞, 张俊. 基于CiteSpace的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动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1): 69-77. |
[15] | 叶鸿雁, 赵梓含, 刘春晖, 岳士忠, 王瑞萍.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5): 81-8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