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冬冬, 张军, 葛梦婕, 刘忠红, 朱晓欢, 李春燕. 不同氮肥处理对稻茬晚播小麦‘淮麦36’产量、氮素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1-7. |
[2] |
康云强, 李玲玲, 谢军红, 张健, 杜常亮, ZECHARIAH Effah. 冬油菜在陇中旱农区的适应性及抗风蚀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31-36. |
[3] |
李兴华, 王欢, 张盛, 蔡星星, 周强, 周楠. 氮肥用量与运筹方式对晚籼稻产量及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9): 6-13. |
[4] |
郑本川, 张锦芳, 蒋俊, 崔成, 柴靓, 黄友涛, 周正鉴, 李浩杰, 蒋梁材. 不同熟期“川油”系列甘蓝型油菜品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7-17. |
[5] |
李瑞珍, 严定春. 蜜蜂授粉在油菜生产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129-134. |
[6] |
姚金保, 杨学明, 周淼平, 张鹏. 江苏省小麦参试品种(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15-19. |
[7] |
刘海英, 王增, 徐耀文, 葛晓改, 周本智, 蒋仲龙. 不同林分密度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5): 17-21. |
[8] |
张宝涵, 刘婧怡, 尤晶晶, 左青松. 磷肥用量对滨海盐土油菜光合性状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22-26. |
[9] |
何孟霞, 崔顺立, 郑宝智, 毕志乐, 路随增, 齐丽雅, 李新娜, 刘红, 韩鹏, 王瑾, 刘立峰. 不同花生品种适宜单粒精播密度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23-27. |
[10] |
杨潇湘, 黄小琴, 张蕾, 张重梅, 鲜赟曦, 周西全, 刘勇. 生防菌盾壳霉对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92-98. |
[11] |
许丹阳, 李虹颖, 孙义祥, 邬刚, 王家宝, 袁嫚嫚, 王佩旋, 张祥明, 束孝海. 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1-5. |
[12] |
郎漫, 袁晓航, 李平. 不同施氮水平对农田黑土净氮转化速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93-100. |
[13] |
毛思帅, 李仁崑, 周继华, 王俊英. 种植密度对北方设施叶用甘薯茎尖、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3-18. |
[14] |
王红林, 左艳春, 严旭, 周晓康, 寇晶, 邓武明, 肖蔹, 宋稀, 代兵兵, 余青青, 杜周和. 6个双低油菜品系饲用性能比较及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134-142. |
[15] |
蒋琪, 陈少杰. 宁波市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