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瑞英, 赵培荣, 刘宏金, 张雷, 郭晓宇. 可降解地膜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37-41. |
[2] |
蒋仕华, 池再香, 曾晓珊, 杨秀勋, 莫庆忠, 陈金梅, 雷瑛. 贵州省冬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29-137. |
[3] |
王真, 林团荣, 王伟, 王玉凤, 罗小波, 姚彬. 马铃薯化肥农药双减绿色生产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 51-57. |
[4] |
淳俊, 桑有顺, 陈涛, 冯焱, 李倩, 张庆沛. VDAL、Harpin拌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6-12. |
[5] |
马岳, 张克信, 王发伍, 张强艳, 张艳蕾, 陶妍, 刘慧萍, 刘长仲. 截形叶螨取食对马铃薯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6): 125-131. |
[6] |
张瑞玖, 马恢, 籍立杰, 任德志, 李双东, 张耀辉, 王莉红.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品种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5): 34-39. |
[7] |
柳永强, 胡新元. 旱区马铃薯化肥减量/绿色替代模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5): 85-90. |
[8] |
李玮. 新型除草剂氟咯草酮在青海高原马铃薯田的应用及安全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 149-154. |
[9] |
郑植尹, 王芳.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及解剖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8): 14-24. |
[10] |
白一苇, 张世壮, 王雁楠, 高晓茹, 牛金彪, 何绍贞. 植物组织培养中抗污染培养基新配方的探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6): 89-96. |
[11] |
许国春, 罗文彬, 李华伟, 许泳清, 纪荣昌, 汤浩. 地膜与稻秸覆盖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抑草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4): 13-18. |
[12] |
杨颖, 康兰, 耿新, 陈玉珍, 卢存福. 植物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4): 25-30. |
[13] |
游堂贵, 段艳茹, 张燕, 龚林, 陈玉杰, 和淑琪, 肖家繁, 倪霞, 查宏波, 赵芳, 赵声春, 杨军章. 4种病毒抑制剂对昭通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6): 135-141. |
[14] |
赵光磊, 张雅奎, 吴凌娟, 刁琢, 徐学谱, 梁杰, 董传民. 分期施肥对马铃薯新品种‘兴佳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5): 20-24. |
[15] |
董鲁浩, 李晓慧, 宋语宁, 王贺, 李兴国, 别晓敏. 5-氮杂胞嘧啶核苷降低小麦成熟胚再生频率[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 2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