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宝涵, 刘婧怡, 尤晶晶, 左青松. 磷肥用量对滨海盐土油菜光合性状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22-26. |
[2] |
郭东, 洪栎, 张梦蝶, 周可金. 不同浸种剂对稻草还田条件下油菜发芽出苗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4): 11-17. |
[3] |
柴冠群, 刘桂华, 罗沐欣键, 秦松, 范成五. 硒肥与钝化材料组配对土壤Cd钝化及稻米Cd消减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2): 102-107. |
[4] |
张锦滨, 王晓云, 孟圆, 孙玉香, 马洪波. 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效益、磷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2): 96-101. |
[5] |
聂良鹏, 郭利伟, 郑春风, 吕玉虎, 张梦, 李本银, 潘兹亮, 李杰. 种植翻压紫云英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7): 65-69. |
[6] |
纪力, 邵文奇, 陈富平, 董青君, 章安康. 连年规模稻鸭共养对稻田土壤性状、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3): 1-7. |
[7] |
邢东建, 杨卫君, 贺佳琪, 魏海鹏, 贾永红, 惠超, 李永昊. 减磷加炭对北疆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1): 39-44. |
[8] |
王园园, 张红香, 金成吉, 穆春生. 磷肥对紫花苜蓿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概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5): 72-77. |
[9] |
王宁, 李继光, 娄翼来, 王义东, 李忠芳, 宋吉青, 张晓军. 作物根系形态对施肥措施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 53-58. |
[10] |
蔺飞阳, 王利明, 许秀春, 杜艾芳, 孟凡乔. 华北地区冬小麦生产中磷素利用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 23-29. |
[11] |
郑梅迎, 张继光, 程森, 朱启法, 薛琳, 黄仲江, 董玉兵, 王生才, 肖艳松, 蔡宪杰.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6): 13-21. |
[12] |
刘子琪, 牛世伟. 磷肥与土壤类型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3): 6-10. |
[13] |
王现洁, 梁嘉伟, 廖新荣, 王荣萍, 梁雄才, 李淑仪. 华南地区主要蔬菜磷钾肥料利用率研究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 49-55. |
[14] |
怀宝东, 隋文志, 田艳洪, 徐飞, 李佩然, 隋新, 闫凤超, 李佩珊. 基于纳米碳添加的减量施肥模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 6-13. |
[15] |
李楠,冀宏杰,张怀志,田昌玉. 华北麦玉轮作农田减量统筹施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2): 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