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端香, 王莲英. AM真菌对菌根化牡丹组培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 53-58. |
[2] |
孙子欣, 蔡柏岩. AMF促进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生理机制及对土壤硫素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2): 49-54. |
[3] |
高翔, 范晓旭, 张淑贞, 宋福强. 除草剂施用对农田丛枝菌根(AM)真菌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7): 129-134. |
[4] |
鲁珊珊,陈乒乒,刘 微,杨 艳,肖家欣. 干旱胁迫条件下AM真菌对蓝莓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5): 31-35. |
[5] |
崔晓莹,蔡柏岩. AM真菌对连作障碍土壤中放线菌菌群多样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7): 100-105. |
[6] |
孙海冰,蔡柏岩. AM真菌对植物防御性蛋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1): 13-17. |
[7] |
梁锐婷,魏丽娜,接伟光,李亮,蔡柏岩. 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连作大豆苗期根系AM真菌菌群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 18-26. |
[8] |
李新川,盛建东,李桂真,刘文惠. 谢家沟不同类型草地AM 真菌侵染状况与 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 87-92. |
[9] |
陈鑫珠. 不同混合比例对葛藤甘蔗稍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 138-141. |
[10] |
宋福强,范晓旭,常 伟,李季泽,吴 奇,周子鑫,贾婷婷. 苜蓿菌根对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及酶活性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0): 182-187. |
[11] |
王 辰,宋福强,孔祥仕,李季泽. 阿特拉津残留对黑土农田中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 174-180. |
[12] |
郭绍霞 徐丽娟 李敏. AM真菌对牡丹实生苗耐盐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4): 123-129. |
[13] |
王庆,贺学礼,陈铁山. 葛藤根区AM真菌定殖率及孢子密度周年性变化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3): 222-224. |
[14] |
尹宝重,刘雪静,高 峰,甄文超,. 不同AM真菌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6): 173-176. |
[15] |
贺学礼,李君,贺超. AM真菌与施N量对丹参幼苗化学成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4): 182-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