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专题

  • 图片丢失啦 油料作物

    以《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刊载有关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的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等组成本专题,以便读者阅读、下载和订阅(按Email Alert订阅。目前我们已经开通免费Alert服务,用户可按自己的需求免费获取最新目录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云南油菜高产创建技术集成及效益分析
    杨玉珠 段海春 杨卫国 张晓兰 吴桂仙 杨腊梅 王勤 田文伟
    农学学报    2012, 2 (1): 8-11.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486  
    摘要 + 6457 )      PDF ( 512KB )( 1919 )   

    在项目区确定适合用种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油菜生产中播种量大、田间管理成本高、化肥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集成了免(少)耕栽培、机开沟、适期精量播种、一次间定苗、简化高效施肥、统一管理培育壮苗、机械联防蚜虫等为一体的高效生产综合技术集成。筛选出一系列早熟、优质、高产且耐旱性强的油菜品种‘云油杂2号’、‘云花油9号’,在云南省油菜产区和周边类似云南省气候的早熟油菜产区推广应用,带动了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高产创建样板面积680 hm2,平均单产3478.5 kg/hm2,比非示范区增545.1 kg/hm2,增18.6%,新增总产量37.07万kg,新增产值185.33万元;节支费用825元/hm2,总节支费用56.1万元,节本增效总额241.43万元,辐射带动大面积油菜产量均衡增产150~225 kg/hm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火龙果与大豆间作的效应分析
    匡石滋,田世尧,段冬洋,凡 超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 (25): 128-13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30138  
    摘要 + 3163 )      PDF ( 483KB )( 385 )   
    为给火龙果园合理间作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皮红肉型火龙果间种大豆‘毛豆5 号’和‘华夏3 号’,研究果豆间作模式对主要生态因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豆间作可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容重比对照处理降低了5.07%~7.97%,总孔隙度提高了5.51%~8.66%,土壤含水量增加了56.40%~59.66%;果豆间作可提高土壤有机质36.61%~42.62%、全氮75.67%~77.03%、碱解氮48.57%~ 61.92%、速效钾81.64%~103.12%,有效磷含量降低了31.89%~35.99%;果豆间作有效改善了果园微生态环境,气温和地表温度分别降低2℃和3℃左右,相对湿度提高4%~6%;果豆间作栽培模式总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间作优势,明显提高火龙果园的经济效益,纯收入增加17.86%~24.93%。
    晋南夏播花生田2种除草剂药效试验
    程麦凤 党建友 连晋 屈会选
    农学学报    2011, 1 (9): 30-33.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512  
    摘要 + 2605 )      PDF ( 1157KB )( 1925 )   

    为了明确88%乙草胺EC和15%精喹禾灵EC两种除草剂在晋南夏播花生田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除草剂在花生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喷施试验。结果表明:15%精喹禾灵EC药剂选用450 g/hm2剂量,88%乙草胺EC选用1500 g/hm2可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结果为合理利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

    大豆实验室PEG6000模拟干旱体系的建立
    杨剑平,陈学珍,王文平,李杨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9 (3): 65-6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30365  
    摘要 + 2177 )      PDF ( 232964KB )( 865 )   
    本实验以北京广泛种植的三个大豆品种:早熟18、中作95-888M3、中作95-888M3绿粒变异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在5%、10%、15%、20%、25% PEG6000渗透胁迫下大豆植株体内NR、CAT、POD活性,以及chl、游离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PEG6000渗透胁迫处理下,各生理指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室模拟干旱处理的最佳PEG6000浓度为15%。
    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毕振方 杨富军 闫萌萌 王月福 赵长星 王铭伦
    农学学报    2011, 1 (7): 6-10.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410  
    摘要 + 2114 )      PDF ( 967KB )( 2462 )   

    为了揭示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选择花生品种‘青花5号’为材料,对不同追肥时期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针期追肥可提高花生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在3以上所持续的时间达到30天以上;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单株结果数显著增加3.5个,果重提高9.7%,从而使花生的经济产量提高9.33%。在花生生产上花针期追肥可作为提高产量的一项技术。

    42%噁草酮.乙草胺EC对花生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
    刘祥英 周小毛 邬腊梅 杨彬
    农学学报    2011, 1 (2): 15-18.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150  
    摘要 + 2111 )      PDF ( 1157KB )( 1976 )   

    为明确42%噁草酮?乙草胺EC对花生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田间使用剂量及施药技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噁草酮?乙草胺EC对花 生田一年生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在试验剂量下对花生安全,适宜的施用剂量为810~1080 g a.i./hm2,兑水600 L/hm2。施药适期为花生播 后苗前,施药方法为土壤喷雾处理,药后20天的株防效为91.7%~93.2%,药后40天的株防效为85.7%~87.7%、鲜重防效为82.1%~84.4%。42%噁草酮 ?乙草胺EC是防除花生田一年生杂草的优良除草剂。

    花生SSR-PCR体系的优化
    张 发,万勇善,刘风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4): 37-4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5645  
    摘要 + 2019 )      PDF ( 492437KB )( 1088 )   
    以花生品种丰花3号为材料,研究了花生SSR技术中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对SSR 扩增效果的影响及不同引物的退火温度。结果表明dNTP 对扩增影响较大,每对引物都有其扩增适合的退火温度。确立了适合花生SSR 分子标记研究的优化体系。最终确定总反应体系为20 μl,其中25 mM MgCl2 1.5 μl,2.5 mM dNTP 1.6 μl,5 U/μl Taq 酶 0.17 μl,100 ng/μl模板DNA 0.4 μl,2.5 mM 引物 5 μl。优化后的扩增程序退火温度为54℃。
    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罗中伟,甄志高,段 莹,王晓林,赵晓环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7): 173-17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507173  
    摘要 + 1987 )      PDF ( 441463KB )( 683 )   
    设计5种种植密度和4种施肥水平下,对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对远杂9102产量和叶面积指数影响不同,远杂9102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8.0万株/hm2,最佳施肥水平187.5 kg /hm2施磷酸二氢氨。
    烤烟大麦花生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许大方,李 彰,王行, 王丛龙,马京民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2): 81-8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50281  
    摘要 + 1978 )      PDF ( 992148KB )( 681 )   
    介绍了以烤烟为主,烤烟、大麦和花生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栽培注意事项;并对该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下烟农净收入可达29250元/hm2以上,比单作烟叶增收11250元/hm2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大豆不同垄向栽培增产效果研究初探
    申晓慧 刘婧琪 姜成 赵桂范 张敬涛
    农学学报    2011, 1 (6): 8-11.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352  
    摘要 + 1965 )      PDF ( 984KB )( 1696 )   

    为了探明不同垄向方位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通过对东-西垄向、南-北垄向、西南-东北垄向、东南-西北垄向耕作条件下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不同垄向栽培叶面积指数花期各处理均在7.0以上,结荚期西南-东北垄向的叶面积指数最高为6.52,干物质积累花期时西南-东北垄向最高为18.38 g,结荚期西南-东北垄向最高为30.98 g,叶绿素含量变化差异不明显,西南-东北垄向的产量最高为2746.0 kg/hm2,较其他垄向平均增产22.51 kg/hm2。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西南-东北垄向栽培方式对大豆高产的获得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广西主要杂交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梁 江,冯兰舒,陈 渊,韦清源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12): 139-13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612139  
    摘要 + 1960 )     
    对1981~2005年间广西杂交育成的大豆品种及有代表性的杂交育成品系进行了亲本来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共祖先度方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这17个大豆品种(系)共涉及25个原始亲本,其中广西地方品种8个,外省品种14个,外国品种3个,平均每个品种含有2.9个原始亲本。大多数亲本只衍生一个品种,衍生品种最多的亲本为“靖西早黄豆”(7个),其次为“北京豆”(6个)、“平果豆”、“杂交混选”和“矮脚早”均为3个,“青仁乌”和“玉林大豆”均衍生2个品种。杂交方式以单交为主,17个杂交育成品种中,采用单交方式杂交选育的有16个,仅有1个为复合杂交育成。祖先度分析阐明了原始亲本和杂交育成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可为育种提供参考。
    转基因大豆在中国发生基因漂移的风险性
    皇甫超河,杨殿林,王志勇,张永生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2): 139-14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0802  
    摘要 + 1940 )      PDF ( 337451KB )( 917 )   
    随着越来越多转基因作物的出现,外源基因对普通栽培种和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污染以及通过自然杂交发生基因漂移的可能性都在增加。转基因大豆作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2007年占据了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1%。我国野生大豆的种质资源丰富,且每年都要大量引入转基因大豆,这必将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风险。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大豆在我国发生基因逃逸并与野生近缘种杂交的可能性以及杂交后可能的生态效应,并提出了今后应开展工作的方向,以期为我国转基因大豆管理提供依据。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测定
    张淑珍,徐鹏飞,武小霞,赵孝武,张大勇,姜振峰,李文滨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3): 252-25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503252  
    摘要 + 1933 )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原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毒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用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切根苗进行了毒素生物活性及最佳浓度的测定、筛选。结果表明:毒素的提取采取弱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比较理想,尤其是用乙醚萃取;用稀释100×浓度的毒素处理抗感不同的大豆品种的切根苗可以产生与病原菌下胚轴接种法相同的症状,同时也证明该毒素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晋南夏播油葵杂交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樊云茜 杨海峰 段学艳 卫玲 周安定
    农学学报    2011, 1 (9): 22-25.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557  
    摘要 + 1917 )      PDF ( 1039KB )( 1571 )   

    为了弄清在晋南复播条件下油葵杂交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及相关程度,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支持,对15个油葵杂交种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及通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单盘粒数、单盘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倒伏率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单盘粒数和单盘粒重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影响产量,茎粗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产量,株高和倒伏率通过综合效应影响产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随株高和单盘粒数的增加,产量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当株高172.1~176.8 cm,单盘粒数1352~1428粒时,产量达到最大值。故此认为在新品种选育中应通过对单盘粒重、单盘粒数等一些直观的性状的选育达到选育高产的目的。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的途径
    王 瑞,李加纳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1): 43-4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143  
    摘要 + 1898 )      PDF ( 150420KB )( 729 )   
    甘蓝型油菜雄性完全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甘蓝型油菜雄性完全不育保持的途径和方法,并对此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探索方向进行了展望。
    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
    高阳,段爱旺,刘祖贵,孙景生,陈金平,王和洲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 214-22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1013  
    摘要 + 1889 )      PDF ( 852899KB )( 816 )   
    玉米/大豆间作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种植模式。本文通过2个生长季的大田试验,研究了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播后第79d以前),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生育后期,玉米/大豆1:3间作模式下(I1处理)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高于单作玉米,达到极显著水平;玉米/大豆2:3间作模式下(I2处理)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高于单作玉米,达到显著水平,1:3和2:3间作模式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也存在显著差异。生育期内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的单株干物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了单作和间作条件下玉米和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动态,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于边际效应的影响,间作群体内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单作。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明显。间作玉米的干物质转换率高于单作,单作大豆的转换率高于间作。I1和I2处理间作总籽粒产量比单作玉米的籽粒产量增加约6%,比单作大豆的籽粒产量增加约320%。
    蓖麻毒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毒理作用研究
    曾佑炜 宋光泉 彭永宏 徐杰 梁关生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4): 23-2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423  
    摘要 + 1888 )      PDF ( 751416KB )( 855 )   
    经(NH4)2SO4沉淀, 分子筛层析和亲和层析等处理,从去壳蓖麻籽中分离纯化得到蓖麻毒蛋白, 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32kDa和34kDa两条蛋白带, 证明该蓖麻毒蛋白已被纯化至均一。 用等电聚焦法测出该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为pI 6.1和pI6.7。 高效液相色谱测出该蓖麻毒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有五个峰, 表明蓖麻毒蛋白可能存在五个不同的多聚态。 动物实验表明该蓖麻毒蛋白对小白鼠有较强的毒性,但对斜纹夜蛾幼虫无毒杀作用。
    甜菜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孙亚卿,邵金旺,张少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4): 27-2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70427  
    摘要 + 1877 )      PDF ( 173080KB )( 620 )   
    甜菜基因工程是目前甜菜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目前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和转基因技术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甜菜新品种(系)。从植物基因工程在甜菜中的应用、转基因研究方法、安全性评价等几个方面对甜菜基因工程研究的近期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转基因甜菜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展望。
    不同类型花生嫁接对植株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铭伦
    农学学报    2012, 2 (10): 5-8.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2-xb0230  
    摘要 + 1874 )      PDF ( 1122KB )( 1305 )   

    通过研究花生嫁接后幼苗长势的变化,探讨选择适宜的接穗和砧木提高幼苗素质的可行性。以普通型(‘青花5号’)和珍珠豆型(‘青花6号’)2个类型花生品种为材料,采用合接法,研究了嫁接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花生自嫁接和相互嫁接均可影响植株幼苗生长。‘青花5号’和‘青花6号’自嫁接的嫁接成活后幼苗生长缓慢,干物质积累减少,长势不及实生苗,随幼苗生长,形态差异渐不显著,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但根系活力下降;以‘青花5号’为接穗、‘青花6号’为砧木,嫁接苗叶面积增大、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有利于花生幼苗生长;‘青花6号’接穗、‘青花5号’为砧木,嫁接不利于花生幼苗生长。不同类型花生自嫁接幼苗生长不及实生苗,相互嫁接地上部生长主要取决于接穗品种的长势,根系活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砧木品种的根系活力。

    中国北方地区花生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杨海棠 王伟 马东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4): 169-16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4169  
    摘要 + 1865 )      PDF ( 521837KB )( 852 )   
    花生属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少数作物,其栽培条件对其产量影响尤为显著。花生新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占20%—30%左右,而栽培技术对产量的贡献率达70%左右。随着种植制度的变革和市场发展的需求,花生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总结了近50年来北方区花生栽培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目的在于为花生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