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钰, 陈斌, 肖关丽. 云南哈尼族地方水稻‘月亮谷’对褐飞虱取食危害的生理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9): 123-129. |
[2] |
王子豪, 柳荦, 唐安琪, 买占海, 王金泉, 胡燕. 伊犁马长途运输应激血液生理、生化及激素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5): 96-103. |
[3] |
尹文书, 陈海燕, 李梅, 宋致书, 杨再学. 黔中地区气候变化对鼠类灾变规律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6): 100-105. |
[4] |
王霞, 袁旭东, 周洪艳, 张承伦, 彭杰, 彭建军, 邓亚平, 黄飘逸, 高红梅, 孙念.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种群数量初步调查及地理分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9): 44-47. |
[5] |
李祥科,张洪芬. 黄土高原冬季日照时数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1): 72-75. |
[6] |
张宁,谭亲跃,张戈风. 温室地上环境因子模型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 93-99. |
[7] |
张红妮,周忠文,车向军. 西峰黄土高原冬季平均气温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0): 95-98. |
[8] |
石美娟,窦彦鑫,任哲斌,王芸芸,何美美,杨萍. 滴灌条件下富士苹果树茎流速率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0): 58-65. |
[9] |
梅增霞,李建庆,张智涛. 危害白蜡树云斑天牛种群不同虫态的数量动态和频次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8): 142-145. |
[10] |
邓 飞,倪 深,陈红旗,王跃星,胡国文,王孔俭,李素佳,朱旭东. 水稻改良品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 16-21. |
[11] |
梅增霞,李建庆,张智涛. 杨树云斑白条天牛不同虫态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及频次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4): 190-193. |
[12] |
胡晓航,周建朝. 施肥对甜菜生长季中黑土氮素时空变异特征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1): 217-227. |
[13] |
裘丽萍,李志波,宋超,张聪,郑尧,孙博,陈家长. 罗非鱼池塘养殖周期沉积物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9): 23-27. |
[14] |
李全平,朱宝文,高君元,祁栋林. 高寒冷凉地区日光温室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与预报[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2): 236-242. |
[15] |
唐广田,邹丽霞,谭宗琨,何 燕. 湘桂走廊褐飞虱灾变性迁入路径及虫源地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4): 126-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