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Vol. 36 ›› Issue (31): 92-9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191100807
所属专题: 水稻
杨春林1(), 李洪浩2, 牟成君3, 杨子威1, 邓劲梅4
Yang Chunlin1(), Li Honghao2, Mu Chengjun3, Yang Ziwei1, Deng Jingmei4
摘要:
旨在为乐山稻区稻水象甲的检疫防控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危害规律,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成虫危害程度与幼虫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乐山地区1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迁入稻田时期不一致,且其产卵期长,幼虫发育、化蛹和羽化时期极不整齐,各虫态交叉现象明显。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离稻田10 m范围内的坡地和树荫下0~5 cm浅土中,其中树荫下的越冬虫量最大。开春后平均温度达12℃以上,越冬成虫逐渐复苏并取食周边寄主。调查表明,乐山地区共有5个县(区)发生稻水象甲疫情,涉及乡镇73个,发生面积约8000 hm2。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