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春林, 王福祥, 吴立峰, 等.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图鉴[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140-141. | 
																													
																						| [2] | 蔡明, 邢岩, 赵铁成, 等. 2000 年稻水象甲大发生原因及控制对策[J]. 辽宁农业科学, 2000(5):36-37. | 
																													
																						| [3] | Lupi D, Jucker C, Rocco A,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the rice water weevil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in Italy:eleven-year invasion[J]. EPPO Bulletin, 2015,45(1):123-127. | 
																													
																						| [4] | 邱良妙, 魏辉, 傅建炜, 等. 福建省稻水象甲分布与发生规律研究[J] . 福建农业学报, 2007,22(2):172-175. | 
																													
																						| [5] | 刘刚.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制定2015年稻水象甲控防技术方案[J]. 农药市场信息, 2015,22(10):50. | 
																													
																						| [6] | 何春兰, 何军. 稻水象甲普查与防控技术措施[J]. 四川农业科技, 2013(9):40-41. | 
																													
																						| [7] | 丁新华, 李超, 王小武, 等. 稻水象甲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及适生性研究[J]. 生物安全学报, 2019,28(2):116-120. | 
																													
																						| [8] | 刘虹伶, 刘旭, 蒲德强, 等. 四川省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27(6):2723-2725. | 
																													
																						| [9] | 贺华良, 胡岩, 叶波, 等. 湖南省稻水象甲的遗传多样性及入侵扩散特点[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44(6):613-619. | 
																													
																						| [10] | 岑定浩, 陈宇博, 蒋琪. 不同早稻育秧方式对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为害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59(12):2208-2211. | 
																													
																						| [11] | 毛红彦, 黄华. 稻水象甲在河南信阳地区的发生及危害情况[J]. 植物检疫, 2018,32(2):49. | 
																													
																						| [12] | 赵永田. 稻水象甲入侵四川的风险分[J]. 植物检疫, 2016,30(6):60-63. | 
																													
																						| [13] | 尹艳琼, 赵雪晴, 李向永, 等. 滇中稻区稻水象甲的卵巢发育及防治[J]. 生物安全学报, 2019,28(1):7-12. | 
																													
																						| [14] | 李俊林, 郑卫峰, 银来灯, 等. 山西省稻水象甲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控措施[J]. 中国植保导刊, 2006,26(12):16-17. | 
																													
																						| [15] | 郭文超, 李晶, 魏振兴, 等. 新疆首次发现水稻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稻水象甲[J]. 新疆农业科学,201l, 48(1):70-74. | 
																													
																						| [16] | 蟾薇, 杨大星, 彭炳富, 等. 贵州稻水象甲越冬场所的初步调查与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39(6):90-93. | 
																													
																						| [17] | 魏焕志, 何剑. 汉中稻区稻水象甲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控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 2017,63(5):60-62. | 
																													
																						| [18] | 关志坚, 丁新华, 付文君, 等. 伊犁河谷地区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迁移规律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4,51(7):1312-1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