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Vol. 38 ›› Issue (34): 52-58.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1206
杨可鑫1,2(), 赵鑫1,2(
), 葛红1,2, 杨树华1, 贾瑞冬1, 寇亚平1
收稿日期:
2021-12-21
修回日期:
2022-05-23
出版日期:
2022-12-05
发布日期:
2022-11-25
通讯作者:
赵鑫
作者简介:
杨可鑫,女,1998年出生,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观赏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通信地址: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实验楼517,Tel:010-82109542,E-mail:基金资助:
YANG Kexin1,2(), ZHAO Xin1,2(
), GE Hong1,2, YANG Shuhua1, JIA Ruidong1, KOU Yaping1
Received:
2021-12-21
Revised:
2022-05-23
Online:
2022-12-05
Published:
2022-11-25
Contact:
ZHAO Xin
摘要:
为解决切花菊设施栽培中施肥过量导致可吸收利用的养分较少且品质不佳的问题,综述切花菊的需肥规律、营养调控研究进展,以及大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的技术对切花菊生长发育的影响。总结出不同切花菊品种在同一生育期或同一器官的养分需求规律相同,但是针对不同栽培基质、土壤或环境,最适需肥配比、需肥量需要调整。按需施肥和配套技术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切花菊品质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需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深入研究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机理及技术;加快形成适用于不同区域的标准施肥体系,以推进切花菊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杨可鑫, 赵鑫, 葛红, 杨树华, 贾瑞冬, 寇亚平. 切花菊营养与肥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52-58.
YANG Kexin, ZHAO Xin, GE Hong, YANG Shuhua, JIA Ruidong, KOU Yaping.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Efficient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Cut Chrysanthemum: Research Progres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2, 38(34): 52-58.
作者 | 年份 | 品种 | 基质 | 营养元素比例(N:P:K) | 参考文献 |
---|---|---|---|---|---|
穆鼎 | 1996 | 春黄 | 草炭:砂子=6:4 | 20:9:18 | [ |
林希昊 | 2006 | 神马 | 热带砖红壤 | 19:11:14 | [ |
姜贝贝 | 2008 | 神马 | 泥炭:椰糠:珍珠岩=2:2:1 | 营养生长期14.3:2.0:8.0,生殖生长期7.1:4.0:12.0 | [ |
王丽媛 | 2014 | 神马 | 泥炭土:珍珠岩=3:1 | 15:15:15 | [ |
作者 | 年份 | 品种 | 基质 | 营养元素比例(N:P:K) | 参考文献 |
---|---|---|---|---|---|
穆鼎 | 1996 | 春黄 | 草炭:砂子=6:4 | 20:9:18 | [ |
林希昊 | 2006 | 神马 | 热带砖红壤 | 19:11:14 | [ |
姜贝贝 | 2008 | 神马 | 泥炭:椰糠:珍珠岩=2:2:1 | 营养生长期14.3:2.0:8.0,生殖生长期7.1:4.0:12.0 | [ |
王丽媛 | 2014 | 神马 | 泥炭土:珍珠岩=3:1 | 15:15:15 | [ |
切花菊品种 | 技术 | 影响 | 参考文献 |
---|---|---|---|
南农极点 | 添加稻草16.5 kg/m2、砻糠7.5 kg/m2、竹叶6 kg/m2 | 土壤铵态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CK有显著提高 | [ |
神马 | 施用控释复合肥(N-P-K=10-15-12) | 控释肥在土壤氮、磷、钾的释放速度从第15 d开始升高,到第60 d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缓 | [ |
神马 | 添加5%沸石+香叶天竺葵 (稀释300倍) | 显著提高切花菊中氮、磷的含量和植株鲜重、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但降低了对钾元素的吸收 | [ |
神马 | 暗管间距4 m,有配套措施 | 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达到最大值 | [ |
神马 | 暗管,1600 kg/hm2稻草还田处理 | 显著提高表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效磷达到最大值 | [ |
意大利红、秋意 | 嫁接到砧木白蒿、黄蒿 | 钙、镁含量均明显提高,白蒿嫁接苗处理的钠、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 [ |
优香 | 采收期进行遮光、降温处理 | 吸磷量显著增加7.1 kg/hm2,对氮和钾的吸收无明显增加,提高了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 | [ |
切花菊品种 | 技术 | 影响 | 参考文献 |
---|---|---|---|
南农极点 | 添加稻草16.5 kg/m2、砻糠7.5 kg/m2、竹叶6 kg/m2 | 土壤铵态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CK有显著提高 | [ |
神马 | 施用控释复合肥(N-P-K=10-15-12) | 控释肥在土壤氮、磷、钾的释放速度从第15 d开始升高,到第60 d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缓 | [ |
神马 | 添加5%沸石+香叶天竺葵 (稀释300倍) | 显著提高切花菊中氮、磷的含量和植株鲜重、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但降低了对钾元素的吸收 | [ |
神马 | 暗管间距4 m,有配套措施 | 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达到最大值 | [ |
神马 | 暗管,1600 kg/hm2稻草还田处理 | 显著提高表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效磷达到最大值 | [ |
意大利红、秋意 | 嫁接到砧木白蒿、黄蒿 | 钙、镁含量均明显提高,白蒿嫁接苗处理的钠、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 [ |
优香 | 采收期进行遮光、降温处理 | 吸磷量显著增加7.1 kg/hm2,对氮和钾的吸收无明显增加,提高了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 | [ |
[1] |
于瑞宁, 马琦, 孙炜, 等. 标准切花菊分枝性状的杂种优势和混合遗传分析[J]. 核农学报, 2020, 34(10):2143-2151.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20.10.2143 |
[2] | 陈亚娇. 切花菊特征特性及实用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 35(6):44,56. |
[3] | 冯秀丽, 王伟东, 杜方, 等. 多头小菊鲜切花标准化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 2018(2):85-87. |
[4] | 孙文松. 出口切花菊关键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 2010(6):120-121. |
[5] | DAVIES F, HE C, CHAU A, et al. Fertiliser application affects susceptibility of chrysanthemum to western flower thrips- abundance and influence on plant growth, photosynthesi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J].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2005, 80(4):403-412. |
[6] | 晓白, 薛建平, 房伟民. 菊花:产业蓄势待发[J]. 中国花卉园艺, 2013(23):28. |
[7] | 史静, 张乃明, 包立. 我国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特征与调控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7):787. |
[8] | 余海英, 李廷轩, 周健民. 典型设施栽培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潜在的环境效应研究[J]. 土壤学报, 2006, 42(4):571. |
[9] | 陈清, 张福锁. 蔬菜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19. |
[10] | 魏莎, 李素艳, 孙向阳, 等. 指数施肥方式对切花菊生长及其土壤性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4):54-58,89. |
[11] |
邹伟, 张晓媛. 土地经营规模对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J]. 资源科学, 2019, 41(7):1240-1249.
doi: 10.18402/resci.2019.07.05 |
[12] | 孙凯. 切花菊‘神马’氮营养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7:1-48. |
[13] | 王轲永, 李春杰, 赵宏伟, 等. 微生物菌剂Super ER·MI对连作切花菊‘优香’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21(5):66-75. |
[14] | 方馨妍, 周杨, 汪燕, 等.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菊花生长及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 43(6):1015-1023. |
[15] | 穆鼎, 李春花. 切花菊优化施肥组合的初步探讨[J]. 土壤肥料, 1996(6):21-23. |
[16] | 王丽媛. 切花菊主要元素的营养效应研究[D]. 广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4. |
[17] | 成春彦, 熊顺贵. 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菊花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S2):93-96. |
[18] | FERNANDES E, REZENDE C, LEANDRO W M, et al. The accumula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cut chrysanthemum (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cv. Jospithoven[J]. Semina ciências agrárias, 2012, 33(S1):2939-2948. |
[19] | 肖敏, 陈清. 切花菊生产中的养分管理[J]. 中国花卉园艺, 2008(20):35-36. |
[20] | 李淼, 赵平, 姜蓉, 等. 四种主栽切花菊品种的养分吸收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5):1394-1401. |
[21] | 马晟. 氮、磷、钾用量及施肥方式对茄子生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8. |
[22] | 林希昊, 李海清, 杨梅, 等. 日本神马切花菊施肥试验研究[A].热带作物产业带减速规划研讨会——其他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论文集[C]. 2006:74-76. |
[23] | 姜贝贝, 房伟民, 陈发棣, 等. 氮磷钾配比对切花菊‘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25(6):692-697. |
[24] | HASSANPOURAGHDAM M B, TABATABAEI S J, AAZAMI M A, et al. Soilless culture production of alecost [Chrysanthemum balsamita (L. ) Baill.]: A preliminary study[J]. Romanian biotechnological letters, 2010, 15(5):5530-5536. |
[25] |
YANG G Z, TANG H Y, NIE Y C, et al. Responses of cotton growth, yield, and biomass to nitrogen split application ratio[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11, 35(3):164-170.
doi: 10.1016/j.eja.2011.06.001 URL |
[26] | 黄明丽, 邓西平, 白登忠. N、P营养对旱地小麦生理过程和产量形成的补偿效应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22(4):74-78. |
[27] | 陆景陵. 植物营养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23-26. |
[28] |
OSKS A, ASLAM M, BOESEL I. Ammonium and acid as regulators of nitrate ruductase in corn roots[J]. Plant physiology, 1997, 59(3):391-394.
doi: 10.1104/pp.59.3.391 URL |
[29] | 惠乾龙, 叶文彬, 郭晋隆, 等. 植物磷匮乏下的根系、代谢和分子响应研究进展[J]. 中国糖料, 2021, 43(3):34-42. |
[30] |
苏文, 刘敬, 王冰, 等. 植物高亲和钾离子转运蛋白HAK功能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8):144.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0-0152 |
[31] | 刘燕. 园林花卉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51. |
[32] | 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36. |
[33] | 刘乡, 刘大会, 杨特武, 等. 氮、钾对盆栽药菊的生长、产量及品质影响[J]. 中药材, 2007(11):1356-1359. |
[34] | 陈有臻. 氮对切花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青海农林科技, 2012(4):1-4. |
[35] | 方庚. 切花菊‘神马’氮营养需求的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
[36] | 杨迎东, 冯秀丽, 胡新颖. 氮营养对切花菊优香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9):142-144. |
[37] | 孙凯. 切花菊‘神马’氮营养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38] | 刘鹏, 陈素梅, 房伟民, 等. 32个切花菊品种的耐低磷特性[J]. 生态学报, 2013, 33(21):6863-6868 |
[39] | XI L, WEN C, SHUANG F, et al. Impacts of strigolactone on shoot branching under phosphate starvation in chrysanthemum (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cv. Jinba)[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5,6. |
[40] | 徐顺莉. 耐低钾切花菊品种筛选及其耐性生理机理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
[41] | SPECTRUM H F.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h on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chrysanthemum cultivars[J]. Hortflora research spectrum, 2013:189-196. |
[42] | 周杨, 方馨妍, 汪燕, 等. 测土配方施肥对菊花苗期生长发育、土壤性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土壤, 2021, 53(1):118-124. |
[43] | 姜蓉, 徐智, 汤利, 等. 设施菊花荷兰多头菊氮磷钾养分吸收累积特征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12:7. |
[44] | 刘新春. 氮营养对切花菊母株插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
[45] |
CHEN L, SU J, STEPHEN G K,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phosphate transporter gene CmPht1;2 facilitated Pi uptake and alternated the metabolic profiles of chrysanthemum under phosphate deficiency[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8, 9:686.
doi: 10.3389/fpls.2018.00686 URL |
[46] | TEODORESCU G. The postharvest quality of chrysanthemum and mineral nutrition effect[J]. Acta horticulturae, 2010(877):1707-1713. |
[47] | 李永明. 铜、锌、硒对药用菊花产量和药效成分的影响[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48] | JAIVENOIS A, NEUMANN G L. The variation, during growth, in concentrations of mineral elements in large-flowered chrysanthemum (Chrysanthemum indicum)[J]. Bulletin de la Societe Royale de Botanique de Belgique, 1982, 115(2):312-324. |
[49] | 孙宪芝, 郑成淑, 张翠华. 干旱胁迫下外源钙对菊花生理生化代谢及观赏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7:305. |
[50] | 孙宪芝, 郭先锋, 郑成淑, 等. 高温胁迫下外源钙对菊花叶片光合机构与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9):1983-1988. |
[51] | 汤菊香, 李广领, 王爱荣, 等. Ca2+和6-BA采前处理对菊花切花保鲜效应初探[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6):48-50,63. |
[52] | 罗丹. 营养元素对银杏幼苗生长及银杏黄酮含量的影响[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53] | 盛蒂. 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性状比较和施肥对菊花产量、品质的影响[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54] | 张瑞福, 颜春荣, 张楠, 等. 微生物肥料研究及其在耕地质量提升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农业科技导, 2013, 15(5):8-16. |
[55] |
杨胜玲, 黄兴成, 刘彦伶, 等. 长期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6):63-6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6.013 |
[56] | 王瑛丽, 闫超超, 姜亚历, 等. 不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49(22):161-163,169. |
[57] | 许竹溦. 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性状及切花菊生长的影响[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58] | 姜蓉, 徐智, 汤利, 等.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设施菊花养分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1(5):910-916. |
[59] | 陈希, 赵爽, 姚建军, 等. 微生物有机肥及杀菌剂对切花菊连作障碍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4):1231-1236. |
[60] |
VEJAN P, KHADIRAN T, ABDULLAH R, et al.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A review on developments, ap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in agriculture[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21, 339:321-334.
doi: 10.1016/j.jconrel.2021.10.003 pmid: 34626724 |
[61] | 陈剑秋, 陈宏坤, 张民, 等. 控释复合肥田间养分释放特征及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累积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4):110-114,120. |
[62] | 黄在范, 郑成淑, 张翠华, 等. 控释肥对土壤有效养分利用率及菊花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10):70-73,76. |
[63] | 张翠华, 郑成淑, 孙霞, 等. 控释肥对菊花土壤有效养分利用率以及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9[C]. 2009:380-384. |
[64] | 宋旭旭. 控释肥对菊花的增产机理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2. |
[65] | 颜冬云, 张民, 蒋新. 控释复合肥对盆栽一串红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04(6):773-777. |
[66] | 魏莎, 李素艳, 孙向阳, 等. 土壤调理剂对连作切花菊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20):206-211. |
[67] | 张凯凯, 赵爽, 陈慧杰, 等. 暗排技术对设施连作土壤改良及切花菊品质的影响[J]. 土壤, 2020, 52(1):139-144. |
[68] | 张凯凯, 陈慧杰, 赵佳淼, 等. 稻草还田对设施切花菊品质及连作土壤养分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6):1032-1037. |
[69] | 房伟民. 嫁接对菊花抗逆性影响及切花菊栽培技术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70] | 李春杰, 姚进明, 刘书辉, 等. 光温调控对切花菊“优香”养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6(3):76-81. |
[1] | 李晓宇. 苇基杏鲍菇栽培及产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51-55. |
[2] | 崔莹莹, 周波, 陈义勇, 刘嘉裕, 黎健龙, 唐颢, 唐劲驰. 广东茶区土壤肥力时空变化分析与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85-95. |
[3] | 王月敏, 柯玉琴, 谢榕榕, 李春英, 李文卿. 喷施微肥对定位施肥烟株成熟期生理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24-30. |
[4] | 张剑, 章明奎, 谢国雄. 浙江省滨海平原土壤中微量元素随利用时间的演变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3): 64-69. |
[5] | 李灿, 陈晓东, 郑卓越, 焦嘉斌, 李强, 张福锁, 谢大森, 何裕志, 张白鸽. 镁和微量矿质元素对黑皮冬瓜外观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4): 49-55. |
[6] | 贾小霞, 齐恩芳, 刘石, 黄伟, 吕和平, 文国宏, 马胜. MS培养基不同成分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8): 25-30. |
[7] | 许亚芳, 王云, 任帅帅, 秦世玉, 赵鹏. 微量元素喷施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2): 10-17. |
[8] | 袁建民, 何璐, 杨晓琼, 许智萍, 孔维喜. 微波消解ICP-OES法同时测定香茅草中11种微量元素[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4): 69-73. |
[9] | 张玉革,王皓然,冯雪,姜勇. 不同使用年限设施土壤DTPA浸提态铜和锌的剖面分异[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3): 105-110. |
[10] | 伍龙梅,李惠芬,张 彬,黄 庆,邹积祥,刘怀珍,陈荣彬. 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超级杂交籼稻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8): 1-6. |
[11] | 孟 菁,孙喜军,吕 爽,王 安,王小荣,王 虎,蔡 苗. 西安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3): 58-65. |
[12] | 张晓虎. 商洛南五味子施肥配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 68-73. |
[13] | 沈明丽,许丽梅,字肖萌,李季芳,张薇,孟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元素[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1): 72-75. |
[14] | 卢珍红,郑玉红,莫锡君,蒋亚莲,周旭红,邹凌,龙江,桂敏. 2种切花菊不同叶位光合特性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7): 60-65. |
[15] | 张凤敏,何伟,吴春雅,戴传超. 共生真菌对豆科植物吸收微量元素的影响及相关机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3): 53-5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