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6): 91-100.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36
收稿日期:
2023-03-17
修回日期:
2023-08-18
出版日期:
2024-02-22
发布日期:
2024-02-2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叶扬,女,1998年出生,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土壤肥力与养分循环。通信地址:832003 新疆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E-mail:yeyang202210@163.com。
基金资助:
YE Yang(), XIANG Guiqin, GUO Xiaowen, MIN Wei, GUO Huijuan(
)
Received:
2023-03-17
Revised:
2023-08-18
Published-:
2024-02-22
Online:
2024-02-22
摘要:
为探究长期咸水灌溉条件下生物炭的施用对于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的调控效应,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在长期咸水(8.04 dS/m)灌溉的基础上,共设3个处理:不施氮肥(N0)、氮肥处理(N360)、生物炭配施氮肥处理(BC)。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与N0处理相比,N360处理显著提高土壤电导率和全氮,但是显著降低土壤pH和速效磷含量;BC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全碳、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N360和BC较N0处理均降低细菌群落Shannon和Simpson指数,N360处理增加Chao 1和ACE指数。土壤优势细菌门主要是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土壤优势菌属主要是亚硝化螺旋菌属、RB41和鞘脂单胞菌属。N360处理增加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但是降低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和热原体菌门相对丰度;BC处理增加放线菌门、硝基螺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降低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相对丰度。LEfSe分析表明,N360和BC处理均会降低土壤细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数量。RDA结果显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相关。氮肥及生物炭配施氮肥可以调控土壤理化性质,从而调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细菌群落可以形成优势物种来适应盐环境。
叶扬, 向贵琴, 郭晓雯, 闵伟, 郭慧娟. 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的调控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91-100.
YE Yang, XIANG Guiqin, GUO Xiaowen, MIN Wei, GUO Huijuan. Regulation Effect of Biochar on Bacterial Community in Cotton Field Soil under Saline Water Drip Irrigation[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6): 91-100.
处理 | 含水量/% | 电导率/(dS/m) | pH | 全碳/(g/kg) | 全氮/(g/kg) | 速效钾/(mg/kg) | 速效磷/(mg/kg) |
---|---|---|---|---|---|---|---|
N0 | 15.13±0.002b | 0.95±0.020c | 7.73±0.026b | 25.42±0.742b | 0.76±0.004c | 180±6.110b | 42.10±0.941a |
N360 | 14.80±0.007b | 1.30±0.001b | 7.48±0.040c | 25.83±0.678b | 0.83±0.0012b | 183±2.309b | 25.44±1.286b |
BC | 17.21±0.004a | 1.52±0.008a | 7.87±0.015a | 31.97±0.546a | 0.87±0.002a | 379±8.185a | 36.03±5.048a |
处理 | 含水量/% | 电导率/(dS/m) | pH | 全碳/(g/kg) | 全氮/(g/kg) | 速效钾/(mg/kg) | 速效磷/(mg/kg) |
---|---|---|---|---|---|---|---|
N0 | 15.13±0.002b | 0.95±0.020c | 7.73±0.026b | 25.42±0.742b | 0.76±0.004c | 180±6.110b | 42.10±0.941a |
N360 | 14.80±0.007b | 1.30±0.001b | 7.48±0.040c | 25.83±0.678b | 0.83±0.0012b | 183±2.309b | 25.44±1.286b |
BC | 17.21±0.004a | 1.52±0.008a | 7.87±0.015a | 31.97±0.546a | 0.87±0.002a | 379±8.185a | 36.03±5.048a |
处理 | Coverage | Shannon指数 | Simpson指数 | Chao 1指数 | ACE指数 |
---|---|---|---|---|---|
N0 | 99.2% | 9.703a | 0.997a | 3288a | 3307a |
N360 | 98.9% | 9.555a | 0.996a | 3382a | 3432a |
BC | 99.1% | 9.579a | 0.996a | 3204a | 3223a |
处理 | Coverage | Shannon指数 | Simpson指数 | Chao 1指数 | ACE指数 |
---|---|---|---|---|---|
N0 | 99.2% | 9.703a | 0.997a | 3288a | 3307a |
N360 | 98.9% | 9.555a | 0.996a | 3382a | 3432a |
BC | 99.1% | 9.579a | 0.996a | 3204a | 3223a |
[1] |
刘赛华, 杨广, 张秋英, 等. 典型荒漠植物梭梭在咸水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J]. 灌溉排水学报, 2020, 39(1):52-60.
|
[2] |
贾咏霖, 屈忠义, 丁艳宏, 等. 不同灌溉方式下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20, 39(8):44-51.
|
[3] |
闵伟, 侯振安, 冶军, 等. 长期咸水滴灌棉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功能多样性[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11):2950-2958.
|
[4] |
王丽渊, 丁松爽, 刘国顺. 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效应研究进展[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3):1-6.
|
[5] |
吴忠东, 王卫华, 张照录, 等. 咸淡组合淋洗对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4, 32(12):1085-1090.
|
[6] |
doi: 10.3389/fmicb.2019.01639 URL |
[7] |
肖颖. 盐分对辽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D]. 沈阳: 沈阳大学, 2016.
|
[8] |
曾维爱, 杨昭玥, 黄洋, 等. 长期连作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共现网络拓扑性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J]. 微生物学报, 2022, 62(6):2403-2416.
|
[9] |
doi: 10.1038/nrmicro.2017.87 pmid: 28824177 |
[10] |
doi: 10.1038/ismej.2014.196 URL |
[11] |
doi: 10.1007/s11356-014-4040-z URL |
[12] |
doi: 10.1007/s11104-009-0050-x URL |
[13] |
荣飞龙, 蔡正午, 覃莎莎, 等. 酸性稻田添加生物炭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基于5年大田试验[J]. 生态学报, 2020, 40(13):4413-4424.
|
[14] |
侯建伟, 邢存芳, 卢志宏, 等. 不同秸秤生物炭对贵州黄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23):4485-4495.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8.23.008 |
[15] |
贺超卉, 董文旭, 胡春胜, 等. 生物质炭对土壤N2O消耗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影响机理[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9, 27(9):1301-1308.
|
[16] |
胡庆兰, 杨凯, 王金贵. 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23, 32(3):429-439.
|
[17] |
|
[18] |
doi: 10.1126/science.1065256 URL |
[19] |
doi: 10.1021/es5021058 URL |
[20] |
doi: 10.1073/pnas.0813417106 URL |
[21] |
周永学, 陈静, 李远, 等. 棉秆还田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2, 43(4):2192-2203.
|
[22] |
杜思垚, 陈静, 刘佳炜. 基于宏基因组学揭示咸水滴灌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3, 44(2):1104-1119.
|
[23] |
郭慧楠. 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21.
|
[24] |
郭晓雯, 陈静, 鲁晓宇, 等.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微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OL]. 环境科学:1-16[2022-09-03].
|
[25]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
|
[26] |
赵林艳, 官会林, 向萍, 等. 白及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38(2):67-74.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1-0757 |
[27] |
张文. 咸水滴灌对棉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16.
|
[28] |
马丽娟, 张慧敏, 侯振安, 等. 长期咸水滴灌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8(12):2797-2807.
|
[29] |
冯棣, 张俊鹏, 孙池涛, 等. 咸水灌溉棉田保证棉花优质高产的土壤盐度指标控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24):87-94.
|
[30] |
doi: 10.1016/j.agwat.2020.106520 URL |
[31] |
王罕博, 张栓堂, 焦艳平, 等. 不同氮肥与矿化度水平微咸水喷灌对冬小麦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 39(1):99-106.
|
[32] |
张文, 周广威, 闵伟, 等. 长期咸水滴灌对棉花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N2O排放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8):1583-1590.
|
[33] |
赵士诚, 魏美艳, 仇少君, 等. 氮肥管理对秸秆还田下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2):20-25.
|
[34] |
路怡青, 朱安宁, 张佳宝, 等.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潮土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土壤, 2013, 45(5):894-898.
|
[35] |
霍竹, 付晋锋, 王璞.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土壤, 2005, 37(2):202-204.
|
[36] |
杜思垚, 郭晓雯, 王芳霞, 等. 施用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35(3):571-580.
|
[37] |
李涛, 何春娥, 葛晓颖, 等. 秸秆还田施氮调节碳氮比对土壤无机氮、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24(12):1633-1642.
|
[38] |
孙媛, 任广鑫, 冯永忠, 等.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水热因子及呼吸速率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146-152.
|
[39] |
郭实荣, 胡昆, 邱孺, 等. 生物炭对酸性土壤改良研究进展[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 40(4):3.
|
[40] |
刘琪, 高志强, 杨珍平, 等. 合理氮肥用量改善冬小麦土壤耕层细菌群落结构及理化性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0):77-8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1058 |
[41] |
戴雅婷, 闫志坚, 解继红, 等.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J]. 土壤学报, 2017, 54(3):735-748.
|
[42] |
李明, 毕江涛, 王静. 宁夏不同地区盐碱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生态学报, 2020, 40(4):1316-1330.
|
[43] |
郭晓雯, 杜思垚, 王芳霞, 等. 长期咸水滴灌对棉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59(12):2909-292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12.006 |
[44] |
付博阳, 张钧浩, 杨明晓, 等. 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5(3):1-8.
doi: 10.13320/j.cnki.jauh.2022.0036 |
[45] |
|
[46] |
doi: 10.1016/j.soilbio.2013.12.014 URL |
[47] |
丁凯, 张毓婷, 张俊红, 等. 不同密度杉木林对林下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62-73.
|
[48] |
doi: 10.1038/s41598-020-70737-0 pmid: 32792530 |
[49] |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20.128387 URL |
[50] |
向君亮, 刘权, 申永瑞, 等. 松嫩草原盐碱土细菌多样性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 38(2):62-68.
|
[51] |
杨阳, 章妮, 蒋莉莉, 等. 青海湖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特征对模拟降水的响应[J]. 草地学报, 2021, 29(5):1043-1052.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21.05.021 |
[52] |
doi: 10.1016/j.soilbio.2011.03.012 URL |
[53] |
doi: 10.1038/s41586-018-0207-y |
[54] |
doi: 10.1007/s10532-010-9341-4 pmid: 20204468 |
[55] |
张翰林, 白娜玲, 郑宪清, 等. 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29(3):531-539.
|
[1] | 乔月, 胡诚, 万建华, 徐化林, 刘茂军, 郭卫红, 戴黎, 张春华, 邓超然.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9-15. |
[2] | 马丹妮, 盛建东, 张坤, 毛洁菲, 常松, 王耀锋. 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 42-51. |
[3] | 施林林, 柳开楼, 董林林, 沈园, 陈培峰, 沈明星, 王海侯.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 1-6. |
[4] | 苗欢, 乔云发, 李清, 苗淑杰. 模拟降雨对稻田氮素损失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85-91. |
[5] | 张子豪, 李想成, 吴昊天, 付鹏浩, 高春保, 张运波, 邹娟. 江汉平原气候条件下小麦适宜播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7): 1-9. |
[6] | 缪凡, 刘鑫, 林岗, 陈燕婷, 刘燕飞, 郑怡. 坛紫菜贝壳丝状体白斑病附生细菌及藻际细菌群落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 154-164. |
[7] | 阚建鸾, 王晓云, 苏建平, 张永春, 汪吉东, 马洪波, 蔡云彤. 不同氮肥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土壤肥力、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 69-74. |
[8] | 杜珊珊, 罗静, 姚青青, 孙绘健, 何忠盛, 王东力. 不同追施氮肥量对南疆陆地棉SPAD值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4): 1-6. |
[9] | 张凯, 陈思思, 常伟, 臧臣, 陈婧, 范晓旭. AM真菌对污染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5): 87-93. |
[10] | 王豪吉, 官会林, 施梦馨, 邓思迪, 董明星, 鲁子存, 王海波, 郝芸莹, 徐武美. 不同粒径烟秆炭对酸性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3): 85-91. |
[11] | 罗雪梅, 陈明媛, 王宁宁, 郭睿, 刘建国.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连作棉田土壤氮分布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3): 76-84. |
[12] | 陈洪森, 洪慈清, 莫雯婧, 蔡鑫铠, 桂芳泽, 关雄, 潘晓鸿. 三种菌糠制备的生物炭对重金属镍的吸附探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2): 40-46. |
[13] | 吕雪梅, 许思思, 王耀, 陈一民, 隋跃宇, 焦晓光. 秸秆深埋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农田黑土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2): 84-90. |
[14] | 马珮瑶, 邓志华, 向萍, 李碧青. 2000—2021年废弃物生物炭应用领域研究进展与前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61-70. |
[15] | 关体坤, 刘子璐, 李小玉, 王建立, 侯霜影, 刘栩杉, 徐诗毅, 陈青君, 张国庆. 工厂化杏鲍菇菌渣生物炭制备及质量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71-7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