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8): 111-115.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547
秦姣1(), 姚丹丹1, 裴帅帅2, 郭淑红2, 冯志勇1, 秦萌3(
), 田洪岭2(
)
收稿日期:
2024-08-28
修回日期:
2024-12-04
出版日期:
2025-03-15
发布日期:
2025-03-14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秦姣,女,1982年出生,山西太谷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鼠类生理生态及鼠害可持续控制研究。通信地址:510640 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7号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E-mail:qjohy@163.com。
基金资助:
QIN Jiao1(), YAO Dandan1, PEI Shuaishuai2, GUO Shuhong2, FENG Zhiyong1, QIN Meng3(
), TIAN Hongling2(
)
Received:
2024-08-28
Revised:
2024-12-04
Published:
2025-03-15
Online:
2025-03-14
摘要:
近年来中华鼢鼠在一些省份再次进入种群高发期,为加强中华鼢鼠的基础研究和防治工作,总结分析了中华鼢鼠的生态学特性、危害特征、暴发成因、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对中华鼢鼠的种群监测和危害评估工作的建议,以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防控新技术、新产品为核心,探索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有效控制中华鼢鼠种群数量,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研究旨在为中华鼢鼠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秦姣, 姚丹丹, 裴帅帅, 郭淑红, 冯志勇, 秦萌, 田洪岭. 中国中华鼢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111-115.
QIN Jiao, YAO Dandan, PEI Shuaishuai, GUO Shuhong, FENG Zhiyong, QIN Meng, TIAN Hongling. Advances in Common Chinese Zokor, Myospalax fontanieri (Rodentia: Spalacidae) in China[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8): 111-115.
[1] |
张知彬. 中国植物保护百科全书鼠害卷[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22:440-443.
|
[2] |
毕敬豆, 李卫伟, 郭燕菲, 等. 中华鼢鼠的生态及其在山西省的分布[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1):32-35.
|
[3] |
王文慧, 魏周全, 莫娟, 等. 定西市各地中华鼢鼠防治技术调查[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10):44-45.
|
[4] |
卢永东, 张会丽.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J]. 南方农业, 2021, 15(30):194-195.
|
[5] |
魏辅文. 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2.
|
[6] |
穆瑶, 李慧鹏, 杨济洲, 等. 中华鼢鼠成纤维细胞长期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 动物学杂志, 2019, 54(3):395-403.
|
[7] |
王庭林, 郭永旺, 刘晓辉, 等. 山西省中华鼢鼠发生危害现状[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5(7):51-53.
|
[8] |
赵玉根, 门晓光, 王志平, 等. 智能捕鼠器和人工地箭捕杀中华鼢鼠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 2016, 45(3):40-41,65.
|
[9] |
吴菊花. 浅谈中华鼢鼠在肃南林牧区对天然草灌木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0, 40(1):63-64.
|
[10] |
苏万和. 石桥林场中华鼢鼠防治技术[J]. 河北农业, 2023(2):89-91.
|
[11] |
张天. 大同市中华鼢鼠危害及防治措施[J]. 内蒙古林业, 2014(6):14-15.
|
[12] |
刘自林. 宁夏海原县鼢鼠生物学习性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 2016(20):26-27.
|
[13] |
奚占荣.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J]. 兽医导刊, 2020(3):49.
|
[14] |
于玉莲. 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华鼢鼠综合防控技术[J]. 现代园艺, 2024, 47(8):67-69.
|
[15] |
白璐. 子午岭林区中华鼢鼠危害的调查及防治技术[J]. 甘肃林业, 2008(3):36-37.
|
[16] |
麻耀君, 邹波, 王庭林, 等. 中华鼢鼠的生态及防治[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4):73-76.
|
[17] |
王日龙.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初探[J]. 山西林业科技, 2013, 42(4):60-61.
|
[18] |
杨彦彪. 中华鼢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草业与畜牧, 2007(4):36-37.
|
[19] |
姚丽敏, 魏立, 厍平. 同朔林区中华鼢鼠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探讨[J]. 山西林业科技, 2013, 42(2):32-35.
|
[20] |
陈德才. 祁连山区中华鼢鼠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防治技术[J]. 生物技术世界, 2013(9):139.
|
[21] |
马付生. 中华鼢鼠发生情况及物理空间阻隔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21(22):85-86.
|
[22] |
丰雅琪. 晋北林区中华鼢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 2023, 13(12):55-57.
|
[23] |
刘惠全, 李素珍. 甘肃省平凉市农田中华鼢鼠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J]. 农业工程技术, 2016, 36(11):27,23.
|
[24] |
高永平, 齐光艳. 中华鼢鼠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18(12):39-40.
|
[25] |
曹怡立.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J]. 防护林科技, 2019(7):90-91.
|
[26] |
郭新娟. 小陇山林区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控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 2022(12):20.
|
[27] |
孙德军. 呼和浩特地区中华鼢鼠的防治技术初探[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 41(5):46-47.
|
[28] |
刘惠全, 韩建树. 中华鼢鼠洞道浅析[J]. 植物保护, 1994(1):14.
|
[29] |
马文艳, 盖含文, 王元. 甘肃子午岭林区中华鼢鼠(Myospalax ontanieri)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J]. 甘肃科技, 2019, 35(18):170-172,113.
|
[30] |
张天. 中华鼢鼠在山西省大同市生活习性初步调查及利用[J]. 河北林业科技, 2023(2):45-47.
|
[31] |
余毅兵.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危害与防治方法[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 26(3):77-80.
|
[32] |
何志瑞, 第军红, 段博文. 不同器械对中华鼢鼠的防控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 2023, 43(6):56-58.
|
[33] |
文志宏, 苏红锦, 卓玉璞, 等. 天祝县“十二五”期间林草地鼠害调查报告[J]. 畜牧兽医杂志, 2018, 37(4):53-57.
|
[34] |
张楠, 肖志军, 张鹤, 等. 冀北山地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11):55-57.
|
[35] |
闫星达. 探讨林草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华鼢鼠防治技术措施[J]. 林业科技情报, 2020, 52(4):85-87.
|
[36] |
王矜, 何志瑞, 曹正武, 等. 林地中华鼢鼠防治技术规程[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9):65-69.
|
[37] |
王祖望, 李俊荣, 梁杰荣. 中华鼢鼠的数量变动和繁殖特点[R]. 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3(1):61-72.
|
[38] |
张碧岱, 邹波, 花慧贞. 山西省娄烦县中华鼢鼠种群年龄结构研究[J]. 山西科技, 2013, 28(5):38-40.
|
[39] |
尹强强. 陇西中药材产区中华鼢鼠的综合防治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22):64,71.
|
[40] |
李田明. 中华鼢鼠在天水市秦州区山区的活动规律及为害特点[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23):25.
|
[41] |
张知彬, 王祖望. 农业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M]. 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8:41-63.
|
[42] |
张团委, 陈军, 陈科技.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J]. 果农之友, 2020(10):47-48.
|
[43] |
王文慧, 刘小娟, 魏周全, 等. 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冬季中华鼢鼠防治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3):8-9.
|
[44] |
李慧.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J]. 现代农业, 2014(5):40-41.
|
[45] |
渠淼渊. 怀仁市中华鼢鼠活动规律与防治措施[J]. 山西林业, 2023(5):46-47.
|
[46] |
祁华. 中华鼢鼠对临夏县云杉、落叶松的影响及防治技术[J]. 花卉, 2018(12):279.
|
[47] |
王彦, 陈启辉, 李桂琴, 等. 两项无公害专利技术防治中华鼢鼠的比较优势[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1):113,120.
|
[48] |
武学梅. 大同地区中华鼢鼠的特点与防治建议[J]. 花卉, 2020(10):245-246.
|
[49] |
姚海燕. 祁连山地区常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研究[J]. 种子科技, 2021, 39(20):87-88.
|
[50] |
李晓明. 试论如何防治新造林地中华鼢鼠[J]. 花卉, 2019(10):287.
|
[51] |
任杰. 山西省桑干河流域中华鼢鼠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研究[D]. 太谷: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52] |
宗彦平. 管涔山林区草地鼠害调查与分析[J]. 山西林业科技, 2020, 49(2):37-41.
|
[53] |
冯金元, 吴国有. 祁连山保护区夏玛保护站野生动物分布规律总结分析[J]. 现代园艺, 2020, 43(11):43-44,48.
|
[54] |
李桂琴. 白银林业鼠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 甘肃林业, 2019(5):44-45.
|
[55] |
许永红. 陇东旱塬地区中华鼢鼠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1):159,162.
|
[56] |
吴有邦, 孙崇宗, 梁桂英. 中华鼢鼠的生物学特性与药物防治的最佳时期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3):134,136.
|
[57] |
陈金莲, 于勇, 丁海宁, 等.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11, 52(10):25,87.
|
[58] |
杨秀梅, 朱玉君.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4):154.
|
[59] |
王强, 王庭林, 杨宏亮. 农田杂草与鼢鼠种群数量的关系[J].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19(增刊):56-58.
|
[60] |
宁振东, 王强, 王庭林, 等. 黄土高原隰县农区中华鼢鼠的危害损失及防治阈值的探讨[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4(增刊):104-107.
|
[61] |
何勇, 王剑, 刘丽, 等. 套栽药材的北方果园害鼠及其防治[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3):6-8,12.
|
[62] |
董李. 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技术[J]. 内蒙古林业, 2013(2):12-13.
|
[63] |
张伟, 石冠军, 段长军. 子午岭林区中华鼢鼠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6):86-88.
|
[64] |
程小兵. 中华鼢鼠的危害及防治技术[J]. 北京农业, 2011(18):92.
|
[65] |
张小花, 侯攻科, 李琳娜. 浅谈天水市秦州区森林鼠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4):91.
|
[66] |
何志瑞, 何登宁, 杨彦峰, 等. 林区中华鼢鼠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J]. 科学种养, 2016(7):30-32.
|
[67] |
李桂琴, 陈启辉, 曾存保, 等. 林业鼠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效果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19b(8):39-41.
|
[68] |
邹波, 李新苗, 张长江, 等. 银恒快速捕鼠器防治山西省中华鼢鼠的研究与改进[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6(4):82-84.
|
[69] |
魏立, 廉旭峰, 郭晓琴. 人工地箭防治中华鼢鼠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 2014, 43(1):53,56.
|
[70] |
熊鹏炜. 铁网围根防鼠造林技术应用成效调查[J]. 林业调查规划, 2021, 46(5):130-133.
|
[71] |
胡忠朗, 王廷正. 黄土高原林区鼢鼠综合管理研究[M]. 西安: 西北大学出社,1995:206-208.
|
[72] |
夏瑞心, 巩向日. 我国森林鼠害防治对策[J]. 辽宁林业科技, 1997(6):47-51.
|
[73] |
郑伟斌, 唐庆, 盖含文. 浅谈中华鼢鼠防治措施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J]. 甘肃科技, 2018, 34(19):159-160.
|
[74] |
李未娟. 鼢鼠灵防治中华鼢鼠的试验[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30(2):183.
|
[75] |
韩满利, 闵海华, 段仁斌. 酚灵防治中华鼢鼠药效试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22):70-71.
|
[76] |
杨淑芳. 中华鼢鼠药剂灭杀和危害区植被修复技术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4):99-101.
|
[77] |
卢凯洁, 赵多长, 魏云林. 中华鼢鼠在半干旱山地苹果园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J].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34(8):38-40.
|
[78] |
王明春, 韩崇选, 胡忠郎, 等. 甘肃鼢鼠取食节律对不同饵料喜食性的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7(2):12-13.
|
[79] |
辛广平, 君广斌. 陕西渭北苹果园中华鼢鼠的防治技术[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7(1):27-28.
|
[80] |
肖冰, 刘宁, 姜雄, 等. 应用贝奥雄性不育灭鼠剂防治中华鼢鼠试验初探[J]. 内蒙古林业, 2013(1):16-17.
|
[81] |
邵鹏, 常华江. 子午岭林区肉毒素灭杀中华鼢鼠效果良好[J]. 甘肃林业科技, 2020, 45(4):50-52.
|
[1] | 张海婷, 叶建蓉, 许秉智, 曾铄程, 符慧娟, 李星月, 李其勇, 张鸿, 易军. 越西县苹果黑星病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田间防效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115-120. |
[2] | 饶永斌, 张君丽. 一株野生肉色隔孢伏革菌的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3): 123-130. |
[3] | 刘燕, 韩伟.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117-122. |
[4] | 周光信, 马永翠, 任佳昕, 盛亦伟, 李永萍, 彭明春, 冯正军, 李平松, 王崇云. 云南昭通市2021年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动态及物理防控效益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132-139. |
[5] | 姚泽, 姜生秀, 严子柱, 王祺, 马新兵.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中华钙果品种的生理及营养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44-48. |
[6] | 林接英, 崔一平, 黄峰, 牟桂萍, 岳茂峰, 宋晓兵. 柑橘黄龙病防治技术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126-131. |
[7] | 张新新, 黄雍, 陈景益, 邹宏达, 罗忠霞, 王章英, 黄立飞. 甘薯疮痂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12-119. |
[8] | 赵彦华, 金承玲, 林海, 姜虎成, 张世勇, 刘洪岩, 孙梦玲, 夏爱军. 一株鲫鱼致病性普通变形杆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154-158. |
[9] | 李美霞, 王晓飞, 陈亚丽, 钱新, 周长勇, 付佑胜, 曹凯歌, 刘伟中. 芡叶瘤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3): 135-142. |
[10] | 付博, 王家哲, 任平, 李浩, 常青, 李英梅, 张锋. 猕猴桃黑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2): 125-130. |
[11] | 黄勋, 丰加文, 何文睿, 徐亚锦, 邓琳梅, 周昆燕, 张潇方, 杨艳丽, 刘霞.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鉴定及抑菌有机酸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8): 125-134. |
[12] | 罗燕春, 赵鑫鑫, 盘欢, 廖琦, 俞奔驰, 劳赏业, 范锡恩, 刘翠娟, 李荣云, 曾新华, 付海天. 9个不同使用类型木薯品系在合浦县的适应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8): 31-37. |
[13] | 梁静, 伍兴隆, 杨晓东, 孙雨, 赵宇, 杨清川, 任洁, 肖海兵, 杨明禄. 槐豆木虱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4): 112-118. |
[14] | 王梦园, 杜延全, 闫加力, 汪丹, 张阳阳, 朱建强. 一株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3): 113-120. |
[15] | 郑童童, 王宁, 李进, 荣华, 雷斌, 郭庆元. 小麦镰刀菌叶枯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8): 90-9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24
|
|
|||||||||||||||||||||||||||||||||||||||||||||||||
摘要 12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