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13): 89-9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682
杨婷婷1(), 田效琴1,2,3, 李卓1,2,3,4(
), 刘永红2, 李浩杰1,3
收稿日期:
2024-10-30
修回日期:
2025-02-20
出版日期:
2025-05-05
发布日期:
2025-05-07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杨婷婷,女,1996年出生,四川南充人,科研助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与农业资源利用。通信地址: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山路4号,Tel:028-84504230,E-mail:ytt988@126.com。
基金资助:
YANG Tingting1(), TIAN Xiaoqin1,2,3, LI Zhuo1,2,3,4(
), LIU Yonghong2, LI Haojie1,3
Received:
2024-10-30
Revised:
2025-02-20
Published:
2025-05-05
Online:
2025-05-07
摘要:
土壤肥力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和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试验以4个不同肥力水平的旱坡地土壤为处理因素,将其从低到高分别命名为F1、F2、F3、F4。研究不同肥力水平下油菜在4个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呼吸速率、根系呼吸速率、总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水分、温度的关系,明确各肥力水平下不同生育期油菜农田土壤呼吸特征。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微生物呼吸速率、总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温度极显著相关。土壤呼吸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油菜生育期内,土壤水分、温度、土壤呼吸速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苗期(蕾苔期)<开花期(角果期)。F4的土壤水分、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高于其他3个肥力水平,其中土壤呼吸速率达显著水平;F4的碳排放总量最高,与F1、F2、F3相比,F4分别显著高出71.83%、43.35%、25.98%;F4的产量较F1、F2、F3分别显著高出147.35%、59.50%、19.98%。在碳排放效率方面,F3较其他3个肥力水平显著高出5.13%~57.70%,且F3的碳排放总量与F4相比显著降低了25.98%。综上,F4拥有较高的产量水平,但其碳排放总量较高;F3同时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相对较低的碳排放总量,但其产量也相对较低。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识别油菜农田碳排放行为以及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水分、温度的敏感程度。
杨婷婷, 田效琴, 李卓, 刘永红, 李浩杰. 旱坡地不同肥力水平下各生育期油菜的土壤呼吸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3): 89-96.
YANG Tingting, TIAN Xiaoqin, LI Zhuo, LIU Yonghong, LI Haojie. Analysis of Soil Respi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Rape Field of Dry Slope Land Under Different Soil Fertility Condition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13): 89-96.
土层/cm | 肥力水平 | 有机质/(g/kg) | 总氮/(g/kg) | 总磷/(g/kg) | 总钾/(g/kg) | 碱解氮/(mg/kg) | 有效磷/(mg/kg) | 有效钾/(mg/kg) |
---|---|---|---|---|---|---|---|---|
0~20 | F1 | 8.08 | 0.06 | 0.77 | 30.8 | 157.28 | 7.3 | 61.67 |
F2 | 11.7 | 0.06 | 0.79 | 31.13 | 172.52 | 10.27 | 65.67 | |
F3 | 14.18 | 0.08 | 0.87 | 31.67 | 204.84 | 24.67 | 80.33 | |
F4 | 16.33 | 0.1 | 0.99 | 33.17 | 246.99 | 25.03 | 98.67 | |
20~40 | F1 | 5.87 | 0.05 | 0.7 | 30.5 | 148.9 | 6.37 | 54.67 |
F2 | 10.83 | 0.06 | 0.72 | 30.63 | 168.42 | 8.9 | 58.67 | |
F3 | 13.17 | 0.06 | 0.83 | 31.33 | 175.15 | 23.4 | 67.67 | |
F4 | 15.73 | 0.1 | 0.88 | 32.23 | 223.17 | 23.87 | 89.33 |
土层/cm | 肥力水平 | 有机质/(g/kg) | 总氮/(g/kg) | 总磷/(g/kg) | 总钾/(g/kg) | 碱解氮/(mg/kg) | 有效磷/(mg/kg) | 有效钾/(mg/kg) |
---|---|---|---|---|---|---|---|---|
0~20 | F1 | 8.08 | 0.06 | 0.77 | 30.8 | 157.28 | 7.3 | 61.67 |
F2 | 11.7 | 0.06 | 0.79 | 31.13 | 172.52 | 10.27 | 65.67 | |
F3 | 14.18 | 0.08 | 0.87 | 31.67 | 204.84 | 24.67 | 80.33 | |
F4 | 16.33 | 0.1 | 0.99 | 33.17 | 246.99 | 25.03 | 98.67 | |
20~40 | F1 | 5.87 | 0.05 | 0.7 | 30.5 | 148.9 | 6.37 | 54.67 |
F2 | 10.83 | 0.06 | 0.72 | 30.63 | 168.42 | 8.9 | 58.67 | |
F3 | 13.17 | 0.06 | 0.83 | 31.33 | 175.15 | 23.4 | 67.67 | |
F4 | 15.73 | 0.1 | 0.88 | 32.23 | 223.17 | 23.87 | 89.33 |
指标 | 土壤温度 | 土壤含水率 | ||||||
---|---|---|---|---|---|---|---|---|
关系方程 | R2 | r | Q10 | 关系方程 | R2 | r | ||
根系呼吸率 | y=0.1783e0.0792x | 0.467 | 0.594* | 2.21 | y=0.0095x2-0.0667x+0.143 | 0.5536 | 0.567* | |
微生物呼吸速率 | y=1.4673e0.0404x | 0.7883 | 0.878** | 1.5 | y=0.0431x2-0.8056x+5.9591 | 0.701 | 0.786** | |
总呼吸速率 | y=1.6602e0.0463x | 0.7896 | 0.809** | 1.59 | y=0.062x2-1.1017x+7.3874 | 0.7482 | 0.741** |
指标 | 土壤温度 | 土壤含水率 | ||||||
---|---|---|---|---|---|---|---|---|
关系方程 | R2 | r | Q10 | 关系方程 | R2 | r | ||
根系呼吸率 | y=0.1783e0.0792x | 0.467 | 0.594* | 2.21 | y=0.0095x2-0.0667x+0.143 | 0.5536 | 0.567* | |
微生物呼吸速率 | y=1.4673e0.0404x | 0.7883 | 0.878** | 1.5 | y=0.0431x2-0.8056x+5.9591 | 0.701 | 0.786** | |
总呼吸速率 | y=1.6602e0.0463x | 0.7896 | 0.809** | 1.59 | y=0.062x2-1.1017x+7.3874 | 0.7482 | 0.741** |
处理 | 生育期 | 碳排放量/(kg C/hm2) | 碳排放总量/(kg C/hm2) | 产量/(kg/hm2) | 碳排放效率/(kg/kg) | ||
---|---|---|---|---|---|---|---|
总呼吸 | 微生物呼吸 | 根系呼吸 | |||||
F1 | 苗期 | 1118.60 | 1056.60 | 61.99 | 3792.88d | 1021.39d | 0.26d |
蕾苔期 | 816.92 | 727.76 | 89.16 | ||||
开花期 | 965.16 | 780.01 | 185.15 | ||||
角果期 | 1072.20 | 880.16 | 192.05 | ||||
F2 | 苗期 | 1380.05 | 1283.02 | 97.03 | 4546.48c | 1583.97c | 0.35c |
蕾苔期 | 938.21 | 831.43 | 106.78 | ||||
开花期 | 1066.61 | 811.53 | 255.08 | ||||
角果期 | 1161.62 | 912.81 | 248.81 | ||||
F3 | 苗期 | 1493.26 | 1374.66 | 118.6 | 5173.43b | 2105.77b | 0.41a |
蕾苔期 | 1037.73 | 895.71 | 142.03 | ||||
开花期 | 1213.35 | 852.89 | 360.46 | ||||
角果期 | 1429.09 | 995.23 | 433.86 | ||||
F4 | 苗期 | 1657.68 | 1504.04 | 153.64 | 6517.30a | 2526.42a | 0.39b |
蕾苔期 | 1194.27 | 986.93 | 207.34 | ||||
开花期 | 1647.67 | 1024.26 | 623.42 | ||||
角果期 | 2017.67 | 1265.81 | 751.86 |
处理 | 生育期 | 碳排放量/(kg C/hm2) | 碳排放总量/(kg C/hm2) | 产量/(kg/hm2) | 碳排放效率/(kg/kg) | ||
---|---|---|---|---|---|---|---|
总呼吸 | 微生物呼吸 | 根系呼吸 | |||||
F1 | 苗期 | 1118.60 | 1056.60 | 61.99 | 3792.88d | 1021.39d | 0.26d |
蕾苔期 | 816.92 | 727.76 | 89.16 | ||||
开花期 | 965.16 | 780.01 | 185.15 | ||||
角果期 | 1072.20 | 880.16 | 192.05 | ||||
F2 | 苗期 | 1380.05 | 1283.02 | 97.03 | 4546.48c | 1583.97c | 0.35c |
蕾苔期 | 938.21 | 831.43 | 106.78 | ||||
开花期 | 1066.61 | 811.53 | 255.08 | ||||
角果期 | 1161.62 | 912.81 | 248.81 | ||||
F3 | 苗期 | 1493.26 | 1374.66 | 118.6 | 5173.43b | 2105.77b | 0.41a |
蕾苔期 | 1037.73 | 895.71 | 142.03 | ||||
开花期 | 1213.35 | 852.89 | 360.46 | ||||
角果期 | 1429.09 | 995.23 | 433.86 | ||||
F4 | 苗期 | 1657.68 | 1504.04 | 153.64 | 6517.30a | 2526.42a | 0.39b |
蕾苔期 | 1194.27 | 986.93 | 207.34 | ||||
开花期 | 1647.67 | 1024.26 | 623.42 | ||||
角果期 | 2017.67 | 1265.81 | 751.86 |
[1] |
赵光帅, 普政功, 黄奇波, 等. 增温和降水改变对土壤CO2释放影响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 2024, 49(12):4608-4621.
|
[2] |
李锐, 杨恒山, 邰继承, 等. 浅埋滴灌条件下优化施氮对春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20, 28(6):154-161.
|
[3] |
|
[4] |
武开阔, 张哲, 武志杰, 等.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氮肥配施对玉米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3):664-670.
doi: 10.13287/j.1001-9332.202203.013 |
[5] |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等.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4):609-618.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03.04.0609 |
[6] |
杨元合, 石岳, 孙文娟, 等. 中国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2, 52(4):534-574.
|
[7] |
|
[8] |
林克涛, 陈杨, 叶颉, 等. 福建省农田植被净碳汇时空格局分析[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3(4):414-423.
|
[9] |
赵明月, 刘源鑫, 张雪艳.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22, 42(23):9405-9416.
|
[10] |
朴世龙, 张新平, 陈安平, 等. 极端气候事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 49(9):1321-1334.
|
[11] |
黄坚雄, 陈源泉, 隋鹏, 等. 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8):87-94.
|
[12] |
|
[13] |
童荣鑫, 梁迅, 关庆锋, 等. 2000—2020年中国陆地土壤碳储量及土地管理碳汇核算[J]. 地理学报, 2023, 78(9):2209-2222.
doi: 10.11821/dlxb202309006 |
[14] |
王建伟, 李东晓, 王红光, 等. 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现状、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67-7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42 |
[15] |
张芳芳, 胡跃, 刘士山, 等. 施氮量对成都平原直播油菜氮肥利用率和农田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0(4):558-564.
|
[16] |
|
[17] |
徐爽, 阚雨晨. 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紧实度与含水量的相关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6):94-10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1223 |
[18] |
刘子熙, 王治统, 赵德强, 等. 土壤增温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23, 43(23):9867-9876.
|
[19] |
黄锦学, 熊德成, 刘小飞, 等. 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 2017, 37(1):12-24.
|
[20] |
高雅芳, 王雷, 杜海波, 等. 长白山苔原带土壤温度与肥力随海拔的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 2018, 40(4):702-714.
doi: 10.7522/j.issn.1000-0240.2018.0076 |
[21] |
刘思春, 张一平, 高俊凤, 等. 不同肥力水平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水势温度效应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1996(4):54-58.
|
[22] |
|
[23] |
|
[24] |
|
[25] |
郑帅. 温带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
[26] |
单秀枝, 魏由庆, 严慧峻, 等. 表土有机质含量对水盐运动影响的模拟研究[J]. 土壤肥料, 1996(5):2-6.
|
[27] |
文启凯, 赖忠盛, 郭源. 土壤持水力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J]. 新疆农业科学, 1992(4):159-160.
|
[28] |
宋春雨, 张兴义. 不同施肥措施对黑土土壤水分及保水性的影响[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2):161-165.
|
[29] |
|
[30] |
刘效东, 乔玉娜, 周国逸.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水分保持及其有效性的控制作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12):1209-1218.
doi: 10.3724/SP.J.1258.2011.01209 |
[31] |
石艳艳. 不同沟垄集雨覆盖模式对旱地农田土壤肥力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D]. 银川: 宁夏大学, 2023.
|
[32] |
齐玉春, 郭树芳, 董云社, 等. 灌溉对农田温室效应贡献及土壤碳储量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9):1764-1773.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09.011 |
[33] |
陈书涛, 刘巧辉, 胡正华, 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 2013, 34(3):1017-1025.
|
[34] |
马忠明, 陈娟. 耕作方式对灌区春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43(5):650-659.
|
[35] |
邱盛媛, 陈豪, 黎祖尧, 等. 厚竹林覆盖期内土壤温度与CO2排放速率的相关性[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 42(11):119-127.
|
[36] |
宋丽, 李娇娇, 周鑫胜, 等. 太原市2个典型林分冬季土壤呼吸及其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8(3):84-88+94.
|
[37] |
彭亚敏. 陇中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影响因素[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8] |
马志良, 刘美, 赵文强. 增温对高寒灌丛土壤呼吸不同组分的影响机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28(3):636-642.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03.026 |
[39] |
|
[40] |
周晓华, 罗永清, 高春, 等. 并发和滞后影响自养和异养异常温暖的年份土壤呼吸的组成部分:反卷积分析[J]. 新增功能植物学家, 2010, 187(1):184-198.
|
[41] |
刘爽, 张兴义. 保护性耕作下黑土水热动态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6):15-22.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张赛, 王龙昌, 张晓雨, 等. 紫色土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地土壤呼吸及影响因素[J]. 土壤学报, 2014, 51(3):520-530.
|
[48] |
贾凤梅, 张淑花, 魏雅冬.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农田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25(5):112-117.
|
[49] |
李典友, 章玉成. 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科学, 2020, 10(10):803-810.
|
[50] |
张维理,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02.007 |
[51] |
任立军, 赵文琪, 李金, 等. 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土壤CO2排放特征及碳平衡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22, 53(4):874-881.
|
[52] |
葛萍. 不同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和土壤呼吸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2013.
|
[53] |
李志霞, 秦嗣军, 吕德国, 等. 植物根系呼吸代谢及影响根系呼吸的环境因子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1, 47(10):957-966.
|
[54] |
|
[55] |
|
[56] |
|
[57] |
张俊丽,
|
[58] |
孙赫奕, 王庆贵. 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土壤科学, 2021, 9(2):81-87.
|
[59] |
张俊丽, 张锦丽, 赵晓进, 等. 不同耕作方式下旱作玉米田土壤CO2排放量及其与土壤水热的关系[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 36(4):88-93.
|
[1] | 张杨, 杜玉海, 董小卫, 刘洋, 刘力玮, 闫慧峰, 孔德才. 黄淮烟区植烟前后农田碳足迹变化解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90-97. |
[2] | 赵娜, 李国清, 李国瑜, 丛新军, 张继波, 徐慧媛. 绿肥轮作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7): 15-21. |
[3] | 刘玉琦, 刘桂华, 张婷, 代东明, 张宏宇, 薛鹏, 张东旭, 澈乐木格, 美英. 畜禽养殖粪肥对农田系统氮素收支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84-94. |
[4] | 田效琴, 李卓, 刘永红. 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对旱地紫色土土壤养分、呼吸和油菜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3): 13-18. |
[5] | 陈国安, 宋肖琴, 刘文彬, 柳丹, 叶正钱.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89-96. |
[6] | 于淑慧, 朱国梁, 牟小翎, 董浩, 史桂芳, 郑铮, 张卫建. 花生与绿肥轮作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74-79. |
[7] | 邓博, 郭澎, 卫磊嘉, 陈上茂, 马泽, 陈丹, 毕利东. 外源添加物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91-100. |
[8] | 马爱平, 靖华, 亢秀丽, 赵玉坤, 崔欢虎, 黄学芳, 席吉龙. 低山丘陵区土壤肥力梯度及其指标对小麦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01-107. |
[9] | 王建伟, 李东晓, 王红光, 李浩然, 王千一, 张明哲, 李瑞奇. 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现状、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67-74. |
[10] | 胡明勇, 冯秋分, 朱坚, 任正伟, 刘苏, 易展平, 吴宇辉.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长沙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耕地土壤肥力的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87-94. |
[11] | 郭松, 杜慧莹, 刘声锋, 杨万邦, 赵营. 中卫市退砂土地农作物复垦的可行性分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9): 80-86. |
[12] | 储霞玲, 叶高松, 郑林秀. 广东省种植业碳排放的测算及趋势预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3): 81-91. |
[13] | 梁紫薇, 黄少珍, 曾瑞锟, 祁百福, 王荣辉, 姚建武, 陈勇, 王弯弯, 宁建凤. 肥料用量和养分配比对蔬菜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2): 94-102. |
[14] | 楼玲, 袁杭杰, 李丹, 沈建国, 杨文叶. 不同缓(控)释肥对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和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0): 73-77. |
[15] | 丁兰, 徐胜南, 周聃, 刘梅, 李万祈, 邹松保. 水产养殖固体废弃物有机肥对土壤肥效和蔬菜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9): 102-10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