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36): 117-125.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755
徐世强1,2(), 李静宇1,2, 孙铭阳1,2, 顾艳1,2, 王继华1,2(
)
收稿日期:
2023-11-08
修回日期:
2024-05-15
出版日期:
2024-12-25
发布日期:
2024-12-23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徐世强,男,1989年出生,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中草药功能基因组学。通信地址:51064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金颖西二街18号广东农科院作物所,Tel:020-87541262,E-mail:shiqxu0376@163.com。
基金资助:
XU Shiqiang1,2(), LI Jingyu1,2, SUN Mingyang1,2, GU Yan1,2, WANG Jihua1,2(
)
Received:
2023-11-08
Revised:
2024-05-15
Published:
2024-12-25
Online:
2024-12-23
摘要:
NAC(包括NAM、ATAF和CUC亚家族)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各种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鉴定和分析穿心莲中的NAC基因家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穿心莲中的NAC基因家族,并对其理化性质、进化关系、顺式作用元件、染色体位置分布、共线性以及表达谱进行了详细分析。共鉴定出91个穿心莲NAC基因,蛋白长度为139~715 aa,不均匀分布在染色体两端;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绝大多数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中;通过和拟南芥NAC蛋白构建进化树,将其分为16个亚家族;物种内共线性分析发现穿心莲NAC中有4组串联复制和36对片段复制基因对;基于亚家族功能保守性,顺式作用元件分析以及干旱胁迫和MeJA处理转录组分析,挖掘了响应穿心莲干旱和穿心莲内酯合成的NAC基因。本研究对穿心莲的NAC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预测了干旱和内酯合成相关基因,为后续NAC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徐世强, 李静宇, 孙铭阳, 顾艳, 王继华. 穿心莲NAC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117-125.
XU Shiqiang, LI Jingyu, SUN Mingyang, GU Yan, WANG Jihua.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NAC Gene Family in Andrographis paniculat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36): 117-125.
[1] |
吴征镒, 彭华, 李德铢, 等. 中国植物志(第一卷)[J].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2004.
|
[2] |
药品标准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颁布实施[Z]. 2023.000435.
|
[3] |
曾吴静, 许玲, 何秋伶, 等. 穿心莲农艺性状及其与二萜内酯成分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5):6.
|
[4] |
闫婕, 卫莹芳, 胡慧玲, 等. 穿心莲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8):1997-1999.
|
[5] |
|
[6] |
|
[7] |
doi: 10.1016/j.gene.2010.06.008 pmid: 20600702 |
[8] |
doi: 10.1093/dnares/dsr015 pmid: 21685489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doi: 10.1186/s12870-018-1367-5 pmid: 30041622 |
[15] |
|
[16] |
|
[17] |
|
[18] |
doi: 10.1007/s00425-017-2770-0 pmid: 28871431 |
[19] |
|
[20] |
doi: 10.3389/fpls.2015.00902 pmid: 26579152 |
[21] |
|
[22] |
doi: 10.1002/iub.1256 pmid: 24659537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doi: 10.1016/j.tplants.2022.12.007 pmid: 36621413 |
[28] |
|
[29] |
doi: 10.1007/s00425-020-03537-5 pmid: 33392793 |
[30] |
李静宇, 孙铭阳, 徐世强, 等. 穿心莲R2R3-MYB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22, 47(1):72-84.
|
[31] |
|
[32] |
doi: 10.1111/j.1365-313X.2006.02723.x pmid: 16640597 |
[33] |
|
[34] |
|
[35] |
|
[36] |
温砚, 王莹敏, 曾广莹, 等. 三七NAC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50(1):187-196.
|
[37] |
|
[38] |
|
[39] |
|
[1] | 杨家琪, 韩广源, 刘乃新, 周芹. 甜菜酪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124-131. |
[2] | 陈睿, 崔泽远, 李志, 耿贵, 於丽华. AM真菌对连作土壤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8. |
[3] | 董瑶, 俞胡伟, 刘智硕, 赵秀芳, 戎郁萍. 东莞市河道底泥特征及作为绿化种植土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69-73. |
[4] | 李浩宁, 任丽伟. 河南省夏玉米高温和干旱复合胁迫风险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9-16. |
[5] | 徐建明, 王艳红, 刘忠珍, 郑小东.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95-101. |
[6] | 刘晓东, 李玉平, 姜佩庆, 李柯, 孙逢毅, 戴义立, 刘静, 徐昪. 林草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状况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5): 64-69. |
[7] | 陈芝, 颜墩炜, 黄强, 黄枝, 陈海玲, 郭媛贞. 牡蛎壳粉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茄子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4): 111-117. |
[8] | 宋锦浩, 郝婉怡, 姜文婷, 陈国梁. 生草覆盖对枣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3): 102-110. |
[9] | 王小艳, 赵娟红, 杨志兰, 马彩虹, 郑国琦. 干旱胁迫对紫锥菊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1): 44-50. |
[10] | 胡斌, 刘恩科, 宗睿, 高霞, 傅晓岩, 高阳, 李秋梅, 李全起. 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对不同生育期干旱和施氮量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0): 11-16. |
[11] | 韩进财, 罗丁峰, 柏浩东, 李祖任. 稗草EcHPPD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87-94. |
[12] | 高秋美, 任丽华, 韩加坤, 米真如, 刘洪冲, 董秋颖. 干旱胁迫对‘济菊’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8): 51-56. |
[13] | 应虹, 朱诗君, 金树权, 汪峰, 周金波. 宁波地区长期非粮化生产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7): 75-82. |
[14] | 孙向伟, 赵宇新, 于亮亮, 李宁, 丁仕青. 不同改良剂对河套灌区盐渍土理化性质及向日葵生长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53-57. |
[15] | 常长越, 贾俊超, 李朝栋. 蚯蚓堆肥特征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58-6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