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黑米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最佳播种期,为黑米水稻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黑糯’、‘丽人紫’、‘岩紫糯3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分析播期对黑米水稻生育进程、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黑米品种随播期推后全生育期平均缩短12.7~30.3 d;使用Logistic方程模型适配黑米籽粒灌浆动态(R2≥0.995,P<0.01),其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构成是播期、品种及其互作共同作用的结果,播期从3月1日到6月1日,灌浆千粒重减少了1.32~2.15 g,单株产量下降9.12~16.08 g;播期6月1日到7月1日,灌浆千粒重增加2.13 g,单株产量提升了5.97 g。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籽粒灌浆持续时间是提高黑米粒重的关键因素之一,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降低是引起黑米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提早或推迟播期有助于延长灌浆持续时间以及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提高。因此,建议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如选择3月上旬或6月下旬适时播种,可以有效促进籽粒充分灌浆,从而达到增加黑米产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