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36): 77-8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269
武美华1,2(), 律凤霞1, 王德汉3, 张胜男1,2, 孙广辉4, 付弘婷2, 李苹2, 黄建凤1,2, 逄玉万1,2(
)
收稿日期:
2024-04-16
修回日期:
2024-10-21
出版日期:
2024-12-25
发布日期:
2024-12-23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武美华,女,1998年出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信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66号,E-mail:1742835338@qq.com。
基金资助:
WU Meihua1,2(), LV Fengxia1, WANG Dehan3, ZHANG Shengnan1,2, Sun Guanghui4, FU Hongting2, LI Ping2, HUANG Jianfeng1,2, PANG Yuwan1,2(
)
Received:
2024-04-16
Revised:
2024-10-21
Published:
2024-12-25
Online:
2024-12-23
摘要:
好氧堆肥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氮素的流失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降低了堆肥产品质量,化学添加剂和生物菌剂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粪、蘑菇渣和过磷酸钙通过添加自研复合菌剂和改性生物炭进行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封存的效果及其机制。试验共设置3组处理:T1:猪粪+蘑菇渣+过磷酸钙,T2:猪粪+蘑菇渣+过磷酸钙+0.5%自研复合菌剂,T3:猪粪+蘑菇渣+过磷酸钙+0.5%自研复合菌剂+8%改性生物炭。结果表明:堆肥24 d结束后,3组处理的相关指标均满足有机肥腐熟标准。与T1相比,T2氨气排放量减少31.0%,有机质增加1.36%;T3氨气排放量减少56.0%,有机质增加5.34%。在微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T2和T3的群落丰度均高于T1,且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大洋芽孢杆菌属(Oceanicbacillus)等丰度,其中大洋芽孢杆菌属具有较强的固氮作用。0.5%自研复合菌剂与8.0%改性生物炭联用在促进堆肥腐熟、减少氨气挥发、提高保氮能力和改善有机肥品质等方面效果最佳。
武美华, 律凤霞, 王德汉, 张胜男, 孙广辉, 付弘婷, 李苹, 黄建凤, 逄玉万. 不同添加剂对好氧堆肥中氮素转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77-86.
WU Meihua, LV Fengxia, WANG Dehan, ZHANG Shengnan, Sun Guanghui, FU Hongting, LI Ping, HUANG Jianfeng, PANG Yuwan. Effects of Different Additives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Aerobic Composting[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36): 77-86.
堆肥原料 | 含水率/% | pH | 有机质/% |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
猪粪 | 66.94 | 7.17 | 47.48 | 2.80 | 3.05 | 4.58 |
蘑菇渣 | 26.42 | 8.08 | 57.65 | 1.967 | 2.54 | 1.47 |
生物炭 | — | 9.45 | — | 8.79 | 3.38 | 11.69 |
堆肥原料 | 含水率/% | pH | 有机质/% |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
猪粪 | 66.94 | 7.17 | 47.48 | 2.80 | 3.05 | 4.58 |
蘑菇渣 | 26.42 | 8.08 | 57.65 | 1.967 | 2.54 | 1.47 |
生物炭 | — | 9.45 | — | 8.79 | 3.38 | 11.69 |
[1] |
王孝芳, 万金鑫, 韦中, 等. 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J].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38(5):13-21.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2-0138 |
[2] |
|
[3] |
李明章, 李彦明, 王珏, 等. 好氧堆肥去除畜禽粪便病原体的研究进展[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 40(4):864-872.
|
[4] |
逄玉万. 生物炭与功能微生物及镁渣在猪粪堆肥中除臭效果与机制研究[D]. 武汉: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5] |
董丽艳, 朱军保, 虎海波. 碳氮比对芒果树剪枝堆肥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53(10):2963-2970.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赵彬涵, 孙宪昀, 黄俊, 等. 微生物在有机固废堆肥中的作用与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21, 48(1):223-240.
|
[13] |
徐春钰, 张仕颖, 夏运生, 等. 2种微生物菌剂对蔬菜花卉秸秆高温堆肥过程中氮变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4):136-14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6030152 |
[14] |
刘金灵, 张亚茹, 王宇光, 等.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6):60-6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04 |
[15] |
唐尙柱, 赵晓海, 斯鑫鑫, 等. 不同镁/磷盐添加剂对蓝藻堆肥的氮素损失控制效果[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2):428-435.
|
[16] |
杨佳, 王国英, 唐若兰, 等. 生物炭和菌剂对羊粪微好氧堆肥腐熟度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38(10):224-231.
|
[17] |
黄晓红, 顾黄辉, 许福涛. 浅析NY525-2012《有机肥料》技术指标标识方法的修订[J]. 上海蔬菜, 2015(5):21-23.
|
[18] |
时小可, 颉建明, 冯致, 等. 三种微生物菌剂对羊粪高温好氧堆肥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45-4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14-1614 |
[19] |
王海候, 金梅娟, 徐军, 等. 生物质炭添加量对伊乐藻堆肥过程氮素损失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19):234-240.
|
[20] |
朱新梦, 董雯怡, 王洪媛, 等. 牛粪堆肥方式对温室气体和氨气排放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10):258-264.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薛旭, 谭军利, 麦旭东, 等. 辅料及翻抛工艺对干旱地区污泥堆肥C、N动态变化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23, 17(3):948-957.
|
[26] |
|
[27] |
|
[28] |
|
[29] |
吴晓东, 邢泽炳, 何远灵, 等. 添加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5):141-146.
|
[30] |
李松蓉, 彭璧辉, 徐少奇, 等. 堆肥过程氨气、硫化氢协同减排研究进展[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 41(2):431-438.
|
[31] |
曹玉博, 张陆, 王选, 等. 畜禽废弃物堆肥氨气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39(4):923-932.
|
[32] |
赵珊, 郭学彬, 杨晓芳, 等. 市政污泥堆肥过程中挥发性硫化物(VSC)和NH3释放规律[J]. 环境工程, 2021, 39(2):82-88.
|
[33] |
|
[34] |
|
[35] |
张国言, 董元杰, 孙桂阳, 等. 复合菌剂对兔粪堆肥碳氮转化与损失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27(11):153-165.
|
[36] |
陆晓林, 朱为静, 王经邦, 等. 超高温堆肥促进氮素减损的微生物机制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2, 49(7):2805-2818.
|
[37] |
|
[38] |
doi: 10.1111/j.1365-2672.2006.03271.x pmid: 17650210 |
[39] |
|
[40] |
贺仕磊, 周倩倩, 弓亚方, 等. 基于麦饭石与添加剂不同联用方式对猪粪堆肥过程的调控[J]. 环境工程学报, 2021, 15(7):2417-2426.
|
[41] |
王友玲, 邱慧珍, 李孟婵, 等. 不同通风方式下牛粪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环境科学学报, 2023, 43(8):189-201.
|
[42] |
白志高, 罗雅莹, 计思贵, 等. EM菌预处理对不适用鲜烟叶厌氧发酵氮转化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5):2026-2029.
|
[43] |
康军, 张增强, 贾程, 等.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6):118-124.
|
[44] |
辛世杰, 李剑, 王涛, 等.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1(23):141-144.
|
[45] |
|
[46] |
|
[47] |
于静, 谷洁, 王小娟, 等. 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过程中氨气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28(11):1861-1870.
|
[48] |
|
[49] |
尹娇, 包立, 陈芙蓉, 等. 碳氮比对叶菜废弃物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12):200-205.
|
[50] |
徐路魏, 王旭东. 生物质炭对蔬菜废弃物堆肥化过程氮素转化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5(6):1160-1166.
|
[51] |
张晟国, 彭彦, 李茹玉, 等. 堆肥发酵功能菌株的筛选及其在鸡粪好氧堆肥中的应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1(4):20-27.
|
[52] |
王瑞飞, 孔盈利, 魏艺璇, 等. 菌剂对猪粪-生物炭堆肥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39(4):966-977.
|
[53] |
|
[54] |
欧蓓, 薛映, 肖可可, 等. 添加秸秆堆肥处理厨余垃圾过程中蛋白类物质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10):83-96.
|
[55] |
曹秀芹, 贾明艳, 潘亚红, 等. 外源菌剂对餐厨垃圾和污泥联合堆肥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3, 45(4):477-485,491.
|
[56] |
|
[57] |
王旭杰, 张文明, 常馨怡, 等. 堆肥添加剂降低碳氮损失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1(10):4116-4127.
|
[58] |
段曼莉, 鄢入泮, 周蓓蓓, 等. 去电子水对牛粪秸秆好氧堆肥进程及细菌群落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2(2):249-257.
|
[59] |
李楠, 陆勇泽, 朱光灿, 等. 添加过磷酸钙对乡村有机废弃物太阳能辅助好氧堆肥氮素保持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 39(9):1221-1230.
|
[1] | 杨杰, 魏素珍. 高原环境下农业废弃物堆肥发酵参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0): 89-94. |
[2] | 代文龙, 郑旭, 付海燕, 刘春光, 吴桐, 杨峰山. 畜禽粪污堆肥调理剂及其调控氮素转化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1): 135-142. |
[3] | 任绪瑞, 王一辉, 杨红宇, 袁亮, 赵越. 农业有机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后资源化利用体系研究——以甘南县兴鲜村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74-79. |
[4] | 聂晓瑀, 于春静, 卢倩, 崔继哲. 微生物在农作物秸秆好氧堆肥过程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6): 76-81. |
[5] | 卢佳伟, 王铭泽, 汪棋, 魏宗友, 张艳丽, 王锋. 辅料及微生物菌剂对羊粪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5): 39-46. |
[6] | 杨岩,胡斌,李妮,徐钰,石璟,王梅,江丽华. 菌剂对鸡粪稻壳工厂化堆肥进程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5): 87-93. |
[7] | 吴振宇,周子军,杨 阳,倪晓宇,余立祥,陆荷微,刘斌美,吴跃进,王 钰. 新型缓释尿素的缓释特性及其在土壤中转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6): 84-90. |
[8] | 刘 超,徐 谞,顾文文,蔡志刚,乔策策,李 荣,沈其荣. 典型畜禽粪便配伍食用菌菌渣堆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1): 84-90. |
[9] | 侯宪文,陈 炫,李勤奋,李光义. 木薯渣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堆肥周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6): 145-149. |
[10] | 时小可,颉建明,冯 致,郁继华,蔡高贺. 三种微生物菌剂对羊粪高温好氧堆肥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 45-48. |
[11] | 卫亚红,梁军锋,黄懿梅,曲 东. 家畜粪便好氧堆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11): 242-242. |
[12] | 王山虎,金一红,孙宏俊. 用两室根箱系统法对土壤氮素转化的空间变异及N2O的产生之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1): 233-23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