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36): 69-7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090
华旸(), 周柳柳, 陈圆圆, 李明婉, 赖勇, 丁申, 杨超臣, 张党权(
)
收稿日期:
2024-01-10
修回日期:
2024-06-28
出版日期:
2024-12-25
发布日期:
2024-12-23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华旸,男,1995年出生,河南郑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林栽培与利用。通信地址: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平安大道218号 河南农业大学,Tel:0371-68555280,E-mail:huayang5060@163.com。
基金资助:
HUA Yang(), ZHOU Liuliu, CHEN Yuanyuan, LI Mingwan, LAI Yong, DING Shen, YANG Chaochen, ZHANG Dangquan(
)
Received:
2024-01-10
Revised:
2024-06-28
Published:
2024-12-25
Online:
2024-12-23
摘要:
染料工业的发展使得染料废液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挑战,生物炭由于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在吸附废液染料物质方面表现出色,成为一种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吸附材料。本文综述了生物炭染料吸附过程中的吸附机理与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出:生物炭对染料废液的吸附机理,包括氢键作用、π-π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配位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这些作用共同决定生物炭与染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吸附效率;影响生物炭吸附能力的因素,包括制备生物炭的原料、改性方式和制备工艺等;废液性质如溶液pH和离子浓度等因素对生物炭吸附染料能力也有影响。提出当前生物炭吸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研究对象单一、工艺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本文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以推动生物炭在染料废液治理中的实际应用。
华旸, 周柳柳, 陈圆圆, 李明婉, 赖勇, 丁申, 杨超臣, 张党权. 生物炭吸附废液染料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69-76.
HUA Yang, ZHOU Liuliu, CHEN Yuanyuan, LI Mingwan, LAI Yong, DING Shen, YANG Chaochen, ZHANG Dangquan. Biochar Adsorption of Dyes Wastewater: A Review[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36): 69-76.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陈佼, 刘欢, 刘浩霖, 等. 生物炭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22, 42(8):27-33.
doi: 10.19965/j.cnki.iwt.2021-0668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王帅, 李少琪, 刁玲玲, 等. 花生壳和玉米芯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J]. 环境科学导刊, 2021, 40(5):9-15.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黄雯, 陈佼, 张建强, 等. 玉米芯基和羊粪基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J]. 水处理技术, 2018, 44(4):74-80.
|
[30] |
|
[31] |
|
[32] |
王亚非, 田豫川, 刘越, 等. 利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吸附镉[J]. 四川环境, 2012, 31(5):12-15.
|
[33] |
|
[34] |
|
[35] |
|
[36] |
徐波, 甘雁飞, 丁付革, 等. 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20, 46(7):67-71.
|
[37] |
胡龙龙, 曹勇, 胡友彪. 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环境应用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21):46-52.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doi: 10.1016/j.materresbull.2018.10.031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doi: 10.1016/j.biortech.2016.05.070 pmid: 27268436 |
[55] |
|
[56] |
|
[57] |
韩子文, 陈威, 任宇亭, 等. 450℃下制备广玉兰落叶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及机理的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3):264-270.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1] | 梁馨亓, 唐思琼, 苏杰, 张建萍. 昆虫冷驯化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150-156. |
[2] | 公霞, 陈猛猛, 王兆杰, 丁效东. 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对滨海盐渍化稻田土壤磷素淋失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57-62. |
[3] | 乔月, 胡诚, 万建华, 徐化林, 刘茂军, 郭卫红, 戴黎, 张春华, 邓超然.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9-15. |
[4] | 叶扬, 向贵琴, 郭晓雯, 闵伟, 郭慧娟. 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的调控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91-100. |
[5] | 王秋姣, 朱春晓, 李照莹, 严蓓, 胡政辉, 宋荣. 玉竹多糖合成积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4): 91-97. |
[6] | 武美华, 律凤霞, 王德汉, 张胜男, 孙广辉, 付弘婷, 李苹, 黄建凤, 逄玉万. 不同添加剂对好氧堆肥中氮素转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77-86. |
[7] | 徐建明, 王艳红, 刘忠珍, 郑小东.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95-101. |
[8] | 李廷宇, 申毅, 童俊飞, 路顺凤, 李琴, 郭颂, 杨卫君. 施用生物炭并减少灌水量对麦田土壤团聚结构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110-116. |
[9] | 王晋飞, 朱勇勇, 高志红, 邝春议, 张翔, 陈晓远.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秸秆生物炭研究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5): 138-147. |
[10] | 郭树芳, 翟丽梅, 刘宏斌, 雷宝坤. 不同有机物料对洱海流域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短期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3): 68-77. |
[11] | 吕志伟, 罗春红, 李冬梅, 金梅娟, 张燕辉, 陆长婴, 王海候. 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物理及化学吸附能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2): 68-76. |
[12] | 张莉, 张坤, 车迅, 孙蕊, 熊斌强, 杨兴奎, 王耀锋. 不同地区辣椒秸秆生物炭中磷溶出性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1): 78-82. |
[13] | 聂浩, 李平, 郎漫, 张君岳, 杭子轩, 陈柏彤, 李楠. 不同氮磷肥配施生物炭对污染土壤镉有效性和青菜吸收镉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9): 31-38. |
[14] | 刘丹妮, 陈伟盛, 黄连喜, 刘忠珍, 王艳红, 魏岚. 生物炭-椰糠栽培基质特性及其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8): 112-118. |
[15] | 赵佳, 胡晓航, 李彦丽. 甜菜糖厂滤泥与生物炭配施对东北黑土农田土壤性质和有机碳组分影响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38-4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