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杏普, 侯红军, 刘玉平, 等. 蓝、紫粒小麦的营养品质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2(1):21-24.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2.01.005
|
[2] |
冒钰荣. 低GI黑小麦速食粥的研制及储藏稳定性研究[D]. 扬州: 扬州大学, 2023.
|
[3] |
张慧, 李莉, 张朝旭, 等. 彩色小麦籽粒营养功能成分的差异[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 34(6):911-914.
|
[4] |
唐晓珍. 彩粒小麦营养加工品质与色素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08.
|
[5] |
WANG D W, ZHANG K P, DONG L L, et al. Molecular genetic and genomic analysis of wheat milling and end-use traits in China: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J]. The crop journal, 2018, 6(1):68-81.
|
[6] |
巴瑞新, 于素平, 冯丽英, 等. 小麦粉流变学特性品质指标间的关系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 2019, 27(6):81-85.
|
[7] |
曹颖妮, 余大杰, 赵光华, 等. 2006-2016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38(8):893-899.
|
[8] |
董一帆, 任毅, 程宇坤, 等. 冬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11):2047-2063.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3.11.002
|
[9] |
黄玮, 杨敏, 秦保平, 等.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彩色小麦的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J]. 作物学报, 2012, 38(6):1135-1139.
|
[10] |
杨丽娟, 付亮, 任星旭, 等. 15份黑、紫色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及籽粒花青素含量[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2):28-36.
|
[11] |
张敏敏, 闫秋艳, 董飞, 等. 近25年我国审定的彩色小麦农艺性状及品质特征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24(2):458-473.
|
[12] |
曲敏. “哈师”黑粒小麦全麦粉的品质评价[J]. 食品科学, 2011, 32(15):43-45.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115010
|
[13] |
LS/T 3109-2017,中国好粮油小麦[S].
|
[14] |
GB/T 14611-2008,粮油检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直接发酵法[S].
|
[15] |
党斌, 张国权, 欧阳韶晖, 等. 几个黑小麦品种(系)蛋白质品质特性及其与面条蒸煮品质的关系[J].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27(1):75-79.
|
[16] |
张磊, 刘珮珮, 任鹏, 等. 黑小麦全粉的流变学特性及复配混粉馒头的品质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2, 29(1):22-25.
|
[17] |
孙元琳, 崔璨, 张陇清, 等. 黑小麦全麦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10):146-149.
|
[18] |
王利彬, 曹新有, 韩冉, 等. 营养强化型紫色小麦的食品品质改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53(3):10-14.
|
[19] |
赵鹏涛, 赵小光, 翟周平, 等. 稷紫黑麦9号的选育与性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1):1-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190600284
|
[20] |
殷贵鸿, 韩玉林, 唐建卫, 等. 高产、多抗、广适、黑粒小麦新品种周黑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13(1):147-148,167.
|
[21] |
李兴茂, 倪胜利, 张国宏. 抗旱抗病冬小麦新品种—陇紫麦1号[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35(2):F0003.
|
[22] |
兰素缺, 李杏普, 张业伦, 等. 髙微量元素黑小麦新品种冀紫439的选育[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3):43.
|
[23] |
蔡岳, 宋昱, 于章龙, 等. 特色小麦运黑161的选育[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3):37-38.
|
[24] |
徐萍, 张正斌, 张锦鹏, 等. 彩色小麦基因发掘和种质资源育种利用[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23(6):1549-1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