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普天磊, 韩学琴, 罗会英, 邓红山, 廖承飞, 范建成, 何璐, 金杰. 辣木花粉离体萌发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9): 66-70. |
[2] |
郑本川, 张锦芳, 蒋俊, 崔成, 柴靓, 黄友涛, 周正鉴, 李浩杰, 蒋梁材. 不同熟期“川油”系列甘蓝型油菜品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7-17. |
[3] |
胡迎峰, 夏齐平. 花粉活力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和离体培养初探——黄山玉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43-47. |
[4] |
池艳艳, 林少源, 徐淑, 陈炳旭. 唑虫酰胺防治甘蓝田常见害虫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110-115. |
[5] |
郑本川, 李浩杰, 张锦芳, 崔成, 蒋俊, 柴靓, 何平, 朱丽娟, 黄友涛, 周正鉴, 蒋梁材. 采摘次数对油蔬两用甘蓝型油菜菜薹和菜籽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2): 1-7. |
[6] |
赵彩霞, 次仁白珍, 唐琳, 袁玉婷. 不同海拔高度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变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2): 51-56. |
[7] |
范占煌, 张振乾. 甘蓝型油菜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0): 72-76. |
[8] |
邵晨旭, 冯馨, 祝朋芳. 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9): 28-33. |
[9] |
尚丽平, 赵卫国, 郭凯红, 张立坚, 罗斌, 赵亚军, 王灏.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8): 9-13. |
[10] |
李建查, 李坤, 潘志贤, 孙毅, 方海东, 史亮涛, 张雷, 岳学文. 灌水量和种植密度的配置对干热河谷紫甘蓝生物量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6): 50-57. |
[11] |
申领艳, 栗淑芳, 康少辉, 陈宝刚, 苏浴源, 石汶汶, 闫凤岐. 冀西北高寒环境下结球甘蓝品种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优异品种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 34-42. |
[12] |
姜凯旋, 赵乐杰, 李江丽, 王超. 春甘蓝育种材料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4): 50-55. |
[13] |
苏彦宾, 李强, 刘鲁江, 傅常智, 张雪松, 张天柱. 观赏羽衣甘蓝引种比较及资源利用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9): 68-72. |
[14] |
乔志文, 王积琛, 李彦丽. 甘蓝夜蛾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8): 147-153. |
[15] |
胡洪涛, 朱志刚, 焦忠久, 闵勇, 邱正明. 棉隆土壤消毒对高山甘蓝根肿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6): 12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