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昕阳, 张跃建, 沈佳, 寿伟松. 厚皮甜瓜‘翠雪5号’种子破休眠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41-44. |
[2] |
郑本川, 张锦芳, 蒋俊, 崔成, 柴靓, 黄友涛, 周正鉴, 李浩杰, 蒋梁材. 不同熟期“川油”系列甘蓝型油菜品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7-17. |
[3] |
王因花, 孔雨光, 李庆华, 吴德军, 燕丽萍, 许涛, 鲁仪增, 翟国锋. 紫椴种子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9): 80-85. |
[4] |
郑本川, 李浩杰, 张锦芳, 崔成, 蒋俊, 柴靓, 何平, 朱丽娟, 黄友涛, 周正鉴, 蒋梁材. 采摘次数对油蔬两用甘蓝型油菜菜薹和菜籽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2): 1-7. |
[5] |
赵彩霞, 次仁白珍, 唐琳, 袁玉婷. 不同海拔高度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变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2): 51-56. |
[6] |
范占煌, 张振乾. 甘蓝型油菜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0): 72-76. |
[7] |
尚丽平, 赵卫国, 郭凯红, 张立坚, 罗斌, 赵亚军, 王灏.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8): 9-13. |
[8] |
聂必林, 吕海英, 如马南木·尼合买提, 赛比热尼沙木·莫尔扎提. 模拟酸雨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5): 64-70. |
[9] |
罗丽娜, 向增旭.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的黄精种子休眠解除相关差异基因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1): 1-8. |
[10] |
李心, 杨柳燕, 陈敏敏, 王桢, 许俊旭, 杨贞, 张永春. ‘木门’百合休眠和花芽分化进程中激素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5): 42-47. |
[11] |
万丽丽,王转茸,辛强,洪登峰,杨光圣. 油菜不同类型外植体组织培养及再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5): 59-66. |
[12] |
赵小光,张耀文,陈文杰,韦世豪,关周博,王竹云,侯君利,赵兴忠. 春性和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在春油菜区的光合性状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4): 34-39. |
[13] |
杨麟,冷益丰,张彪,杨俊品,陈洁,谭君,唐海涛,邓路长,康继伟,李燕,何文铸. 玉米地方品种沃日黄与其选系重组改良后代表型性状综合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3): 6-12. |
[14] |
刘 芸,姜 新,陆玉英,李一伟,阮经宙,罗瑞鸿. 桃树需冷量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1): 61-65. |
[15] |
戴祥来,向阳,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甘蓝型杂交油菜角果长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0): 1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