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晓旭, 李梦娣, 刘大军, 冯国军, 刘畅. 外源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34-38. |
[2] |
陈思琪, 孙敬爽, 麻文俊, 王军辉, 赵曦阳, 胡瑞阳. 植物低温胁迫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7): 51-61. |
[3] |
仁增草, 武均, 彭敏, 宋雪峰, 王月胜, 蔡立群. 不同施肥处理对芹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6): 86-90. |
[4] |
李建平, 刘玉汐, 高岩, 任景全, 孙月, 郭春明, 王靖. 灌浆初期低温对春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2): 7-12. |
[5] |
杨艺炜, 王家哲, 任平, 刘晨, 李明明, 李英梅. 低温胁迫对早春茬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32-37. |
[6] |
赵晶晶, 周浓, 郑殿峰. 低温胁迫对大豆花期叶片蔗糖代谢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 1-8. |
[7] |
娄慧, 赵曾强, 朱金成, 张薇. 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5): 13-19. |
[8] |
刘畅, 李佳荫, 冯国军, 刘大军, 杨晓旭. 亚精胺在缓解菜豆幼苗低温胁迫中的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2): 66-72. |
[9] |
佟斌, 李虹, 孙波. 杂交蓝莓‘兴安1号’抗寒能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8): 57-61. |
[10] |
李林, 杜卓, 侯雯, 张凯, 黄浩, 路运才. 外源谷胱甘肽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7): 16-20. |
[11] |
高霞婷, 宋红桥, 张海耿, 倪琦, 张宇雷. 不同生长阶段的芹菜与生菜的净水能力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3): 125-132. |
[12] |
李颖, 王莹莹, 苏旭, 谷建田. 番茄MYB44基因生物信息学及亚细胞定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4): 34-40. |
[13] |
任勃, 王翰盈, 付婷钰, 文祝友, 熊海蓉, 张先文. 抗寒剂的叶喷施用方法及其对水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3): 1-6. |
[14] |
付婷钰, 熊海蓉, 文祝友, 史万杰, 熊远福. 植物抗寒剂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3): 31-36. |
[15] |
何莉芳, 郭世荣, 阎君, 朱为民. 不同处理对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2): 3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