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吉成, 赵彩霞, 叶发慧, 李亚鑫, 刘德梅, 刘瑞娟, 沈裕虎, 张怀刚, 陈文杰. 基于农艺性状解析乐都长辣椒种质分化情况[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29-34. |
[2] |
李露, 包欣怡, 陈智勇. 非洲紫罗兰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58-62. |
[3] |
常建军, 文英, 李莉. 牦牛转移因子对藏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112-116. |
[4] |
李瑞静, 田菊, 刘洋. 桃叶卫矛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18-24. |
[5] |
白艳荣, 蒋亚莲, 王进英. 腊花组培快繁体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6): 46-50. |
[6] |
孙音, 郝军, 房义福, 张谦, 姜楠南. 60Co-γ辐射对兜兰组培苗的诱变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5): 45-52. |
[7] |
杨文静, 王占军, 甘晓燕, 何建龙, 张丽. 欧李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3): 60-65. |
[8] |
金武, 马学艳, 吕国华, 顾若波, 华丹, 闻海波. 腹足纲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116-122. |
[9] |
何永恒, 冯国军, 刘大军, 刘畅, 杨晓旭, 闫志山. 菜豆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8): 43-49. |
[10] |
王春芳, 刘晶晶, 李伟, 栾素荣, 史慎奎, 刘国庆. 糜子愈伤诱导及再分化最适条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9): 94-99. |
[11] |
陈小龙, 李前荣, 陶媛, 张振锁, 赫莲香. 优良种质‘宁春48号’早熟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7): 1-5. |
[12] |
李心, 杨柳燕, 陈敏敏, 王桢, 许俊旭, 杨贞, 张永春. ‘木门’百合休眠和花芽分化进程中激素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5): 42-47. |
[13] |
魏海霞, 王霞, 李双云, 周健, 王莉莉, 刘德玺. 中国柽柳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 48-52. |
[14] |
邓茹, 孟顺龙, 陈家长. 人工鱼巢及其在渔业资源增殖中的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 138-143. |
[15] |
李惠玲, 罗玉兰, 章漳, 尹丽娟, 李圃锦, 张冬梅. 细梗蔷薇种子发芽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3): 8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