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301-302. | 
																													
																						| [2] | 康杰芳, 任婷婷. 中药黄芩的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 2009,55(4):128-131,133. | 
																													
																						| [3] | 于晶, 陈君, 朱兴华, 等. 不同来源地黄芩种质量及物候期研究[J].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4,6(10):17-19. | 
																													
																						| [4] | 董关水. 人工栽培黄芩的气象条件研究[J]. 内蒙古气象, 1996(5):23-26. | 
																													
																						| [5] | 赵永华. 中草药栽培与生态环境保护[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141. | 
																													
																						| [6] | 张燕. 黄芩营养特性及施肥效应的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 
																													
																						| [7] | 陈君, 杨世林, 程惠珍. 不同种源黄芩生长发育特性初步观察[J]. 中药材, 2002,25(11):777-778. | 
																													
																						| [8] | 杨全, 白音, 陈千良, 等. 黄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7):1159-1164. | 
																													
																						| [9] | 鄢长华, 陈俊林, 赵海涛. HPLC法对不同栽培年限及不同产地的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分析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38(6):515-517. | 
																													
																						| [10] | 李欣, 魏朔南. 黄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25(6):11-15. | 
																													
																						| [11] | 崔同霞, 李怀德, 杨俊海, 等. 播期和播量对陇西黄芩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48(5):43-48. | 
																													
																						| [12] | 贠进泽, 王琳, 管青霞. 黄芩地膜育苗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 2016(5):21-23. | 
																													
																						| [13] | 王婧. 黄芩温室育苗对氮肥与密度的响应[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 [14] | 张玉云, 姚彦斌, 金宏荣, 等. 黄芩地膜露头栽培密度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4):11-13. | 
																													
																						| [15] | 贠进泽, 王琳, 管青霞. 黄芩35cm白膜露头栽培密度筛选试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6): 66,68. | 
																													
																						| [16] | 张阳, 范丽丽, 邵玺文, 等. 平作种植密度对黄芩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12):6203-6204,6206. | 
																													
																						| [17] | 郭淑红, 田洪岭, 王耀琴, 等. 山西黄芩最佳栽培密度研究[J]农家参谋, 2018(13):104. | 
																													
																						| [18] | 赵婷. 黄芩质量及栽培技术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 [19] | 李怀德, 杨俊海, 崔同霞, 等. 栽培密度对兰州地区一年生黄芩产量性状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2):86-87,92. | 
																													
																						| [20] | 孙鹏, 王珍珊, 马秀琴. 黄芩栽培密度研究[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2,17(2): 79:81. | 
																													
																						| [21] | 田甜.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质量评价及药理作用研究[D]. 杭州: 浙江理工大学, 2018 | 
																													
																						| [22] | 庞溢媛, 薛立英, 郑艳红, 等. 基于UH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采收期黄芩质量比较研究[J]. 药学学报, 2017,52(12):1903-1909. | 
																													
																						| [23] | 缪晓素, 宋国虎, 刘容秀, 等. 不同栽培年限及采收期对黄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5,17(8):836-839. | 
																													
																						| [24] | 王玲玲, 杨路存, 熊丰, 等. 不同栽培密度和采收期对蒙古黄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7(23):7962-7968. | 
																													
																						| [25] | 闫嵩, 徐娇, 刘振鹏, 等. 外源影响因素对黄芪植株折干率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 2016,33(5):20-23. | 
																													
																						| [26] | 韩立军, 崔爱辉, 邵玺文. 种植密度对黄芩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中草药, 2015(2):141-144. | 
																													
																						| [27] | 曹鲜艳, 王渭玲, 徐福利, 等. 黄芩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12,30(1):79-84. | 
																													
																						| [28] | 刘金花. 影响黄芩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研究[D].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24-26. | 
																													
																						| [29] | 杨利民, 韩梅, 张连学. 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种群生态学研究与展望[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4):383-388. | 
																													
																						| [30] | 崔玉菊, 班福志, 张洪朋, 等. 黄芩生长期对黄芩甙含量及黄芩产量的影响[J]. 山东医药工业, 1996,15(3):53-53. | 
																													
																						| [31] | 唐波, 王康才. HPLC法测定不同栽培年限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J].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0,2(7):15-16. | 
																													
																						| [32] | 罗明亮. 黄芩的生物学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6): 7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