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殷波, 马克平.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8):1670-1675. | 
																													
																						| [2] | 宫贵权. 物种与生境的相关性在生物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 [3] | 蒋木青. 安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区系特征及地理分布[J]. 生物学杂志, 1989, 3:2-9. | 
																													
																						| [4] | 詹道华, 陈祥泽, 王小燕, 等. 海南乐东3种不同森林类型样地土壤化学性质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12):127-130. | 
																													
																						| [5] | 邢莎莎, 杨小波, 罗文启, 等. 海南乐东县药用植物的种间联结性[J]. 西部林业科学, 2015, 44(5):96-102,113. | 
																													
																						| [6] | 关秀娟. 海南乐东沿海红树林恢复可行性分析[J]. 陕西林业科技, 2015(6):46-47,51. | 
																													
																						| [7] | 方超, 郎春燕, 王小云, 等. 海南乐东海域浅表沉积物中汞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J]. 当代化工, 2015, 44(6):1268-1271. | 
																													
																						| [8] | 魏江春, 贾泽峰, 吴兴亮. 海南地衣多样性考察及其资源研发前景[J]. 菌物研究, 2013, 11(4):224-238. | 
																													
																						| [9] | 吴乾圣, 史振卿. 乐东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2):78. | 
																													
																						| [10] | 陈秋壮, 张剑魏, 邢旭煌, 等. 影响海南乐东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 33(1):35-38. | 
																													
																						| [11] | 姚清尹. 海南岛乐东县的地貌与热作生产[J]. 热带地理, 1981, 4:21-28. | 
																													
																						| [12] | 陈树培. 海南岛乐东县的植被和植被区划[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1:37-50. | 
																													
																						| [13] | 黎玉琳, 薛杨, 符小干. 乐东县沿海防护林发展思路的探讨[J]. 热带林业, 2008, 2:49-50. | 
																													
																						| [14] | 国家环保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珍稀濒危植物(第1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1-735. | 
																													
																						| [15] | 冯志坚, 李镇魁, 李秉泉, 等.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3(3):24-27. | 
																													
																						| [16] | 宋朝枢.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1-453. | 
																													
																						| [17] | 徐玉洋, 李亭亭, 杨启池, 等. 湖北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9, 44(3):56-60,71. | 
																													
																						| [18] |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增刊):1-139. | 
																													
																						| [19] | 侯宽昭, 吴德邻. 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第2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38-325. | 
																													
																						| [20] | PETKOVIĆ MATEJ, ŠKRLJ BLAŽ, KOCEV DRAGI, et al. Fuzzy Jaccard Index: A robust comparison of ordered lists[J]. Applied soft computing journal, 2021, 113(PA):75-77. | 
																													
																						| [21] | 敖光辉. 我国桫椤研究进展[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 6:79-82. | 
																													
																						| [22] | 张思玉, 郑世群. 福建永定桫椤群落内主要灌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1:17-22. | 
																													
																						| [23] | 王发祥, 梁惠波. 中国苏铁[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6:54. | 
																													
																						| [24] | 苏志尧, 吴大荣, 陈北光. 广东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评估[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1(2):34-37. | 
																													
																						| [25] | 沈泽昊, 方精云. 基于种群分布地形格局的两种水青冈生态位比较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25(4):392-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