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陈卫, 高武, 傅必谦. 北京兽类志[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1:236-243. | 
																													
																						| [2] | 《四川资源动物志》编辑委员会. 四川资源动物志第2卷兽类[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226-229. | 
																													
																						| [3] | 路纪琪, 吕国强, 李新民. 河南啮齿动物志[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61. | 
																													
																						| [4] | 吴跃峰, 武明录, 曹平萍. 河北动物志两栖、爬行、哺乳动物类[M]. 石家庄: 河北科技出版社, 2009:214-217. | 
																													
																						| [5] | 杨再学, 金星, 刘晋, 等. 贵州省1984-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J]. 农学学报, 2011, 1(7):11-17. | 
																													
																						| [6] | 杨再学, 金星. 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结果与灾变规律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 25(3):197-202. | 
																													
																						| [7] | 罗会华, 汪济全, 胡玉华, 等. 黑线姬鼠种群生态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12(2):133-136. | 
																													
																						| [8] | 祝龙彪, 钱国桢. 黑线姬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及种群更新的研究[J]. 兽类学报, 1982, 2(2):211-217. | 
																													
																						| [9] | 诸葛阳, 陆传才. 黑线姬鼠繁殖及数量动态的初步研究[R]. 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第三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8:80-84. | 
																													
																						| [10] | 丁新天. 黑线姬鼠种群发生规律的研究[J]. 病虫测报, 1990(4):36-41. | 
																													
																						| [11] | 汪恩国. 黑线姬鼠发生规律及测报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1991(1):38-41. | 
																													
																						| [12] | 王华弟, 罗会华. 长江流域稻区黑线姬鼠发生动态与防治指标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6):36-43. | 
																													
																						| [13] | 肖增祜, 迁广文, 张业勋, 等. 营口地区稻田小啮齿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季节变动[J]. 动物学杂志, 1980, 15(1):7-10. | 
																													
																						| [14] | 叶正襄, 龙丘陵, 汪笃栋. 黑线姬鼠繁殖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1986(6):40. | 
																													
																						| [15] | 文炳智, 杨再学. 雷山县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参数变化[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 31(1):44-49. | 
																													
																						| [16] | 雷邦海. 岑巩县黑线姬鼠的生态初步观察[J]. 动物学杂志, 1993, 28(3):32-35. | 
																													
																						| [17] | 郑元利, 杨再学, 胡支先. 余庆县2001—2005年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和繁殖规律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 17(5):366-369. | 
																													
																						| [18] | 杨再学, 郑元利, 郭仕平, 等.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预报模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2):193-197. | 
																													
																						| [19] | 潘世昌, 张雪琼, 张朝仙, 等. 农田黑线姬鼠的发生规律及治理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 2003, 31(2):16-19. | 
																													
																						| [20] | 杨再学. 中国黑线姬鼠及其防控对策[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9:147-157. | 
																													
																						| [21] | 侯祥, 韩宁, 封托, 等. 气候因素对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影响的非线性效应[J]. 生态学报, 2020, 40(14):4836-4841. | 
																													
																						| [22] | 尹文书, 杨再学. 贵州息烽农田黑线姬鼠种群最适温度与降雨区间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 2020, 40(8):35-39. | 
																													
																						| [23] | 李容, 刘自远, 刘成福, 等. 四川省开江县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生态研究[J]. 医学动物防制, 2009, 25(5):321-323. | 
																													
																						| [24] | 蔡美艳, 陈海波. 温岭市农田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 2020, 8(7):42-44. | 
																													
																						| [25] | 李恩涛, 周全忠, 李跃辉, 等. 瓮安县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规律[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25(10):93-95. | 
																													
																						| [26] | 杨再学, 金星, 郭永旺, 等. 贵州省不同地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 34(1):13-17. | 
																													
																						| [27] | 杨再学, 郑元利, 金星, 等. 黑线姬鼠胎仔数变动规律及对种群数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33):363-367. | 
																													
																						| [28] | 郑洁, 秦治勇, 胡容, 等. 余庆县毒饵站灭鼠装置开发应用与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 2021, 27(14):100-101. | 
																													
																						| [29] | 杨再学, 谈孝凤. 贵州省TBS灭鼠技术规范及应用前景[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 37(3):5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