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12): 142-149.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55
所属专题: 水产渔业
曾天宇1(), 陈曦2, 孟顺龙1,2(
), 胡庚东2, 李丹丹2, 裘丽萍2, 宋超2, 范立民2, 徐慧敏2, 徐跑1,2(
)
收稿日期:
2023-06-13
修回日期:
2023-09-15
出版日期:
2024-04-25
发布日期:
2024-04-2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曾天宇,男,1999年出生,安徽望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通信地址: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上海海洋大学,Tel:0510-85559936,E-mail:2576959399@qq.com。
基金资助:
ZENG Tianyu1(), CHEN Xi2, MENG Shunlong1,2(
), HU Gengdong2, LI Dandan2, QIU Liping2, SONG Chao2, FAN Limin2, XU Huimin2, XU Pao1,2(
)
Received:
2023-06-13
Revised:
2023-09-15
Published:
2024-04-25
Online:
2024-04-22
摘要:
为发展菌藻协同水产养殖技术提供借鉴资料,概述了水产养殖生物及水环境中藻、菌的基本信息,说明了水产养殖中主要的藻和菌及使用情况,通过不同的试验来了解藻类及菌类对养殖水环境及养殖生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菌藻协同系统对养殖水环境及养殖生物生长性能的作用,最后对优化新型高效菌藻协同调控养殖环境技术作出展望。
曾天宇, 陈曦, 孟顺龙, 胡庚东, 李丹丹, 裘丽萍, 宋超, 范立民, 徐慧敏, 徐跑. 菌藻协同调控水产养殖环境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2): 142-149.
ZENG Tianyu, CHEN Xi, MENG Shunlong, HU Gengdong, LI Dandan, QIU Liping, SONG Chao, FAN Limin, XU Huimin, XU Pao.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Control Technology for Aquaculture Through Synergistic Regulation of Bacteria and Alga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12): 142-149.
[1] |
陈晔, 郭靖, 宁波. 中国河蟹产业70年回顾与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5):244-248.
|
[2] |
doi: 10.1016/j.scitotenv.2016.06.036 URL |
[3] |
doi: 10.4319/lo.2010.55.1.0446 URL |
[4] |
doi: 10.1016/j.aquaculture.2016.02.025 URL |
[5] |
doi: 10.1016/j.watres.2013.05.004 pmid: 23764580 |
[6] |
牛旭东, 李梅, 王宁, 等. 利用微藻处理废水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2022, 54(2):146-152.
|
[7] |
黄静依, 张皓驰, 李先宁.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菌藻共生系统中藻种优选及氮、磷转化特性[J]. 净水技术, 2020, 39(9):57-66,84.
|
[8] |
孙鹏. 菌—藻—浮床复合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机理探讨[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6.
|
[9] |
|
[10] |
郝俊光, 潘喜芳, 莫维, 等. 小球藻作为食品利用的国外报道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22, 41(10):18-24.
|
[11] |
岳海艳, 刘小杰, 孙敏, 等. 蛋白核小球藻的培养及应用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 2022, 30(4):178-184.
|
[12] |
于婷. RAPD技术和ITS序列对5个节旋藻样品亲缘关系的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
[13] |
李先超. 采用基于GSS序列的极大节旋藻(Arthrospira maxima)的基因克隆策略及其应用实例[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3, 27(4):62-65.
|
[14] |
钟熙, 王磊, 陈世平. 海水螺旋藻培育及养殖技术研究[J]. 水产养殖, 2020, 41(1):58-60.
|
[15] |
张新明, 赵璐, 胡晓文. 裂壶藻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3):1-10.
|
[16] |
吴玥. 海洋硅藻生物钟基因鉴定及其表达研究[D]. 厦门: 厦门大学, 2018.
|
[17] |
徐艳, 陈瑞芳, 柯珂, 等. 牟氏角毛藻生长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2, 38(4):371-378.
|
[18] |
|
[19] |
胡冬雪. 拟微绿球藻粉替代鱼粉和鱼油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和生理生化的影响[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20] |
崔峰华. 盐生杜氏藻品系选育、营养调控和敌害防治[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
[21] |
孙晨. 雨生红球藻生长状态预测研究[D].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3.
|
[22] |
刘林林, 黄旭雄, 危立坤, 等. 15株微藻对猪场养殖污水中氮磷的净化及其细胞营养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8):1986-1994.
|
[23] |
刘盼, 贾成霞, 杨慕, 等. 2种微藻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净化作用[J]. 水产科学, 2018, 37(3):389-393.
|
[24] |
|
[25] |
胡方旭, 张弘杰, 秦梦钰, 等. 苦草、轮叶黑藻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 42(S1):14-21.
|
[26] |
王盛林, 刘平怀, 曹猛. 微藻营养价值及微藻饵料的开发利用[J]. 食品工业, 2019, 40(7):275-279.
|
[27] |
朱建新, 曲克明, 刘慧, 等. 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在大菱鲆育苗中对水质调节作用的研究[J].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29(6):116-121.
|
[28] |
常洪淼. 金藻和小球藻在虹鳟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 大连: 大连海洋大学, 2022.
|
[29] |
doi: 10.1016/0044-8486(85)90062-6 URL |
[30] |
黄翔鹄, 李长玲, 刘楚吾, 等. 两种微藻改善虾池环境增强凡纳对虾抗病力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02(4):342-347.
|
[31] |
武银强. 复合微藻对海南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D]. 海口: 海南大学, 2021.
|
[32] |
谢凤行, 赵玉洁. 几种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 天津农业科学, 2006(4):18-21.
|
[33] |
doi: 10.1016/0044-8486(90)90261-K URL |
[34] |
doi: 10.1111/jfd.1992.15.issue-1 URL |
[35] |
|
[36] |
王芸, 郑宗林.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饲料与畜牧, 2013(2):18-24.
|
[37] |
doi: 10.1126/science.147.3659.747 pmid: 14242024 |
[38] |
|
[39] |
|
[40] |
doi: 10.1128/AEM.65.3.969-973.1999 URL |
[41] |
|
[42] |
席峰, 张春晓, 鲁康乐.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海月水母生存与生长的影响[J]. 饲料研究, 2019, 42(1):15-20.
|
[43] |
肖艳.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 渔业致富指南, 2021(14):12-18.
|
[44] |
戴维, 班博, 方热军.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生产方面的应用[J]. 湖南饲料, 2020(3):30-32.
|
[45] |
李士虎, 阎斌伦, 王笃彩, 等. 微生物制剂对河蟹育苗水质控制作用的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 2009, 30(3):22-26.
|
[46] |
郑陶生, 蒋艾青.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池水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3):51-53.
|
[47] |
吴翔宇. 溶藻弧菌VZ5株与芽孢杆菌BZ5株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
[48] |
江永明, 付天玺, 张丽, 等. 微生物制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35(6):998-1004.
|
[49] |
潘康成, 何明清, 刘克琳. 微生物添加剂对鲤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 饲料工业, 1997(10):42-43.
|
[50] |
丁贤, 李卓佳, 陈永青, 等. 芽孢杆菌对凡纳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 2004(6):580-584.
|
[51] |
doi: 10.1016/S0044-8486(00)00440-3 URL |
[52] |
doi: 10.1061/TACEAT.0007483 URL |
[53] |
doi: 10.1016/0043-1354(81)90158-5 URL |
[54] |
王晓焱. 藻菌共生系统微藻对黑臭水氮磷和有机物的降解研究[D]. 淄博: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55] |
王高学, 姚嘉赟, 王绥标. 复合藻-菌系统水质净化模型建立与净化养殖水体水质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6(2):22-27.
|
[56] |
doi: 10.1016/j.scitotenv.2019.135948 URL |
[57] |
|
[58] |
|
[59] |
doi: 10.1007/s00253-009-2133-2 pmid: 19636552 |
[60] |
王少沛, 曹煜成, 李卓佳, 等. 水生环境中细菌与微藻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J]. 南方水产, 2008(1):76-80.
|
[61] |
刘蕾. 戊糖乳杆菌和钝顶螺旋藻联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免疫、肠道菌群和抗病力的影响[D]. 海口: 海南大学, 2022.
|
[62] |
何明旺. 乳酸乳球菌HNL12和裂壶藻对驼背鲈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研究[D]. 海口: 海南大学, 2019.
|
[63] |
李亚丽, 甄新, 李春庚, 等. 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21, 50(11):3181-3185,3191.
|
[64] |
|
[65] |
张道勇, 赵勇胜, 潘响亮. 胞外聚合物(EPS)在藻菌生物膜去除污水中Cd的作用[J]. 环境科学研究, 2004(5):52-55.
|
[66] |
|
[67] |
doi: 10.1016/j.jhazmat.2008.03.018 pmid: 18436371 |
[68] |
doi: 10.1007/s00253-008-1825-3 pmid: 19122998 |
[69] |
张正红, 何文辉, 向天勇, 等. 菌藻共生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猪场沼液[J]. 水处理技术, 2018, 44(1):118-122.
|
[1] | 朱燕, 朱建明, 金永敏, 袁新程, 金娟, 施永海. 桃、鳖立体种养试验[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57-164. |
[2] | 范丁月, 徐慧敏, 裘丽萍, 李丹丹, 胡庚东, 范立民, 宋超, 陈家长, 孟顺龙. 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及其对渔业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0): 159-164. |
[3] | 任海英, 郑静梦, 史伟, 吴昊娣, 王康强, 俞明全, 王震铄, 王琦. 微生态制剂改良土壤对凋萎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153-157. |
[4] | 廖河庭, 郑尧, 王宁, 安树伟, 顾玲玲, 陈家长. 苏北不同地区藕虾种养模式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8): 156-164. |
[5] | 徐静, 王美琦, 邹佳霖, 林宜萌, 平文祥. 微藻共培养处理废水及其下游产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9): 159-164. |
[6] | 顾川川, 徐琰斐, 高霞婷, 张海耿. 鱼菜共生系统设计构建及运行效果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6): 147-153. |
[7] | 刘祝萍, 郑尧, 刘少贞, 廖河庭, 王宁, 孟顺龙, 陈家长, 安树伟, 顾玲玲. 三省藕虾养殖模式水环境质量监测研究及成本核算[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3): 127-137. |
[8] | 李艳萍, 徐晶莹, 魏浩, 吴书凤, 金晶, 彭启超, 周士龙, 邓祖科. 北京平谷梨园土壤环境和梨果品质调查[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4): 54-59. |
[9] | 杨泳, 史磊磊, 初禹瑶, 陈家长, 范立民, 孟顺龙. 培养基缓释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及微生物代谢状况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4): 125-132. |
[10] | 曹秋梅, 王路义, 李晓曼, 李俊达, 刘梦田, 郑瑶, 王利华. 有效微生物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124-128. |
[11] | 郝柳柳, 邓新为, 裘博文, 孙志宏. 巨菌草对七彩山鸡生长、屠宰性能及H-FABP和A-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5): 105-110. |
[12] | 钱振家, 徐金铖, 余友斌, 张成林, 刘晃. 水流对鱼类游泳行为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133-138. |
[13] | 刘艳辉, 杨炳坤, 高春山, 刘铁钢, 李秀颖, 祖岫杰. 水草密度对中华小长臂虾养殖池塘水质和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 100-105. |
[14] | 马杰, 蒋月, 张秀, 王俭. 重庆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及底泥氮磷污染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92-96. |
[15] | 王芬, 程云生, 侯冠军, 季索菲, 宋光同, 李虎, 张晔, 吴育春, 李正荣, 朱成骏, 李杰, 蒋业林. 藕鳖共作对水环境和藕鳖生长性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4): 159-16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