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34): 134-140.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026
公正1(), 宫庆涛2(
), 鹿英3, 张祥全4, 朱腾飞5, 胡希平6, 万国7, 石振利8, 张坤鹏2, 张安宁2(
)
GONG Zheng1(), GONG Qingtao2(
), LU Ying3, ZHANG Xiangquan4, ZHU Tengfei5, HU Xiping6, WAN Guo7, SHI Zhenli8, ZHANG Kunpeng2, ZHANG Anning2(
)
摘要:
采用果实解剖法以极晚熟野生毛桃为试材,逐期调查田间状态下橘小实蝇在山东地区秋冬季为害率、存在虫态及活性情况,结合当地温度数据,建立逻辑斯蒂拟合曲线,并通过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温度与果实内幼虫死亡率关系。利用土壤解剖和罩网法调查橘小实蝇越冬虫态及生存状态情况。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山东地区为害率前期平缓、后期显著增加,表现明显线性特征。随着时间的变化,1龄和2龄幼虫数量逐渐减少,3龄增加,11月23日后1龄幼虫为0,说明成虫产卵行为基本终止。11月16日开始出现死亡,11月23日迅速增加,12月7日死亡率达到100%,表明幼虫无法在果实内越冬。温度各指标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而幼虫死亡率与各温度均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说明温度极显著影响橘小实蝇幼虫死亡率。通过逻辑斯蒂方程拟合分析可知,山东地区橘小实蝇桃果内幼虫死亡的时间为11月9—17日,该拟合计算与田间实际情况相符。由秋冬季幼虫死亡率与温度指标模拟值灰色关联度可知,外界环境当日最高温度与幼虫死亡率关联度最大,其次为平均温度,而最低温度影响最小。通过对橘小实蝇越冬虫期和年度进化过程研究,认为橘小实蝇在山东地区田间状态下无法越冬,当地发生虫体仍为入侵迁移种群,防治重点应放在外防入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