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启慧, 秦圆圆, 梁媚聪, 等.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解读及对我国的建议[J]. 环境保护, 2023, 51(Z2):82-83.
|
[2] |
姜克隽. IPCC AR6:长期减排路径[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 19(2):133-138.
|
[3] |
高素华, 王培娟, 万素, 等. 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及对水稻的影响[M]. 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9:1-2
|
[4] |
岳伟, 杨太明, 陈金华. 安徽省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对一季稻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6):15811-15813.
|
[5] |
黄义德, 曹流俭, 武立权. 2003年安徽省中稻花期高温热害的调查与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1(4):385-388.
|
[6] |
马宝, 李茂松, 宋吉青, 等. 水稻热害研究综述[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S1):178-182.
|
[7] |
杨舒畅, 申双和. 水稻高温热害及其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 2016, 6(2):122-125.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5080004
|
[8] |
杜雪树, 殷得所, 査中萍, 等. 水稻高温热害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35):20-22.
|
[9] |
周俊杰.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2017:1-2.
|
[10] |
李正喜, 纪宗锐.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 25(8):33-34.
|
[11] |
许用强, 姜宁, 奉保华, 等. 水稻开花期高温热害响应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2):111-126.
doi: 10.16819/j.1001-7216.2024.230601
|
[12] |
沙修竹, 申双和, 陶苏林.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31(5):1053-1059.
|
[13] |
谢晓金, 李秉柏, 朱红霞, 等. 抽穗期高温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2(3):145-149.
|
[14] |
郭建茂, 李淑婷, 谢晓燕, 等. 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分布规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5):275-280.
|
[15] |
杨军, 李迎春, 刘丹, 等. 江西一季稻花期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19):170-175.
|
[16] |
刘文英, 孙素琴. 1959—2019年江西省一季稻热害发生特征[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20, 43(4):307-313.
|
[17] |
许航, 张鑫臻, 李俭梅, 等. 近60年湖南省夏季高温时空分布及水稻热害变化规律[J].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20(12):4153-4161.
|
[18] |
陈东东, 栗晓玮, 张璐阳, 等. 西南地区水稻高温热害时空特征及危险性[J].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8):860-871.
|
[19] |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GB/T 21985—2008,主要农作物高温危害温度指标[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
|
[20] |
许莹, 王猛, 杨太明, 等. 安徽省一季稻高温热害致灾指标研究[J]. 气象, 2020, 46(6):857-862.
|
[21] |
黄维, 郑慧林, 刘永裕, 等. 南充市一季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0):103.
|
[22] |
张梦婷, 刘志娟, 杨晓光,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主要作物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I]:东北春玉米延迟型冷害[J]. 中国农业气象, 2016, 37(5):601.
|
[23] |
谢晓燕. 苏皖地区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价[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14.
|
[24] |
TORRENCE C, COMPO G P. A practical guide to wavelet analysis[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98, 79(79):61-78.
|
[25] |
YUAN L W, YU Z Y, XIE Z R, et al. Enso signals and their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recorded by the sea-level change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Margin during 1965-2005[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9, 52(6):869-882.
|
[26] |
沈陈华. 气象因子对江苏省水稻单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5, 35(12):4155-4167.
|
[27] |
刘占明, 陈子遷, 路剑飞, 等. 广东北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及其与Nino3区SST相关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5):786-798.
doi: 10.11849/zrzyxb.2013.05.008
|
[28] |
杨炳玉, 申双和, 陶苏林, 等. 江西省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 2012, 33(4):615-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