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孙雯, 王月. 广西南部地区6县(市)水稻高温热害灾损变化及应对策略[J]. 广东农业科学, 2019,46(2):1-8. | 
																													
																						| [2] | 何洁琳, 谢敏, 黄卓, 等. 广西气候变化事实[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37(3):11-15. | 
																													
																						| [3] | 周绍毅, 徐圣璇, 黄飞, 等. 广西农业气候资源的长期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27):168-173. | 
																													
																						| [4] | 罗红磊, 何洁琳, 李艳兰,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变化特征[J]. 气候研究与应用, 2016,37(1):10-14. | 
																													
																						| [5] | 何永坤, 范莉, 阳园燕. 近50年来四川盆地东部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3(12):39-43. | 
																													
																						| [6] | 霍治国, 王石立. 农业和生物气象灾害[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9: 72-79. | 
																													
																						| [7] | 李成荃. 安徽稻作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1-31. | 
																													
																						| [8] | 陈超, 庞艳梅, 刘佳[J]. 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及灾损评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27(4):554-562. | 
																													
																						| [9] | 段骅, 杨建昌. 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26(4):393-400. | 
																													
																						| [10] | 刘博, 韩勇, 李建国, 等.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1(4):63-65. | 
																													
																						| [11] | 张桂莲, 陈立云, 张顺堂, 等. 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6,9(32):1306-1310. | 
																													
																						| [12] | 杨炳玉, 申双和, 陶苏林, 等. 江西省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 2012,33(4):615-62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2.04.021    
																																					URL
 | 
																													
																						| [13] | 张方方, 刘安国, 刘志雄. 湖北省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J]. 现代农业科学, 2009,5(16):217-221. | 
																													
																						| [14] | 杨太明, 陈金华, 金志凤, 等. 皖浙地区早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结构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9(27):97-104. | 
																													
																						| [15] | 冯玉敏, 祝必琴, 雷俊, 等. 南昌高温逼熟发生规律及其对早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35(3):287-29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403008    
																																					URL
 | 
																													
																						| [16] | 于堃, 宋静, 高苹. 江苏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与特征[J]. 气象科学, 2010,30(4):530-533. | 
																													
																						| [17] | 张倩, 赵艳霞, 王春乙.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J]. 灾害学, 2011,26(4):57-62. | 
																													
																						| [18] | 田小海, 松井勤, 李守华, 等. 水稻花期高温胁迫研究进展与展望[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18(11):2632-2636. | 
																													
																						| [19] | 简虹, 骆云中, 谢德体. 基于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的降水变化特征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6(4):217-222. | 
																													
																						| [20] | Khaled H. Hamed  . Trend detection in hydrologic data:The Mann-Kendall trend test under the scaling hypojournal[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8,349(3-4):350-363. | 
																													
																						| [21] | 何慧, 何燕, 孟翠丽, 等. 广西稻飞虱发生等级的时空变化特征[J]. 自然灾害学报, 2014,23(02):147-157. | 
																													
																						| [22] | 韩熠哲, 马伟强, 王炳赟, 等. 青藏高原近30年降水变化的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7,36(6):1477-1486. | 
																													
																						| [23] | 李艳兰, 黄卓, 谢敏. 近45年广西寒露风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3(28):117-122. | 
																													
																						| [24] | 吴昊旻, 杨羡敏, 姜燕敏, 等. 浙江省夏秋季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演变规律[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32(3):326-330. | 
																													
																						| [25] | 侯伟, 马明明, 胡德强, 等. 海口市近60a气候变化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6,37(10):2020-2027. | 
																													
																						| [26] | 何祖明, 赵景波. 山东省东部地区1961—2014年极端气温变化[J]. 自然灾害学报, 2017,26(2):12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