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28): 40-47.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5-0204
杨敏1,2(), 马晓华2, 胡青荻2, 冯磊2, 胡亚平2, 张旭乐2, 郑坚2(
)
收稿日期:
2025-03-12
修回日期:
2025-09-10
出版日期:
2025-10-05
发布日期:
2025-10-10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杨敏,女,200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化与育种。通信地址:325005 浙江省温州市雪山路334号,Tel:0577-88527225,E-mail:yymin0909@163.com。
基金资助:
YANG Min1,2(), MA Xiaohua2, HU Qingdi2, FENG Lei2, HU Yaping2, ZHANG Xule2, ZHENG Jian2(
)
Received:
2025-03-12
Revised:
2025-09-10
Published:
2025-10-05
Online:
2025-10-10
摘要:
本文围绕蝴蝶兰属植物香气特征展开综述,聚焦其香味主要成分构成、代谢合成路径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系统梳理了具香型蝴蝶兰品种资源、核心花香成分类型、香味释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主要挥发性物质代谢通路中的关键调控节点。研究证实,萜类化合物是蝴蝶兰花香成分的主要化学成分,且其释放速率受内源性昼夜节律、光信号和温度等环境因子调控。萜烯类合成酶基因(TPS)和bHLH转录因子是影响蝴蝶兰香味成分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鉴于现有研究对蝴蝶兰属植物香味成分完整代谢通路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提出未来应着力挖掘香味合成关键功能基因,构建完善的代谢调控网络模型,这将是深化蝴蝶兰花香性状遗传改良研究的重要方向。
杨敏, 马晓华, 胡青荻, 冯磊, 胡亚平, 张旭乐, 郑坚. 蝴蝶兰花香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8): 40-47.
YANG Min, MA Xiaohua, HU Qingdi, FENG Lei, HU Yaping, ZHANG Xule, ZHENG Jian. Research Progress on Floral Fragrance of Phalaenopsis spp.[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28): 40-47.
品种名称 | 香气主要成分 | |
---|---|---|
贝雷娜蝴蝶兰*(P. bellina) | 芳樟醇、香叶醇[ | |
西雷利蝴蝶兰*(P. schilleriana) | 乙酸橙花酯、橙花醇、香茅醇、乙酸香茅酯[ | |
紫纹蝴蝶兰*(P. violacea) | 榄香素、芳樟醇、香叶醇[ | |
‘06-SC-29’蝴蝶兰(P. ‘06-SC-29’) | 月桂烯、桧烯、罗勒烯、桉叶素、香柠檬烯、腰果烯[ | |
‘翠友美人’蝴蝶兰(P. ‘TsueI You Beauty’) | L-沉香醇、3,7-二甲基-1,3,7-辛三烯[ | |
‘F3’蝴蝶兰(P. ‘F3’) | α-香柑油烯、β-红没药烯、乙酸甲酯[ | |
‘诺比太平洋日落’蝴蝶兰(P. ‘Nobby’s Pacific Sunset’) | 香叶醇、芳樟醇、α-法尼烯[ | |
‘慈康宝石’蝴蝶兰(P. ‘Tzu Chiang Balm’) | 乙酸己酯、己烷-1-醇、香茅醇[ | |
‘樱桃番茄’蝴蝶兰(P. ‘Cherry Tomato’) | 1,8-桉叶素、γ-桂枝、乙酸己酯[ | |
‘彼得的骄傲’蝴蝶兰(P. ‘Peter’s Pride’) | 香桧烯、β-罗勒烯、1,8-桉叶素[ | |
‘紫蝴蝶’蝴蝶兰(P. ‘Purple Butterfly’) | 乙酸己酯、β-罗勒烯、苯乙腈[ | |
‘橙子美人’蝴蝶兰(P. ‘Orange Beauty’) | 罗勒烯、乙酸己酯、吲哚、叶乙酸酯[ | |
‘金色萨拉兄弟’蝴蝶兰(P. ‘Brother Sara Gold’) | 桉叶油素、蒎烯、香桧烯[ | |
‘紫马丁’蝴蝶兰(P. ‘Purple Martin’) | 芳樟醇、芴、邻苯二甲酸二异丁、联苯[ | |
‘H026’蝴蝶兰(P. ‘H026’) | 乙酸己酯、4-己烯-1-醇、乙酸酯、芴[ | |
‘SK16’蝴蝶兰(P. ‘SK16’) | 乙酸己酯、芴、肉豆蔻酸异丙酯、叶乙酸酯[ | |
‘SX098’蝴蝶兰(P. ‘SX098’) | 香茅醇、乙酸己酯、芴[ | |
‘SH51’蝴蝶兰(P. ‘SH51’) | 桧烯、蒎烯、桉叶醇[ | |
小兰屿蝴蝶兰*(P. equestris) | 壬醛、癸醛、对二甲氧基苯、己醛[ | |
维奇氏蝴蝶兰(P. veitchiana) | 对二甲氧基苯、癸醛、苯甲酸甲酯[ | |
安汶蝴蝶兰*(P. amaboinesis)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一心维纳斯’蝴蝶兰(P. ‘I-HsinVenus’)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路德曼蝴蝶兰*(P. luddemannia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秀美蝴蝶兰*(P. speios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苏门答腊蝴蝶兰*(P. sumatra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盾花蝴蝶兰*(P. tetraspis)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康宁蝴蝶兰*(P. corningian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羞花蝴蝶兰*(P. modest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多脉蝴蝶兰*(P. venos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华西蝴蝶兰*(P. wilsonii)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横纹蝴蝶兰*(P. fasciat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象形文字蝴蝶兰*(P. hieroglyphic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象耳蝴蝶兰*(P. gigante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斯塔基蝴蝶兰*(P. stuartia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美花蝴蝶兰*(P. pulchr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瑞氏蝴蝶兰*(P. reichenbachia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爪哇蝴蝶兰*(P. javanic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玛利亚蝴蝶兰*(P. mariae)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壮丽安娜’蝴蝶兰(P. ‘Sogo An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彩霞’蝴蝶兰(P. ‘Caixi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新黄金’蝴蝶兰(P. ‘Xinhuangjin’)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金色三色’蝴蝶兰(P. ‘Gold Tris’)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黄香’蝴蝶兰(P. ‘Yellow Scent’)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黄金甲’蝴蝶兰(P. ‘Gold Amor’)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紫水晶’蝴蝶兰(P. ‘Amethvst’)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富乐夕阳’蝴蝶兰(P. ‘Fuller Sunset’)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玉玲珑’蝴蝶兰(P. ‘Jade Linglong’)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粉嘟嘟’蝴蝶兰(P. ‘Pink Dodo’)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粉水晶’蝴蝶兰(P. ‘Pink Crystal’)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甜美粉红’蝴蝶兰(P. ‘Sweet Pinky’)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粉红美人’蝴蝶兰(P. ‘Pinky Beauty’)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品种名称 | 香气主要成分 | |
---|---|---|
贝雷娜蝴蝶兰*(P. bellina) | 芳樟醇、香叶醇[ | |
西雷利蝴蝶兰*(P. schilleriana) | 乙酸橙花酯、橙花醇、香茅醇、乙酸香茅酯[ | |
紫纹蝴蝶兰*(P. violacea) | 榄香素、芳樟醇、香叶醇[ | |
‘06-SC-29’蝴蝶兰(P. ‘06-SC-29’) | 月桂烯、桧烯、罗勒烯、桉叶素、香柠檬烯、腰果烯[ | |
‘翠友美人’蝴蝶兰(P. ‘TsueI You Beauty’) | L-沉香醇、3,7-二甲基-1,3,7-辛三烯[ | |
‘F3’蝴蝶兰(P. ‘F3’) | α-香柑油烯、β-红没药烯、乙酸甲酯[ | |
‘诺比太平洋日落’蝴蝶兰(P. ‘Nobby’s Pacific Sunset’) | 香叶醇、芳樟醇、α-法尼烯[ | |
‘慈康宝石’蝴蝶兰(P. ‘Tzu Chiang Balm’) | 乙酸己酯、己烷-1-醇、香茅醇[ | |
‘樱桃番茄’蝴蝶兰(P. ‘Cherry Tomato’) | 1,8-桉叶素、γ-桂枝、乙酸己酯[ | |
‘彼得的骄傲’蝴蝶兰(P. ‘Peter’s Pride’) | 香桧烯、β-罗勒烯、1,8-桉叶素[ | |
‘紫蝴蝶’蝴蝶兰(P. ‘Purple Butterfly’) | 乙酸己酯、β-罗勒烯、苯乙腈[ | |
‘橙子美人’蝴蝶兰(P. ‘Orange Beauty’) | 罗勒烯、乙酸己酯、吲哚、叶乙酸酯[ | |
‘金色萨拉兄弟’蝴蝶兰(P. ‘Brother Sara Gold’) | 桉叶油素、蒎烯、香桧烯[ | |
‘紫马丁’蝴蝶兰(P. ‘Purple Martin’) | 芳樟醇、芴、邻苯二甲酸二异丁、联苯[ | |
‘H026’蝴蝶兰(P. ‘H026’) | 乙酸己酯、4-己烯-1-醇、乙酸酯、芴[ | |
‘SK16’蝴蝶兰(P. ‘SK16’) | 乙酸己酯、芴、肉豆蔻酸异丙酯、叶乙酸酯[ | |
‘SX098’蝴蝶兰(P. ‘SX098’) | 香茅醇、乙酸己酯、芴[ | |
‘SH51’蝴蝶兰(P. ‘SH51’) | 桧烯、蒎烯、桉叶醇[ | |
小兰屿蝴蝶兰*(P. equestris) | 壬醛、癸醛、对二甲氧基苯、己醛[ | |
维奇氏蝴蝶兰(P. veitchiana) | 对二甲氧基苯、癸醛、苯甲酸甲酯[ | |
安汶蝴蝶兰*(P. amaboinesis)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一心维纳斯’蝴蝶兰(P. ‘I-HsinVenus’)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路德曼蝴蝶兰*(P. luddemannia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秀美蝴蝶兰*(P. speios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苏门答腊蝴蝶兰*(P. sumatra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盾花蝴蝶兰*(P. tetraspis)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康宁蝴蝶兰*(P. corningian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羞花蝴蝶兰*(P. modest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多脉蝴蝶兰*(P. venos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华西蝴蝶兰*(P. wilsonii)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横纹蝴蝶兰*(P. fasciat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象形文字蝴蝶兰*(P. hieroglyphic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象耳蝴蝶兰*(P. gigante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斯塔基蝴蝶兰*(P. stuartia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美花蝴蝶兰*(P. pulchr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瑞氏蝴蝶兰*(P. reichenbachia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爪哇蝴蝶兰*(P. javanic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玛利亚蝴蝶兰*(P. mariae)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壮丽安娜’蝴蝶兰(P. ‘Sogo Ann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彩霞’蝴蝶兰(P. ‘Caixia’)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新黄金’蝴蝶兰(P. ‘Xinhuangjin’)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金色三色’蝴蝶兰(P. ‘Gold Tris’)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黄香’蝴蝶兰(P. ‘Yellow Scent’)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黄金甲’蝴蝶兰(P. ‘Gold Amor’)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紫水晶’蝴蝶兰(P. ‘Amethvst’)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富乐夕阳’蝴蝶兰(P. ‘Fuller Sunset’)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玉玲珑’蝴蝶兰(P. ‘Jade Linglong’)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粉嘟嘟’蝴蝶兰(P. ‘Pink Dodo’)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粉水晶’蝴蝶兰(P. ‘Pink Crystal’)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甜美粉红’蝴蝶兰(P. ‘Sweet Pinky’)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
‘粉红美人’蝴蝶兰(P. ‘Pinky Beauty’) | 花香主要成分尚不明确[ |
种类 | 常见物质 | |
---|---|---|
萜类 | 单萜(C10) | 芳樟醇(linalool)、香叶醇(geraniol)、柠檬烯(limonene)、香桧烯(sabinene)、桉叶素(eucalyptol)、桉叶醇(eugenol)、橙花醇(nerol)、香茅醇(citronellol)、罗勒烯(ocimene)、月桂烯(myrcene)、腰果烯(cascarillene)、β-顺式-罗勒烯(β-cis-ocimene) |
倍半萜(C15) | α-香柑油烯(α-bisabolene)、β-红没药烯(β-caryophyllene)、β-榄香烯(β-elemene) | |
苯丙酸/苯环类化合物 | 苯乙醛(phenylacetaldehyde)、苯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吲哚(indole)、芴(fluorene)、联苯(biphenyl)、对二甲氧基苯(p-dimethoxybenzene) | |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 乙酸甲酯(methyl acetate)、乙酸己酯(hexyl acetate)、己烷-1-醇(hexane-1-ol)、壬醛(aldehyde C-9)、癸醛(capraldehyde)、己醛(hexanal)、叶乙酸酯(leaf acetate)、肉豆蔻酸异丙酯(isopropyl myristate) |
种类 | 常见物质 | |
---|---|---|
萜类 | 单萜(C10) | 芳樟醇(linalool)、香叶醇(geraniol)、柠檬烯(limonene)、香桧烯(sabinene)、桉叶素(eucalyptol)、桉叶醇(eugenol)、橙花醇(nerol)、香茅醇(citronellol)、罗勒烯(ocimene)、月桂烯(myrcene)、腰果烯(cascarillene)、β-顺式-罗勒烯(β-cis-ocimene) |
倍半萜(C15) | α-香柑油烯(α-bisabolene)、β-红没药烯(β-caryophyllene)、β-榄香烯(β-elemene) | |
苯丙酸/苯环类化合物 | 苯乙醛(phenylacetaldehyde)、苯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吲哚(indole)、芴(fluorene)、联苯(biphenyl)、对二甲氧基苯(p-dimethoxybenzene) | |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 乙酸甲酯(methyl acetate)、乙酸己酯(hexyl acetate)、己烷-1-醇(hexane-1-ol)、壬醛(aldehyde C-9)、癸醛(capraldehyde)、己醛(hexanal)、叶乙酸酯(leaf acetate)、肉豆蔻酸异丙酯(isopropyl myristate) |
[1] |
许文杰, 娄千, 陈启桢, 等. 基于全基因组的栀子花香成分合成TPS基因系统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 2024, 42(1):85-95.
|
[2] |
孔滢, 孙明, 潘会堂, 等. 花香代谢与调控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4(2):146-154.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晁慧娟, 董凤军, 张颖, 等. 蝴蝶兰栽培管理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 2015, 35(16):36-40.
|
[11] |
谢光明, 李秀梅, 刘进平. 海南发展观赏石斛兰的优势与对策[J]. 热带农业工程, 2022, 46(4):43-46.
|
[12] |
杨志娟, 张孟锦, 李劲松, 等. 蝴蝶兰的育种现状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2,15:6-89.
|
[13] |
肖文芳, 李佐, 陈和明, 等. 基于HS-SPME-GC-MS的4种不同蝴蝶兰种质资源花朵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26(3):38-52.
|
[14] |
|
[15] |
毛立彦, 韦勇杰, 覃茜, 等. 国内花卉花香基因研究进展[J].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7(3):68-71.
|
[16] |
金蕾, 张大生, 刘卓星, 等. 植物花香产生的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23):51-59.
|
[17] |
肖文芳, 李佐, 陈和明, 等. 大叶蝴蝶兰花朵挥发性成分测定[J]. 热带农业科学, 2020, 40(4):82-87.
|
[18] |
|
[19] |
|
[20] |
张序, 姜远茂, 彭福田, 等. ‘红灯’甜樱桃果实发育进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6):1222-1228.
|
[21] |
杨淑珍, 范燕萍. 蝴蝶兰2个品种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9(1):114-116.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童妍, 张燕萍, 胡美娟, 等. 蝴蝶兰新型杂交品种挥发性成分分析[J]. 广西植物, 2023, 43(6):1016-1026.
|
[27] |
|
[28] |
|
[29] |
|
[30] |
陈和明, 吕复兵, 李佐, 等. 基于表型性状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分类[J]. 中国园艺文摘, 2017, 33(2):1-7.
|
[31] |
|
[32] |
吕复兵, 陈和明, 肖文芳, 等. 蝴蝶兰新品种‘香玉’[J]. 园艺学报, 2024, 51(S1):159-160.
|
[33] |
章杨婷, 张燕萍, 黄静妍, 等. 一心维纳斯蝴蝶兰花香物质合成相关基因RT-qPCR内参基因筛选[J].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44(11):2188-2195.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3.11.006 |
[34] |
高晓芬, 杨文斌, 张黎. 低温胁迫对香花蝴蝶兰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4(12):59-65.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张甜甜, 郑炳松, 袁虎威, 等.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合成与代谢途径及其释放与感知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 35(6):1068-1080.
|
[41] |
|
[42] |
马转转, 庞潇卿, 谌容, 等.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研究进展[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608-615.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廖毓森, 林少青, 陈钦常, 等.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植物香气影响的研究进展[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39(4):46-56.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李莹莹. 萜烯类与苯丙酸类花香挥发物的生物合成与调节[J]. 生物技术, 2012, 22(2):86-91.
|
[56] |
岳远征, 胡宏敏, 刘家伟, 等. 桂花OfMYB1R47转录因子在芳香挥发物形成过程中的功能分析[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3):465-474.
|
[57] |
马迪, 肖文芳, 李佐, 等. 兰科植物花香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6):52-6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928 |
[58] |
|
[59] |
李昌珠, 李正茂. 植物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 2009, 36(6):45-49.
|
[60] |
王利民, 符真珠, 高杰, 等. 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调控[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 39(1):254-258.
|
[61] |
pmid: 16247561 |
[62] |
李莹莹. 花香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影响因素[J]. 北方园艺, 2012(6):184-187.
|
[63] |
肖文芳, 李佐, 尤毅, 等. 蝴蝶兰转基因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39(24):168-170.
|
[64] |
孔兰, 樊荣辉, 林榕燕, 等. 杂交兰花色花香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录组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41(1):86-95.
|
[65] |
|
[66] |
|
[67] |
|
[1] | 姚卫格, 樊丽, 孙蕊, 康杰, 葛菁萍. 细胞外囊泡在农业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6): 88-93. |
[2] | 赵芳, 高运青, 高韶斌, 郑丽珍, 李姝彤, 尚启兵, 徐东旭, 关翔宇. 河北省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23-29. |
[3] | 刘峰峰, 毕庆文, 张国超, 何结望, 孙福山, 代英鹏. 带茎采烤上部烟叶品质的关键影响指标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4): 126-133. |
[4] | 叶田会, 杨雪, 姜超强, 杨建春, 闫芳芳, 杨兴有, 祖朝龙, 阎轶峰. 攀枝花不同海拔烟区烟叶质量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4): 144-148. |
[5] | 吴月娥, 段海燕, 姜恭好. 有色稻米及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4): 19-24. |
[6] | 李静, 李海霞, 李正华, 郭成博, 王艳敏, 孙培琳, 白卉. 丁香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4): 74-83. |
[7] | 罗静, 杜珊珊, 孙绘健, 姚青青, 何忠盛, 王东力. 陆地棉种质资源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3): 25-35. |
[8] | 唐桂梅, 黄国林, 赵凡, 刘洋, 张力, 李卫东, 肖晓玲. 药茶用菊花扦插效果的量化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3): 42-47. |
[9] | 张钰婧, 张庆奥, 贺宇欣, 谭霄, 谭博. 模拟深地封闭环境中本氏烟草环境敏感期动态演变与适应性调控规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7): 135-141. |
[10] | 张厅, 张娟, 王小萍, 熊元元, 王云, 李春华, 唐晓波, 刘晓. 不同组合干燥方式对黑毛茶品质及香气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5): 144-152. |
[11] | 张哲娴, 覃章辉, 张乔会, 万海英, 殷红清. 不同种源玄参形态结构和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5): 49-53. |
[12] | 王海霞, 梁培鑫, 魏建华, 刘尚敏, 许强, 余娟娟, 李国山, 马忠孝. 打顶方式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5): 9-15. |
[13] | 刘永秀, 赵颖, 徐玲, 袁圆, 昂磊, 罗静, 杨涛, 张清华, 徐叶菊, 张石来. 多年生稻苗期耐盐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3): 1-9. |
[14] | 马前涛, 田文涛, 温婕, 马智斌, 张云娟, 赵丽菊, 禹昊辰, 刘宛, 宋志姣. 错季番茄品种在潞江坝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2): 47-56. |
[15] | 肖子曼, 郝汉驰, 范海津, 贺汝婧, 肖艳松, 李小慧, 刘勇军, 龙坚, 侯红波, 彭佩钦.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湘南烟—稻轮作烟区土壤质量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0): 80-9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