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赫, 李文宽, 赵晓临, 王兴兵. 鸭绿江中下游鱼类开发利用研究概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141-146. |
[2] |
刘晓航, 马树庆, 赵晶, 全虎杰, 邓奎才, 柴庆荣. 东北粳稻产量对孕穗期不同时段低温的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91-98. |
[3] |
邓新为, 刘萌, 刘世鹏. 施肥对山地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2): 78-82. |
[4] |
王谢, 杨巧, 曾其国, 张建华, 黎景锐, 李一然, 祝钰虹. 1999—2018年四川省耕地时空格局演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6): 110-116. |
[5] |
李宇其, 王秀荣. 山地公园苔藓植物景观适宜性评价研究——以贵阳观山湖公园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0): 42-48. |
[6] |
张如明, 李亦然, 李泽东, 曹振, 张永涛. 基于TOPSIS原理的石灰岩山地不同树种景观与生态效益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4): 83-89. |
[7] |
高伟, 刘淑娟, 郭慧娟, 张树伟, 常丽芳, 闫金龙, 李欣. 小麦族植物分类及开发利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8): 1-5. |
[8] |
章明奎. 亚热带山地垂直带土壤发生的讨论[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3): 66-73. |
[9] |
杜振宇, 葛忠强, 梁燕, 李宗泰, 吕雷昌, 王清华. 林分密度对鲁中山地侧柏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2): 19-25. |
[10] |
李峰, 于国民, 董相军, 王艳军, 魏彦军, 盖树鹏. 内蒙古桦木沟林场不同地貌野生花卉资源分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2): 26-30. |
[11] |
黄亚玲, 鲁志港, 何涛, 吕晓帆, 王紫睿, 李厚华. 渭河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3): 94-102. |
[12] |
杨进成, 刘坚坚, 林姣姣, 胡新洲, 安正云, 李红彦, 瞿观, 封军华, 柏跃才, 吴志林, 施立安, 李铷. 低纬高原山区不同播期对免耕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0): 18-24. |
[13] |
刘亚,王盼,周钰鸿,陈江芳,陈子林. 基于AHP法的浙江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3): 58-63. |
[14] |
杨进成,胡新洲,沈祥宏,李 祥,刘坚坚,施立安,黄彬彬,杨占忠,张云明,张玉荣,李红彦,安正云. 不同氮肥用量对免耕山地油菜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8): 11-16. |
[15] |
杨进成,陶春红,刘坚坚,李 祥,瞿 观,胡新洲,李灶福,封军华,李艳兰,安正云,李红彦,李 铷. 不同化除处理对免耕山地油菜杂草防效及其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8): 128-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