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Tan M H, Li Y Y.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cropland at the global level from 1992 to 2015[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 10(3):235-245.
doi: 10.5814/j.issn.1674-764x.2019.03.001
URL
|
[2] |
张茂茂, 张雪松, 何炬, 等. 基于村域尺度的鄂北地区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湖北省随县厉山镇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24(9):179-189.
|
[3] |
瞿如一. 2010—2015年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昆明:云南财经大学, 2019.
|
[4] |
卫新东, 宋林韩, 王筛妮, 等. 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21, 28(2):326-334.
|
[5] |
赵其国, 周生路, 吴绍华, 等. 中国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J]. 土壤学报, 2006, 43(4):662-672.
|
[6] |
邹正, 冰颖. 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8, 4(12):142-143,146.
|
[7] |
达捷. 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2, 27(2):45-46.
|
[8] |
晏蔚楠, 夏建国, 辜莉娟, 等. 四川省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11增刊):215-218.
|
[9] |
吴学刚. 浅谈四川区域划分[J]. 四川省情, 2007(6):34-35.
|
[10] |
梁治平, 周兴.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研究综述[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S1增刊):22-26.
|
[11] |
潘世东, 张卉. 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以安徽省宣州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49(1):60-65,69.
|
[12] |
李黎, 王会豪, 王玉贵. 四川省县域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0(8):70-75.
|
[13] |
胡悦琴, 马燕飞, 张伟科. 中国陆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学学报, 2020, 10(4):26-35.
|
[14] |
朱慧, 焦广辉, 王哲, 等. 新疆31年来耕地格局时空演化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9(2):185-190,197.
|
[15] |
孙田罗, 周文佐, 何万华, 等. 2000—2016年四川省耕地种植指数时空变化及其自然潜力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8):1206-1216.
|
[16] |
杨元智, 李建华, 向冬蕾, 等. 云南省耕地自然等分布特征[J]. 农业工程, 2020, 10(6):78-82.
|
[17] |
蒋乾, 王海力. 四川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23):164-166,170.
|
[18] |
赵颖文, 李晓. 四川省粮食生产基本态势、主要影响因素与发展建议[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0):13-19.
|
[19] |
王亚萍, 张社梅, 葛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四川省玉米产业转型发展策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7):172-177,182.
|
[20] |
郭健斌, 曾维莲, 袁庆娟, 等. 1978—2017年西藏耕地面积变化态势及驱动力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 14(3):100-105.
|
[21] |
陈阳. 县域尺度下农业人口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初探—以四川省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9: 11.
|
[22] |
吴冬林, 何伟, 李政, 等. 基于DEA-ESDA的四川省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3(2):270-276.
|
[23] |
杨成凤, 韩会然, 李伟, 等. 四川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J]. 经济地理, 2014, 34(7):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