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次旺顿珠, 杜军, 次旺, 平措桑旦.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99-105. |
[2] |
苏利军, 潘耀婷. 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光热性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 106-118. |
[3] |
次央, 洛桑平措, 罗布. 1973—2017年藏北高寒牧区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7): 99-104. |
[4] |
祁栋林, 裴玉芳, 晁红艳, 赵慧芳, 苏文将. 青海省海东市不同等级降水和旱涝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4): 101-112. |
[5] |
王海梅, 萨日娜, 刘昊, 肖芳. 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5): 99-105. |
[6] |
谭孟祥, 何燕, 王莹, 欧钊荣, 黄荣成. 1958—2018年广西早稻高温热害时空变化规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9): 107-113. |
[7] |
廖要明, 黄大鹏. 雄安新区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3): 99-105. |
[8] |
沈文忠,赵伟荣,张绪美,朱昊,杨小丽,吴赟,曹亚茹. 太仓市水稻和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估算[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5): 1-10. |
[9] |
陈其旭. 南京浦口夏季强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3): 124-130. |
[10] |
魏萍. 2002—2017年黄河谷地旱地土壤水分变化趋势[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3): 72-77. |
[11] |
陆广彦,马军,李广文. 1961—2016年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气温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3): 97-102. |
[12] |
王秀丽,孙君茂,马云倩. 2001-2016年以来马铃薯生产成本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0): 20-28. |
[13] |
加勇次成,次旺顿珠,措姆. 气候变化背景下羌塘自然保护区冰雹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8): 103-109. |
[14] |
胡安霞,孙秀邦,李 龙. 宣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4): 113-117. |
[15] |
次旺顿珠,杜军,旦增措杰. 1971-2017年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干旱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0): 118-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