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畜牧 动物医学 蚕 蜂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不同生态区梨树传粉昆虫调查及其优势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研究
    郭媛, 武文卿, 张旭凤, 张云毅, 宋怀磊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 (6): 127-13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190900643  
    摘要 + 576 )   HTML 4 )    PDF ( 1227KB )( 121 )   

    为探究梨优势传粉昆虫,在对山西省平川区和近山区的梨树野生传粉昆虫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野生传粉昆虫的种类、数量及其访花行为。结果表明,2个调查样地访花昆虫共有4目15科22种。近山区传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较平川区丰富。近山区优势传粉昆虫为中华蜜蜂、毛附黑条蜂、黄胸地蜂。3个蜂种均喜欢访问树干中上部花朵;中华蜜蜂访问上部花、中部花、下部花的比例分别为36.9%、51.1%、12.0%;毛附黑条蜂访问上部花、中部花、下部花的比例分别为46.5%、38.0%、15.5%;黄胸地蜂访问上部花、中部花、下部花的比例分别为41.2%、37.6%、21.2%。中华蜜蜂[(11.95±0.87)朵/min]和毛附黑条蜂[(12.52±2.16)朵/min]的传粉频率显著高于黄胸地蜂[(6.64±0.56)朵/min],中华蜜蜂是梨传粉的理想昆虫。研究可为明确山西省梨树野生传粉昆虫现状、建立野生传粉昆虫数据库及梨授粉用蜂提供理论依据。

    外源植物激素对羊草开花习性及结实特征的影响
    韩忠海,李晓宇,张继涛,穆春生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35): 124-12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90061  
    摘要 + 385 )      PDF ( 1328KB )( 106 )   
    为了提高羊草有性结实能力和提高羊草种子产量及质量,在羊草人工草地于羊草拔节期(5月19日)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KT),研究植物激素对羊草开花习性和结实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羊草开花习性及结实特征影响不同。低浓度(75 mg.L-1)GA3通过增加盛花期后期开花数以及上午9:00前的小花开放数量,来增加开花总数和结实数,并最终显著增加了单穗种子重(P<0.05)。在盛花期内,150 mg.L-1的KT没有显著影响羊草单穗开花数,但最终显著增加了羊草单穗结实数和种子重(P<0.05)。75 mg.L-1浓度的IAA对羊草开花数、结实数和种子重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羊草拔节期,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GA3和KT对羊草开花习性和结实特征有显著促进作用。
    不同浓度的鸡粪溶液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代旭,王越凡,余杰,王立新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33): 146-15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60089  
    摘要 + 506 )      PDF ( 1191KB )( 120 )   
    本文探究了光合细菌能否在鸡粪溶液中生长以及其生长的最适鸡粪浓度。首先,把鸡粪处理成适合使用的溶液,按等差的方法配置成不同浓度培养基培养光合细菌并通过多种方法检验记录数据。根据前7天的数据对比分析显示,培养基浓度为18%和 20%之时光合细菌浓度分别为8.2×109个/mL和7.8×109个/mL差异不显著且明显高于鸡粪浓度为16%的组别,极高于对照组和鸡粪浓度为10%、12%、14%、20%、22%、24%的组别,在浓度为18%和20%的培养基中的菌落大小也是稍大于其他浓度的菌落大小。综上证明光合细菌可以在经过处理的鸡粪溶液中生长以及其最适合生长的鸡粪溶液的浓度在18%和20%左右。
    茶渣资源再利用研究概况
    谢月琴,罗君谊,陈婷,习欠云,张永亮,孙加节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33): 141-14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60083  
    摘要 + 438 )      PDF ( 1142KB )( 307 )   
    为了探寻茶渣的再利用情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对茶渣再利用的研究,结论是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茶渣在工业和农业领域的的再利用趋于饱和,但是在畜牧领域的研究甚少,还尚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因此,今后还需把研究方向朝向畜牧行业。本研究首先简要的概括了茶渣的来源和成分,随后详细地阐述以了茶渣在工业、农业和畜牧业三个领域的应用概况,着重介绍了茶渣作为动物饲料在畜牧业方面的研究,最后以茶渣现有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王老吉茶渣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应用展望,希望对今后王老吉茶渣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饲用苎麻与饲用玉米不同比例混合青贮的研究
    郑霞,侯振平,戴求仲,陈青,吴端钦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33): 137-14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50151  
    摘要 + 398 )      PDF ( 1184KB )( 93 )   
    将鲜饲用苎麻与全株饲用玉米按质量比分别为100:0(CON)、90:10(R10)、80:20(R20)和60:40 (R40)贮存45 d后,进行感官评价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旨在考察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适宜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混合青贮随着苎麻比例的增加,气味打分下降,但是各处理的综合感官评价均为1级优等;苎麻添加组的pH值、粗蛋白质(CP)及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其总能值(GE)(P<0.05);R20和R40组的干物质采食量高于CON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且混合处理对相对饲用价值(RFV)、有机物质消化率(OMD)、总可吸收营养物质(TDN)及净能(NE1)等也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鲜饲用苎麻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适宜占比为20%~40%。
    吉林省生猪生产水足迹时空分异及优化布局研究
    程婧茹,秦丽杰,侯希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32): 126-13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100043  
    摘要 + 370 )      PDF ( 2021KB )( 110 )   
    生猪养殖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和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及水环境污染影响较大。水足迹区别于传统的取水指标,既可用于核算畜牧业耗水量,也可用于衡量畜牧业产生的水污染。为了研究吉林省生猪生产和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及水环境的影响,基于水足迹理论及核算方法,对2000-2016年生猪生产水足迹进行量化,分析其绿水足迹、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及总水足迹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6年吉林省生猪的总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其中绿水足迹呈上升趋势,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吉林省各县(市、区)生猪绿水足迹、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和总水足迹的空间分布总体为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最低,地域差异明显。因此,吉林省生猪养殖应优化布局,中部地区生猪养殖应大力发展,东部地区适当增加,而西部地区需加以控制。
    不同基因型饲用甜菜生长动态研究
    王方,刘建华,冉生斌,马小黎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32): 147-15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90130  
    摘要 + 357 )      PDF ( 1550KB )( 71 )   
    为解决畜草失衡,机械化、规模化发展饲用甜菜提供理论依据。对5个不同基因型饲用甜菜品种生长指标及根体产量和锤度进行动态研究,并对根体产量和锤度与8个主要指标进行灰色相关度分析。结果表明:叶柄厚度和产量是影响锤度的主导因素;株高和幼苗百株重是饲用甜菜产量的主导因素;叶片数作为饲用甜菜一项重要指标,他不仅影响根体锤度,也影响根体的产量。多倍体品种在改良饲用甜菜苗期抗逆性和提高根体含糖量过程中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饲用3号’综合指标表现较为突出,并且产量在参试品种中位居第一(12034.56 kg/亩),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NaCl胁迫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晓春,高婷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32): 135-14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60088  
    摘要 + 491 )      PDF ( 1954KB )( 118 )   
    为研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的NaCl盐浓度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萌发期的室内发芽鉴定,通过对不同盐浓度下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及根、茎、苗高等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盐胁迫下(0.2%,0.4%,0.6%),多数品种(13个品种)都能保持较高的发芽能力(89%以上);而当盐浓度达到0.8%时,各品种发芽能力有了较大差别。同时,开始出现畸形苗,是开展苜蓿萌发期耐盐(NaCl)鉴定时最适的起点浓度。耐盐能力越强的品种,畸形苗出现的比例越少。随着盐浓度的增大,毒害作用越大,很多已萌发植株的根失活,而苗越长的植株虽然根已失活,但个别苗会从根茎处发出新根,增加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耐盐较强的品种有:‘岩石’、‘中苜1号’、‘陇东’、‘中苜3号’、‘DS310FY’。本试验的开展,为紫花苜蓿耐盐碱品种快速筛选及盐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和培育较耐盐的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外泌体调控卵泡中母细胞发育的研究进展
    胡军和,唐涛,谭显胜,曾智,吴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27): 153-15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40029  
    摘要 + 509 )      PDF ( 1223KB )( 144 )   
    为了探究外泌体在卵泡中调控卵母细胞生长发育以及后续受精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归纳了最近外泌体泡的文献。首先综述了外泌体的组成和功能,其次在此基础上选择重点阐述外泌体在卵泡中如何调控卵母细胞与卵泡体细胞的互作机制,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外泌体介导精卵结合的调控机制。从而得出了外泌体在卵泡中通过其中包含的蛋白和RNA等物质调控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结论,建议在研究卵母细胞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方面应该重视对于外泌体的研究。最终,首次统性论述了外泌体对于卵母细胞的发育的影响,期望对于研究同行有一定的意义。
    酵母培养物对鹌鹑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胡影,曹云芳,樊琼,王灏琦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24): 144-14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9030075  
    摘要 + 533 )      PDF ( 1236KB )( 173 )   
    [目的]为了研究酵母培养物对鹌鹑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日龄朝鲜龙城系鹌鹑720羽,随机分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0.15%和0.2%的酵母培养物,试验期42d。[结果]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和Ⅲ组均能显著提高鹌鹑1-21d、22-42d和1-42d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显著提高21d和42d鹌鹑法氏囊指数和42d鹌鹑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均能显著降低21d鹌鹑盲肠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试验Ⅱ组和Ⅲ组能显著增加乳酸杆菌数量,且试验Ⅰ组和Ⅲ组组间差异亦显著;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均能显著降低42d鹌鹑盲肠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提高乳酸杆菌数量,试验Ⅰ组和Ⅲ组组间差异均显著。[结论]说明酵母培养物提高鹌鹑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的菌群结构。适宜添加量为0.15%。
    Wnt7a和孕酮受体在人工受精奶牛受孕前后表达规律研究
    谢云浩#,王彦平#,杨佐君,郭勇,王相国,倪和民,付博凡,麻柱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24): 138-14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9030016  
    摘要 + 458 )      PDF ( 1296KB )( 80 )   
    旨在筛选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标志因子,将奶牛早期妊娠检测时间窗口提前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北京某牛场选10头荷斯坦奶牛,在输精后第1、4、7、10、13、16、19天取血,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Wnt7a和PR的表达趋势和变化规律。通过直检对10头荷斯坦奶牛的怀孕检测,其中有7头受孕3头未受孕。通过检测受孕和未孕的奶牛血液中Wnt7a基因和PR基因的表达量,发现Wnt7a基因在受孕奶牛血液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未孕奶牛,特别是输精后第7天受孕奶牛的表达量显著增高,Wnt7a的蛋白质水平表达呈现出类似趋势;PR基因在全部10头奶牛中呈现出从输精后第一天表达开始降低,并一直维持一个很低的表达状态。Wnt7a具有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标志因子的潜质,其优势在于将检测窗口提前到输精后的第7天;PR不具有作为标志因子的优势。通过探究影响早期妊娠的相关因子变化规律,可以为孕检的时间窗口提前到早期妊娠阶段提供理论依据。
    补充营养对管氏肿腿蜂繁育效果的影响
    田春景,秦小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23): 131-13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30013  
    摘要 + 398 )      PDF ( 1156KB )( 73 )   
    为了探明补充营养是否对管氏肿腿蜂雌蜂的寄生率、子代蜂数量和生育历期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单管饲养法,研究了外源营养对管氏肿腿蜂繁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不同营养后,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和子代蜂数量有显著影响,寄生蜂母蜂是否补充营养对其子代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产卵量、繁蜂量、雌雄比以及发育历期,10%葡萄糖是最佳营养源。
    我国牛冷冻精液质量性状的评估与分析
    赵俊金,王振云,金穗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18): 160-16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30008  
    摘要 + 544 )      PDF ( 1153KB )( 121 )   
    为进一步探索冷冻精液的质量提高与技术关键,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各牛冷冻精液生产企业1720头份精液样品进行了质量分析,涉及品种有奶牛、肉牛类(包括乳肉兼用、黄牛、牦牛等)和奶水牛等。结果:剂量值(0.20±0.008)mL、活力(40.9±2.3)%、每剂量前进运动精子数(1224.3±291.7)万个、畸形率(12.6±3.8)%、细菌菌落数(38.9±192.7)个。年度间比较,活力呈不规则的起伏变化;畸形率2016年均值显著低于前二个年度,分别下降0.8%和1.3%,3个年度间均差异显著(P<0.05),细菌菌落数2014年显著高于其他二个年度(P<0.05);品种间比较,奶牛活力分别高于奶水牛0.5%、肉、兼用牛0.2%(P<0.05),奶水牛与肉牛及兼用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奶水牛畸形率分别高于奶牛1.9%、肉用牛0.9%,均差异显著(P<0.05),前进运动精子数,奶水牛最高,奶牛最低,品种间均差异显著(P<0.05);生产企业间比较,活力、前进运动精子数、畸形率均分别存在不同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反映了目前国内牛冷冻精液的质量概况,为冷冻精液的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14份小黑麦资源在青海民和地区的适应性试验
    阿啟兰,魏小星,贾志锋,马祥,周青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18): 154-15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120081  
    摘要 + 492 )      PDF ( 1264KB )( 250 )   
    [目的]为获得适宜在青海民和地区种植的小黑麦品种,[方法]在当地进行国内外小黑麦品种的适应性试验,测定其生育期、株高、出苗率、发芽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国内的小黑麦品种比国外的品种生育期短2-10 d;株高相比较而言“Pingpong”最高,达164.3cm,其次是“中饲1048”(158.07cm)和“中饲3241”(153.50cm);出苗率“中饲1048”最高,为60.67%;综合发芽指标及千粒重分析表明, “中饲1048”最高,“中饲3241”次之,在该地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结论]因此,“Pingpong”、“中饲1048”和“中饲3241”三个品种可以作为该地区种植的推荐品种。
    晋北地区饲草燕麦生长动态及最佳收割期研究
    刘建宁,石永红,吴欣明,郭璞,方志红,贾会丽,张燕,池惠武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17): 107-11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60001  
    摘要 + 421 )      PDF ( 1291KB )( 264 )   
    对饲草燕麦不同生育期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营养成分以及饲料相对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晋北旱作条件下,饲草燕麦从孕穗期到蜡熟期株高增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鲜干比、茎叶比、干草产量变化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孕穗期最低,蜡熟期最高。鲜草产量乳熟期达到最高,为33777.78㎏/hm&amp;amp;lt;sub&amp;amp;gt;2&amp;amp;lt;/sub&amp;amp;gt;。干草产量从孕穗期持续增加,蜡熟期达到最高,为10184.71㎏/hm&amp;amp;lt;sub&amp;amp;gt;2&amp;amp;lt;/sub&amp;amp;gt;。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开花期最高,为10.00%,蜡熟期最低,为7.07%。饲料相对值(RFV)乳熟期最高,为95.85,蜡熟期次之,为86.03。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晋北地区旱作条件下,饲草燕麦在调制青贮饲料时应在开花期至乳熟期收割;调制干草时应在乳熟期至蜡熟期收割。
    4种粪便检查方法在球虫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李翔程,韩利方,孙晨阳,王天奇,闫文朝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17): 102-10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30091  
    摘要 + 522 )      PDF ( 1240KB )( 106 )   
    为了评价不同粪便检查方法在球虫病预防性检测和临床病例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在无球虫鸡新鲜粪便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模拟临床样品,共8个梯度,然后用改进型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饱和氯化钠溶液漂浮法和改进型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进行检测和计数。结果显示,改进型直接涂片法检测下限为6000个/g,水洗沉淀法检测下限为3000个/g,这两种方法镜下检测均有大量杂质。饱和氯化钠溶液漂浮法检测下限为100个/g,改进型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检测下限为300个/g,二者镜下视野中杂质含量均较少。添加回收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型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平均回收率为82.2%,平均变异系数为3.7%;3~5 g为最佳检测粪样重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综合考虑,改进型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是一种理想可靠的球虫病临床检测方法,在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球虫病防控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不同鸭品种在“稻鸭共作”系统中的行为学差异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罗璇,安晨,路璐,周贝贝,曹正锋,戴网成,沈晓昆,徐琪,赵文明,陈国宏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15): 159-16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9010081  
    摘要 + 526 )      PDF ( 1604KB )( 222 )   
    为探究鸭在稻田间的运动规律,揭示不同鸭品种在田间的行为学差异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稻鸭共作试验田9块(766 m2/块),按225只/hm2分别放入役用鸭(绿头野鸭♂?金定鸭♀)、金定鸭、白改鸭等3个鸭品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用连续观察法记录鸭在每天的5:00—20:00时间段内在田间的游动、休息、采食等行为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连续观察5天。经观察发现,鸭田间活动高峰一般是在早上5:00—7:00,8:00—11:00以及15:00—18:00等时间段,役用鸭和金定鸭每天的活动时间分别为324.50 min(36.06%),315.75 min(35.08%),极显著高于白改鸭264.50 min (29.39%) (P<0.01)。采用役用鸭、金定鸭、白改鸭进行稻鸭共作后,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75%,20.14%和10.89%。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鸭游动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结实率、理论产量与游动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9,P<0.01;r=0.858,P<0.01),千粒重、实际产量与游动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627,P<0.05;r=0.767,P<0.05)。研究结果表明:役用鸭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最好,且发现游动时间可作为影响稻鸭共作水稻产量的重要评价指标。该研究结果为稻鸭共作鸭品种的筛选以及稻鸭共作系统水稻产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我国生态草牧业政策梳理及评价
    赵哲,刘雨,陈建成,白羽萍,苗毅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9): 132-13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7110074  
    摘要 + 841 )      PDF ( 1157KB )( 383 )   
    草牧业是以草为基础的畜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和草业基础上提升的新型生态草畜产业。我国草原面积近60亿亩,草地畜牧业发展拥有巨大潜力,如何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前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与挑战。本研究借鉴柳卸林的政策分析框架,梳理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颁布的草牧业政策,并基于呼伦贝尔地区的农、牧户调研,辨识草牧业发展的政策缺口,厘清当地生态草牧业发展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困境,为长期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发酵床养殖模式下鸡生长性状、肉品质及屠宰性能的研究
    陈长宽,金崇富,杨智青,陈应江,时凯,侯福银,冶冬阳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8): 102-10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20023  
    摘要 + 425 )      PDF ( 1285KB )( 147 )   
    本研究以肉鸡为研究对象,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鸡生长性状、肉品质及屠宰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生长性状:第一批次5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 9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第三批次5、6、9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 8、10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5)。肉品质:在胸肌品质中:第二批次失水率网上平养模式极显著低于发酵床模式(P<0.01)。第三批次水分网上平养模式显著低于发酵床模式(P<0.05);粗蛋白网上平养模式极显著高于发酵床模式(P<0.01)。在腿肌品质中:第一批次PH值发酵床模式极显著低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剪切力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5)。结论①发酵床养殖模式下鸡体重优于网上平养模式;②三批次试验鸡产肉性能均较好;③发酵床养殖模式下肉质优于网上平养模式,腿肌品质优于胸肌。
    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肉牛育肥效能研究
    郭志祥,曾莉,何成兴,刘建勇,番华彩,白亭亭,杨佩文,孔令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 (8): 97-10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110135  
    摘要 + 684 )      PDF ( 1260KB )( 246 )   
    饲喂效果是评价一种草料应用推广的重要指标。香蕉茎叶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饲草料资源,通过与常规饲草料的饲喂比较,明确其饲喂效能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连续2 年在不同肉牛养殖场选取18~24 月龄的育肥肉牛,分别进行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育肥肉牛增重效果、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与甘蔗稍叶青贮饲料、玉米秸秆鲜草料、玉米秸秆青贮料、皇竹草鲜草料、带苞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等不同饲草料对育肥肉牛增重效能的比较试验。于饲喂前和饲喂后的30、60、90、120 天分别对供试牛只进行称重,通过牛只的日增质量评价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肉牛的育肥效能。结果表明: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西杂牛育肥增重效果明显高于本地黄牛,饲喂西杂牛日增重可达0.92~1.26 kg/头,饲喂本地黄牛日增重为0.41~0.59 kg/头;与其他饲草料饲喂效果相比,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仅在饲喂30 天的日增质量低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0.106 kg/头(P>0.05),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甘蔗稍叶青贮饲料效果相当(P>0.05),略高于玉米秸秆鲜料、皇竹草鲜料饲喂效果(P>0.05)。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育肥肉牛饲喂效果可替代玉米植株、甘蔗稍叶、皇竹草等常规饲草料在肉牛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