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霞.国外农村土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7(6):112 2 黄小虎.严格控制城市外延扩展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1996,(6):30~30 3 连玉明. 2004中国数字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1 4 张安录,毛泓.农地城市流转:途径、方式及特征[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2):17~19 5 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1999,(7):43~49 6 伍黎芝.耕地流失的经济机理及对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专刊):73~75 7 曹蕾,邱道持,刘力,等.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2):358~361 8 李春华.武汉市耕地变化的实证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4):360~364 9 曲福田,陈江龙,陈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2):231~241 10 韦素琼,陈健飞.闽台耕地非农化及关联因子的比较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568~576 11 杨桂山.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22~127 12 潘科,朱玉碧.探析耕地保护中的政府行为[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444 ~447 13 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J].资源科学,2001,23(3):39 14 李晓云,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农地城市流转PSR机理与政府决策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5):9~13 15 袁丽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5.68 16 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52~58 17 蔡运龙.土地管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J].中国土地,2005,(6):15~16 18 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0,(6):22 19 霍雅勤,蔡运龙.耕地资源价值的评价与重建——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5):81~85
|